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清朝三百年_林涛【完结】(130)

  作者:严虞悙(1650-1713,常熟人,康熙三十六年会试第二名。授编修。官至太仆寺少卿。著名散文家)

  正文(括号内为结构简释):

  王者平天下之财,以道生之而已。(破题)夫财不可聚而可生,而生之自有大道也,可徒曰“外本内末”乎?(承题)且平天下者,而权夫多寡有无之数,宜非王事之本务也。不知生民有托命之处,无以给其欲则争。两间有不尽之藏,无以乘其机则敝。惟不私一己而以絜矩之意行其间,所为导利而布之上下者,诚非智取术驭者之所能几也。(起讲)吾为平天下者言生财:(入手)财本无不生也,财一日而不生,则万物之气立耗,而生人即无以自全,知其本无不生,而长养收藏,可以观阴阳之聚。财亦非自生也,财一日而不生,则万物之精易散,而大君于是乎无权。知其不可不生,而盈虚衰旺,可以调人事之平。(起股)生财固有大道焉。(出题)求珠于渊,取璧于山,开天地之未有以夸珍奇者,非生也。夫民有衣食之利,而金玉夺之,贫与富相耀,私而不能公矣。大道以正其经,而不通难得之货,不作无益之器,饮食以为质,与天下相适于荡平焉。关市有征,国服有息,竭闾阎之力以称富强者,非生也。夫国有维正之式,而商贾算之,子与母相权,暂而不能久矣。大道以定其规,而不损下以益上,不夺彼以与此,制节而不过,与天下相安于中正焉。(中股)大道而精言之,则与性命相孚。以不贪为富,以不蓄为宝,清心寡欲,既以清生财之原而由是,措之则正,施之则行,百官万民,群拱手以观圣天子之发育。道之所为,无欲而通也。大道而广言之,则与天地相参。裁成其有余,辅相其不足,仰观俯察,既以博生财之途而自是,天不爱富,地不爱宝,人官物曲,咸奋发以赴圣天子之精神。道之所为,大亨而正也。(后股)于财之未者而生之,生于天,生天地,生于人,而实生于君。《周礼》、《周官》,具见圣人之学问。于财之既生者而益生之,益而生,畜而生,节而生,即涣而益生。官山府海,只为霸国之权谋。(束股)生财之道,即絜矩以平天下之大道也。(收结)

  附录二:清代各省夺魁人数

  说明:据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顺治三年丙戌科”到“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经济特科”历年录取的进士数统计,清朝进士共有27178名。一般每科进士分一甲、二甲、三甲。状元、榜眼、探花属第一甲,获此殊荣者叫夺魁。下表录自南京夫子庙展览室。

  省份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直隶 广西 江西 福建 湖北 广东 湖南 贵州 河南 陕西 四川 蒙古 状元 40 20 9 6 4 4 3 3 3 3 2 2 1 1 1 1 榜眼 26 29 7 5 7 1 10 6 5 4 5 2 1 1 探花 42 27 4 3 6 5 1 5 4 6 1 2 1

  一队夷齐下首阳

  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是清初恢复科举考试的一个目的。这一着的确奏效。

  八旗铁骑入关,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知识分子心怀反清复明的情绪,有的甚至遁入山林,拒绝跟清朝统治者合作。清初恢复科举考试并出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打消顾虑,参加考试。康熙、乾隆两帝还要各地官府推荐隐逸名士参加制科考试。于是他们纷纷下山,走出家门,进入考场,自愿参加到为清朝服务的选士行列中。《清朝野史大观》有一篇讽刺文章《一队夷齐下首阳》可以佐证。

  明国变后,诸生多抗节不受试者。后出示云:“山林隐逸有志进取者一体收录。”诸生乃相率而至。昔人作诗嘲之曰:

  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帽,腹中打点旧文章。常年深自惭周粟,今日幡思吃国粮。非是一朝忽改节,西山薇蕨吃精光。

  “夷齐”、“首阳”、“周粟”,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明朝诸生效法他们,为了抗节,杜门不出乃至上山,现在为了肚子,不得不走进考场应试。顺治三年,取中的进士,一甲3名,二甲57名,三甲293名。顺治八年,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中副榜。《清史稿·选举志四》上说:“自康乾两朝再举词科与其选者,山林隐逸之数多于缙绅。”当然也有少数坚持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始终不参加,不与清朝合作,例如顾炎武、黄宗羲、万斯同等。

  钱穆在《国史大纲·明末志士之气节》中说:“若使读书人反对科举,拒绝仕宦,与上层政权公开不合作,则失却其经济凭借……”寻求经济出路是明诸生下山、出门参加科考的主要原因。

  老考生

  在封社会,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无疑是一条灿烂诱人的道路。考上秀才,在乡里就会被另眼相看,考上进士肯定就有官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千上万,而统治阶级提供的资格名额却很少,有人把科举描绘为知识分子的羊肠小道,是十分形象而准确的。为了实现理想,有的读书人考了一年又一年,由黑发考到了白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封建社会白发考生不知有多少!下面是清代一些老考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