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同治皇帝_赵辉【完结】(41)

  崔长礼讨了个狗血喷头,急忙磕头求绕说:

  “请皇上息怒,让小人来查一查是谁做的,一定给皇上个说法,决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否则那狠毒之人的阴谋一旦得惩,更会变本加厉地危害宫廷。”

  “不要说了!”咸丰又训斥了一句。

  咸丰话音刚落,一个小太监慌慌跑来报告说:

  “皇上,协办大学士肃顺有急事求见皇上。”

  “慌什么,你阿爸死了不成?有话不能慢慢说,一个个龟孙王八羔子都是饭桶。”

  咸丰又把气转到报事太监身上,骂骂裂裂说了几句才站起来走了。

  众人待皇上走远才一个个悄悄爬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苦丧着脸,揉一揉跪疼的膝盖。

  咸丰来到养心殿,肃顺已经等待多时了。

  肃顺见咸丰面色很难看,知道皇上正在生气,有心不讲又怕皇上过后怪罪,讲出来必然给正在气头上的皇上增加更多烦恼。正在犹犹豫豫之时,只听咸丰很不高兴地问道:

  “现在已是什么时候你还打扰朕的休息,有什么事情等到明日上朝时再说吧。”

  肃顺急忙恭身说道:“这是臣刚刚得到的奏报,事关我朝兴衰,臣不敢耽搁,才匆匆来见皇上。”

  “到底何事?快说吧。”

  “河北守卫皇陵的都统领庆祥送来紧急公文,说宣宗成皇帝道光爷的慕陵昨日突然发生倾斜,似有倒塌的迹象,这等大事臣不敢不报,臣斗胆打扰皇上休息,请皇上恕罪。”

  同治皇帝--二、皇陵风波

  二、皇陵风波

  咸丰帝很清楚,如果没有静皇太妃,自己是当不上皇帝,如今这样待她,是否……

  “慕陵的风水被奕生母所占据,大清的皇位将来有可能被奕及其子孙窃取。

  皇上为皇后的聪明所折服,这样既不伤自己兄

  弟间的感情,又可防止老六专断。

  小安子的话令兰嫔又高兴又害臊。

  咸丰一听大吃一惊,先父皇的陵寝要塌了这岂能是小事,传扬出去他这个皇上就要背上一个不孝子孙的骂名了。

  咸丰惊问道:“这事是何时报来?是否有误?”

  “回皇上,臣接到这消息也恐回报有误,立即命快马前往查实,消息确实可靠,慕陵是昨天晚上倾斜。据庆祥奏报说,前天下午他巡陵时尚没有发现有丝毫异样,而第二天早晨便得到守陵士卒报告,昨夜慕陵不知何故突然倾斜。庆祥惟恐有误又亲自去查证一遍确实如此,他担心再发生意外,特派快马奏报京师。”

  肃顺说着,呈上盖有十万火急朱红大印的折子。

  咸丰接过来粗略地看一遍,情况和肃顺奏报的一样,随手丢下奏折说道:

  “父皇宾天刚刚七年,那皇陵怎会突然倾斜,实在令朕费解。”

  “臣以为慕陵出现这样不祥的事,其原因是质量欠缺,若要追究其责任来当首推大学士桂良,他是当初慕陵建造的督办人。”

  咸丰。听就来了气,“哼!这个桂良实在可恶至极,让他督办这事竟然发生了这等大事实在罪责难逃,朕一定加倍追究。”

  “桂良办事向来马马虎虎,当初皇上怎会想到让他督办这等大事呢?”

  “朕何尝不知桂良做事敷衍塞责,本不想用他去做慕陵督办,只是当初奕极力推荐他,朕也是一时糊涂听信了奕沂的话,才招致如今的大错。”

  肃顺见皇上话中对恭亲王颇有不满之意,心中特别高兴,又旁敲侧击地说:

  “宣宗成皇帝的梓宫封陵后皇上是否又在周围修建其他建筑物?”

  “自从慕陵封陵后再也没有破土在其周围建造任何纪念物,不过,康慈皇太后去世后是葬在慕陵东,如果说破土也只有这一次。”

  肃顺装出恍然大悟地样子点点头,“如此说来慕陵发生倾斜之事也就有了根据。”

  咸丰一听肃顺这句话立即追问道:

  “这话怎讲?难道慕陵倾斜的事与康慈皇太后的慕东陵有关?”

  “臣曾看过《青乌先生葬经》,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山随水著,迢迢来路。挹而注之,穴须回顾。真龙正穴,万水同归,一源交合,此其所以有无微。若乃断而复续,去而复留,脉理散乱,穴倾陵塌,其势必然。”

  咸丰不耐烦地打断肃顺背诵下去,“朕对你这《葬经》上的话一句也听不懂,你只管解释一下慕东陵对慕陵有无影响就可以了。”

  肃顺这才解释说:“按照《青乌先生葬经》上面的这句话,康慈皇太后的慕东陵很可能截断了宣宗成皇帝慕陵地下的水流,使慕陵周围形成一个水穴、积水成穴而不得流出,必然使地势发生变化,那么慕陵的倾斜也就极有可能发生。再加上修建陵寝时的质量不合格,必然导致慕陵倾斜。”

  肃顺果然厉害,他这几句话看似无心实在是处心积虑想出来的。他怎能不知道慕东陵修建的事,这是前年考静皇贵太妃病重时才动手修建的,而负责慕东陵的人正是恭亲王。经肃顺这么一说,奕可就大难临头了。

  咸丰一听肃顺这么一解释,气得一拍御案站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