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相信我,你们相信我……”老人拉着两位军人的手,激动得涕泪横流。
两位军人歉意地说:“首长批评我们了,以前我们不知道……我们以为……”。
老人拦住说:“别说了,都是我的不对,我怕你们不来了,那可要误了国家的大事情……”
两位军人惊异地问:“您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当然知道,这种事还能瞒得了我这老兵工吆?”老先生自豪地说。
两位军人又要从保密箱里取那个方程式,老先生拦住他们。
“瞧,我已经算出来了,你们需要的几个数据都在这里。”老人从床底下拿出一叠纸。纸上标满了各种方程式和最后的数据。
年长的军人惊疑地问:“您真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
“研究破甲弹、穿甲弹,打坦克用的。”老人说完,顽皮地挤了挤眼睛。
“简直神了,老先生,没有方程式,您怎么算出这些数据的?”另一名军人叹服地喊。
老先生敲了敲脑袋,“我这手脚不利索了,可这儿还灵光。”
“回去,见到老帅们,代我问个好,让他们多保重。国家离不开他们哪!”
临离去的时候,两位军人拉着老先生的手,喉头哽咽得说不出话。
不久,在吉林白城子射击场,传出令人振奋的喜讯,新研制的破甲弹和穿甲弹,将近25厘米厚的钢板打得弹痕累累,炸得坑坑洼洼。
苏军高级军事会议上,被苏联“宇宙号”卫星拍摄的有关白城子靶场实弹射击的一摞照片,摊放在会议桌上。
元帅、将军们依次看过照片后,都脸色阴沉,默然不语。
崔可夫元帅捏着一张照片,仔细看了许久,才叹息着说:“我想起一个人,他叫刘光志。以前,以为他死了,可现在,我敢说,他肯定还活着……”
他将手中的照片轻轻丢在桌上。无奈地摇摇头:“这是斯大林犯的错误,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1978年,刘光志教授被平反、解放,1982年被任命为山东省副省长。1988年去世。
第十五章
中美苏三国军队紧急备战。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苏修操纵国际共运大
会,欲将中国赶出“大家庭”
一
美国,比斯坎岛。
这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旅游圣地,温煦柔和的暖风犹如一个美丽天使的纤纤素手,充满情意的抚摸着金色的海滩、裸露的岩石、豪华的休假村,以及在碧波中嘻戏的生灵。
一边用早餐一边看报的尼克松,暴怒地扔掉刀叉,他的好兴致被《纽约时报》晨刊上的一条消息完全破坏掉了。
这条在头版醒目位置上报道的消息的标题是《美国对柬埔寨的袭击未遭抗议》。
尼克松上台以来,寝食难安的最大心病便是越南战争。为了维持这场前任留下的该诅咒的战争,美国每天要耗资近两个亿的美元,每星期承受着200名军人的死亡。国内的经济危机,失业剧增,罢工频仍,赤字潮长……各种头痛的问题一齐向他潮水般涌来。更有那些在越南战场上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们整日游行不断,要绞杀他这个“刽子手”。尼克松急欲体面地撤军,结束这场战争,但北越在谈判桌上却咄咄逼人,条件苛刻得无法接受。出于无奈,尼克松只好横下一条心,做出了一个极为冒险的计划——恢复轰炸柬、越边界的柬埔寨丛林。因为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南越越共游击队在作战疲劳和受到打击后,便躲到这些安全的丛林中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只有在战场上打痛了对手,他们才肯老老实实地坐到谈判桌上来。
这种轰炸的窍门在于,北越军队吃够了苦头,却无法声张,因为这是柬埔寨的丛林。关键是美国内部要绝对保密。
这次秘密轰炸的代号为“菜单行动”,各目标区分别以不同餐次标明,如对第一区的轰炸为“早餐行动”,第二目标区为“午餐行动”……
从3月17日起,开始了首轮轰炸。消息传来,果如预想的那样,战绩辉煌。越军的休整部队,弹药仓库、医院、物资供应站乃至高级指挥所,都受到了重大损失。妙不可言的是,北越果然没有抗议。
此后,这种轰炸又进行过多次。尼克松认为:他们在丛林里快呆不住了,到了谈判桌上收摘果实的时候了。只要再轰炸一个月……
然而,5月9日,《纽约时报》却把这个秘密捅出来了。这不仅将使美国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在国会山上,自己将会受到不堪忍受的漫骂和凌辱。如此重大的行动瞒着国会,尼克松想象得出那些议员们恼羞成怒的样子。
一想到国会,尼克松便联想到中国的九大。
上次欧洲出访回来,尼克松脑袋里一直萦回着戴高乐的话,挂虑着“栅栏”外的那匹“烈马”的“孤独的愤怒”。
“把一个有八亿人口的国家排斥在世界事务之外,的确有点不合乎情理。”
可是尼克松放出几个试探气球后,都被撞得粉碎。
一是尼克松在国会提出了美、中、苏三极世界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今的世界有三股势力在支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