许世友作了总结性的讲话,他说:“同志们都发表了意见,王主任讲了政治工作,周参谋长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讲得都很好。这次军委邓副主席点名要我指挥,我还要讲几句:中央军委的命令,要认真执行,认真贯彻,决不能马马虎虎。这次打仗,不打是不打,打就一定打好,续写新的光荣战史。”
说完后,他看了看参加会议的各单位的领导人,他那双严厉的眼睛似乎是在说:“你们可要听清楚,我说话是算数的,谁要是完不成任务,我是要严格执行战场纪律的。”管理军队就的严格,这是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公认的准则。打仗更要严格,这叫做“慈不掌兵”。这就是许世友的突出特点。谁马马虎虎稀稀拉拉,他不管你是什么人,天王老子他也得治你。
他喝了几口茶又说:“同志们尤其要注意,我们军区部队几十年没打仗了,一下子要打仗,弯子转得很急,转好这个弯子,不简单,很不简单!平常每天晚上太太平平地在床上睡觉,打起仗来,要在野外睡觉,要在石头上睡觉,有时还没有时间睡觉。平常每天三顿饭,打起仗来,一天一顿就不错,也可能三天一顿,也有可能三天没有饭吃。平常按时上班、下班,一天八小时按部就班,打起仗来,没日没夜,情况多,军事急,都要我们尽快处理,所以,要求同志们思想上要从平时转为战时,生活上要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作风上要快、要准、要艰苦。当前是要做好行动准备,做不好就追查责任,不管你是谁!还有一点,请同志们注意,必须做到保密。为了保密,决定这次向广西行动,以野营的形势和名义进行,汽车牌子都要用广西军区的号码。”
会后,我向许司令员汇报说,准备召集司令部管作战的主要部局和后勤部的有关单位开个会,安排行动计划,组织部队向广西开进。他听完后说:“不许开会,要保守秘密。”按常理,军委的书面命令已到,命令中规定了参战部队到广西边疆地区的时间,军区的第一次作战会议已经开完,为了贯彻这些精神,尽快落实这些指示,完全可以通过会议形式进行布置。可是,他为了保密,就是不同意开会。我只好一个部局一个部局交待任务,尔后,我和后勤部首长在作战部组织汇总,形成向广西开进的行动计划。
这次会议结束后,许世友把军区领导同志全部留下来进行了分工。他说:“我和向政委商量过,有几位同志要到下边去加强指挥:欧副司令员和单政委到一个单位,吴副司令员到一个单位,江副司令员到一个单位,杨副政委到后勤部,我和向政委、周参谋长、王主任在前指,其余的同志都留在广州基本指挥所。看同志们有什么意见?”各位副司令员、副政委都表示同意这样分工。
停了一会,许世友说:“现在要打仗了,我们部队干部中有很多人没有打过仗,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打过很多仗,下去后,要搞好传帮带,要大讲过去打仗的经验教训,教给下边干部办法,帮助他们工作,加强下级指挥。注意!要加强他们,不是代替他们,他们有他们的责任,对他们要严格要求,这是对他们的爱护,对他们的培养锻炼,严格就能打胜仗,马马虎虎,一定打败仗。这次作战,有很多情况和过去不同,请同志们多想问题,多动脑筋,好好研究,千万不要马虎。”
话武功漫谈少林寺
1978年12月16日,许世友乘军用飞机,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我也随同到达。出发前,许世友指示:“为了保密,不准迎接,不准报道。”这些,在广州就向广西军区和自治区党委领导部门打了招呼。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住进了南宁市明园招待所。许世友住在一号房,这间房子很大,为了工作方便,他叫我也和他住在一号房子内。
明园——南宁市区一座高级招待所,很象一个小公园。院子周围绿树成荫,一行行白玉兰开着清香的白花,一排排凤凰树开着鲜艳的红花,一片片相思树叶茂枝繁。院内,路边是美人蕉,有红花、有黄花、有粉花,特别鲜艳;腊梅开着小黄花,溢放着清香。
一号房很宽大。两头是卧室,设备高级、齐全;中间有大厅,可以接待客人,可以看电视,可以开小型会议;一侧有厨房、小餐厅;另一侧有大会议室,可供数十人开会。全室灯光很好,有冷暖空调。许世友就在这座房子里开会,了解与处理和这次作战有关的各种问题,进一步考虑如何完善作战计划。
这个地方离市中心很近,上街买东西也很方便,如果是旅游,这倒是个得天独厚的住所;但是,我们在这里是准备打仗,军事行动要保密,显然就不适合我们用了。既然自治区领导同志好心好意把我们安排在这里了,也不便马上提出换住处,只好先住下来,以后再说。
刚到南宁,只是开始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工作不十分紧张,茶余饭后我和许司令员长在一起下象棋,看录像、谈历史。
许世友娱乐的内容,也有他自己的特点:白天有闲暇,主要是打猎,偶尔也撒网打鱼;晚饭后主要是看电视、看录像片,有时看电影,偶尔也下盘象棋。他看的录像,百分之九十五是武打片子,这大概与他尚武有关,与他少林寺的8年生活有关。有一天晚饭后,他找来两部武打片,准备和工作人员共同看,我坐在他旁边,联想起了他能够“飞檐走壁”的传说,就问他:“传说你能飞檐走壁,你是怎样走法,怎样飞法,能飞多高?”他手里拿着一根牙签,正在剔牙。听到我发问,他停止剔牙,拿着牙签说:“那有啥了不起,我在少林寺时常练这个动作。那时候年轻,腿脚利索,身体很轻,一丈高的房子,纵身跳上,瓦片不碎。当然,光年轻不行,还要懂要领,光使蛮劲不行,要会用巧劲。要领就是离开房子十几步,猛力向前跑,借跑的冲力,两支脚先后蹬墙,就像从墙壁走上去一样,速度要很快,在最恰当的时机,双手用力撑墙头,纵身飞上房,这个动作概括起来,就叫飞檐走壁。只知道这个要领,也上不去,要从基本功练起,再连贯起来练,要经过三五年的苦练,才能达到我上面所说的标准。”他转了个话题说:“我们看录像片上的动作,他也上了房,他是背向房子,一下就飞上去了,那是特技,是假的,是演戏!”他越说越来劲:“基本功才是基础,在少林寺练吊臂时,练得头昏脑胀,浑身浮肿,解大便都蹲不下。要不是那样苦练,手臂不会有那么大力气,我前边说的,双手用力撑墙头,飞身上房,根本不可能。”顿了一下,他又说:“武功对军人很有好处,红军时期,我当排长、营长、团长时,不论练兵还是打仗,我常用上。特别是村落战斗,别人上不去的墙,我能上去;别人上不去的房,我能上去;在战斗中帮了我的大忙。”他联系到我们这次的作战任务指出:“现在一样有用,如果我们的连、排长、战士有一身武功,战斗力可以大大提高,这次作战就会打得更好。军人练武功,要大大提倡,他好处很多,既可以锻炼身体,增加灵活性,又可以培养勇敢精神,增强近战能力,有枪用枪无枪用棍,无枪无棍就用拳用脚。如果有枪有刀,有导弹有飞机,那就如虎添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