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誓死守国土,伊万小队遭全歼,英雄血洒珍宝岛
一
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大厅里的,气氛变得紧张了,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发言,刚说了一半,苏共老资格的理论家苏斯洛夫,就打断子他的话:“我,想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再讨论了,关于军事问题,我们都不太明白。”说着他还面带不满地望了勃列日涅夫一眼。
苏共二十三大之后,一直到60年代末,苏共中央的指挥棒,一直是握在苏斯洛夫的手中,就是在政治局里面,人们有拿不准的事都要向他请教,连勃列日涅夫有事不跟苏斯洛夫商量,也从来不主动采取行动。这种大权旁落的状况,使勃列日涅夫圈子里的那些人忿忿不平,这些人都是后来被称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军团”的勃列日涅夫的老朋友、老战友,当然也有一些新朋友,他们主要是来自军界,像格列奇科元帅,他们都希望勃列日涅夫有更大的独立性,而不要受苏斯洛夫的摆布,苏斯洛夫不过是一个耍嘴皮子的空头理论家。
勃列日涅夫显得很平静,精心修整的光洁面孔,一尘不染,看上去英姿勃勃,难怪斯大林都夸奖他长得英俊,现在他看上去并没有发火,微笑着和苏斯洛夫对视了一下,继续说道:“关于远东地区的开发,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阿贝大铁路是第二条横贯东西的大干线……特别是面对中国……”“我想我们在军事上的开支,已经够多的了。”苏斯洛夫又一次打断了勃列日涅夫的话。
“但是现在远东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对于来自中国的威胁,我们必须认真地考虑。”勃列日涅夫反驳道。
“远东已经有35个师了,还有太平洋舰队,难道还不够吗?”苏斯洛夫边说边扫了坐在他身边的谢列平一眼。
谢列平点头迎合:“我看够了,就是我们这些人也看出来了,我们的兵力远远超过于中国,武器装备也比他们的好。”
巨型吊灯的强光射到红地毯上,又映到勃列日涅夫的脸上,使他的脸发出青紫色,他用力地挥着手说:“加强远东的力量,不仅是对中国,还有美国和日本。"
“对军事问题我们还是少说为佳,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哪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一旦搞错了,它的后果是不可设想的。”苏斯洛夫的口气像是在教训勃列日涅夫,不懂不要装懂。
勃列日涅夫收敛了笑容,也许这时候他下定了决心,要尽决把这两个政敌清除掉。但是这时候,他却被他们堵得说不出话来。
“我认为,勃列日涅夫同志,对军事问题的看法是正确的。”格列奇科在勃列日涅夫被苏斯洛夫和谢列平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开始为他辩护了。“我们应当记得勃列日涅夫同志,他曾是个军人,是个战士,是十八集团军的的领导人,他参加过整个卫国战争,而且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军事上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军方关于组建中亚军区和空降突击部队的意见,都得到了他的支持,他是富有远见的。”
开始格列奇科的发言,并没有引起苏斯洛夫和谢列平的注意,因为他们认为格列奇科在军界并非德高望重,许多老资格的政治家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关于贝阿大铁路,它的军事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只有一条西伯利亚的铁路,远东一旦发生了战争,整个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就不会得到有效的支持,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勃列日涅夫同志,是他首先看到了这一点,我想总参谋部,陆军司令部,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的同志们,都会感谢他。”
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到这时候,才听出格列奇科元的话外之音,他们也是刚刚明白,勃列日涅夫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支持了军方的意见,军方也必然要向他表示效忠。
他们两个不再说话,因为对军方在政局中的作用,他们是非常清楚的,说不定,会议室的外边已经站满了端自动步枪的士兵,他们就等着格列奇科的手势了。但是这一次没有士兵进来。
在格列奇科讲话之后,勃列日涅夫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接下来发言的政治局委员,都表示同意总书记的看法,进一步肯定了远东的战略地位。
这一次勃列日涅夫再一次表现出了他谦虚的本色,他连连摆手:“同志们,这是讨论问题,不要这样反复地重复我一个人的意见。”
他越是这样说,别人越无法提出反对意见,会议—致通过了修建贝阿铁路和开发秋明油田的计划。
二
1969年3月1日,珍宝岛的气温到了零下30度左右,冰雪履盖了乌苏里江,一眼望去,冰面上一片洁白,岛上的小树林变成了白色的珊瑚枝,在风中摇来摆去,飘飘欲仙。雪地上清晰可见一串串狍子的蹄印,如同绽开的朵朵梅花。
侦察科长马宪则刚刚接到上级的电话,要加强珍宝岛地区的巡逻。从2月6日到25日,苏联边防部队连续五次围攻和毒打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中国边防部队暂时停止了巡逻。为此苏联报刊大肆宣扬,说中国退出了达曼斯基岛,这证明达曼斯基岛是苏联的领土,而且公开扬言如果中国边防部队再敢上珍宝岛巡逻:,就使用火力解决的办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