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清朝三百年_林涛【完结】(73)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是英法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

  这次战争要从英国要求进入广州城和英法要求修约说起。

  道光二十二年(1842)签订的《南京条约》有规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英人虽然很快进了上海、福州、厦门和宁波,但久久进不了广州城。英公使文翰、包令多次向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叶名琛提出入住广州城的要求,叶均断然拒绝。叶名琛的做法得到了咸丰帝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坚持“夷夏之防”,认为外国人“性同犬羊”,外夷进城会影响中国人。对他们来说,外国人少进一个城就好一分。

  咸丰四年(1854)英国又抓住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英虎门条约》和二十四年(1844)《中美望厦条约》的一些条文进一步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开放内地和沿海,使鸦片贸易合法,取消内地各口关税、公使驻京等。这个要求得到法、美两国附和,却受到咸丰帝的严词拒绝。六年(1856)三国再次要求修约,清廷仍不理睬,但三国尤其是英国却志在必得。它见口头要求得不到实现,就决意动武,九月二日发生“亚罗”号事件就是先兆。

  这天,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获了两名海盗和10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英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亚罗”是英国商船,船上的英国旗受到中国士兵的侮辱,要求中方送回并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叶名琛把人犯交英领事馆,但巴夏礼拒绝接受。英国即以此为借口进行挑衅。十七日,英海军少将西马糜各里率英舰进犯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叶名琛坚持“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原则,端坐衙署,对于英人进城要求不作答复。英军兵力不足,只好撤退。叶名琛向咸丰帝谎报军情,说敌人死伤400多人,还说总司令也被击毙。

  “亚罗”事件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强行改组议院通过侵华战争条款,七年(1857)二月二十五日英国政府任额尔金为赴华交涉专使,指挥新的侵华战争。

  这年一月十九日,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县以传教为名胡作非为,被知县处死。法国以保护教会为名,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1857)十月法国派葛罗率舰队到香港与英军会合,联军共有5千6百多人。十一月十日,联军占据珠海炮台,攻打广州,广州陷落,二十一日叶名琛被俘,一月七日送往印度,后来死于加尔各答。广东巡抚与广州将军穆克德纳协助英法联军建立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到十一年九月十八日结束,统绐广州长达3年多。

  咸丰帝闻讯,大吃一惊,任黄宗汉为两广总督。

  咸丰八年(1858)一月十三日,英法公使额尔金、葛罗照会清廷,要求派钦差大臣谈判修约,赔偿军费、增开口岸、改订关税、公使驻京,遭到咸丰帝拒绝,要他们到广东与黄宗汉谈。二月七日,黄宗汉通知各国使臣来广东谈判,俄国使臣到黑龙江谈判。三月十一日,英、法、美、俄公使照会清廷,派全权代表谈判。清廷派直隶总督谭廷襄跟他们谈判,英法拒绝,说谭不够资格。四月八日,英法联军炮击大洁炮台,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了手脚,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沙花纳为全权大臣,赴天津,于五月十六、十七两日跟四国议和,签订《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56条,附约1条;中法《天津条约》42条,附约6条。主要内容:1公使驻京;2扩大领事裁判权;3增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营口、汕头、台南、琼州、淡水、烟台等10处为通商口岸;4外国传教士可入内地自由传教;5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6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7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公使驻京”是中英《天津条约》所独载。十月三日,中英、中美又在上海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减少关税,鸦片贸易合法。

  咸丰帝对条约恼怒万分,特别痛恨“公使驻京”这条,“华夷之辨”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天朝”皇帝哪能与外国夷狄同住一城?他宁愿用全免进口税这一“恩惠”来取消公使驻京这条。他派桂良、花沙纳南下改约,桂良照会额尔金重议公使进京这一条。额尔金同意公使另驻其他地方,但条约一定得在北京换约。本来不愿让外国人到北京来的咸丰帝也同意北京换约,他可能是想长痛不如短痛吧。

  咸丰九年(1859)五月二十五日,英法美3国公使各率一支舰队从大沽口溯北河赴北京换约。清政府五月二十三日告诉他们:大沽设防,须改道北塘。英法舰先到,不听,驶入大沽并开炮轰击炮台。清僧格林沁率军还击,敌舰4沉8伤,打死打伤478人,英军舰队司令何伯受伤。美舰后至,遵嘱改道,没发生冲突。

  联军遭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两国决定增兵,以武力迫使清朝道歉。它们组织了一支25000人的侵略军,重新任命额尔金与葛罗为全权代表,两人于十年五月三日到香港。联军兵船于九月十五日驶到北塘。六月二十六日,联军万余人占领新河与军粮城,僧格林沁率精骑3000在敌人火器射击下冲锋,死伤殆尽,只余下7骑。二十八日联军攻占塘沽,七月五日,攻占大沽炮台,守将直隶提督乐善与炮台官兵全部死难。八日联军占领天津。咸丰帝急令桂良与直隶总督恒福赴天津与联军谈判。联军提出新条款:赔偿800万两,天津为商埠,允许公使进京。咸丰闻之大怒,要决一死战。七月二十六日,联军3000人自天津向通州方向进发,咸丰帝又改变主意,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赴通州与联军谈判。二十九日,拟答应他们各项条件,但巴夏礼又提出,英法使节向清朝皇帝当面递交国书,立而不跪;清朝皇帝也须当面把条约批准书面交英法使节;清军从通州撤出。咸丰得知后气得要命。在他看来,英法使节递国书必须跪拜,这是“国体”。他坚决不同意巴夏礼的意见,愿跟联军决一死战。八月四日,僧格林沁根据咸丰帝的旨意拘留了英法人员巴夏礼等39人为人质。这一天,联军攻陷了北京门户通州。七日,清军与联军激战八里桥(离北京城20多里),清军伤亡惨重。咸丰帝惊慌失措,留下奕与联军议和,八日,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住进避暑山庄。二十二日,联军侵入北京,同日抢劫圆明园。二十三日,英法胁迫释放被拘人员:不释放就炮轰北京城。二十四日到二十九日,僧格林沁先后释放了19名,其他20名已在狱中死去,英人为报复,给清朝皇帝“永久性的教训”,于九月五日烧毁了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4朝修建,耗资2亿两以上的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