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操与蔡文姬_武斐【完结】(173)

  没有什么两样。要说有不同,那只是你比董卓更狡猾、更有文化、更有手腕、做得

  更从容一些而已。可是你们骨子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万恶的权力私欲!虽

  然都是打着为百姓社稷的旗号,可是做的却是伤天害理的勾当!"

  曹操被她说得受不了了:"文姬,你过分了!"

  "孟德,我是过分了。对你而言,你比董卓好一点儿的,就是还有理智,不会

  像董卓那样立即用铜锤将我的脑袋打烂!"说完文姬失魂落魄地跑了出去。曹操呆

  站在了那里。

  文姬跑回马车上,热泪滚滚而下。她回到墓庐,跪在父母的墓前,失声痛哭。

  董祀等人站在远处,也不知如何劝慰。

  哭了一阵,文姬渐渐恢复了平静,她回到屋中,把曹操欲篡汉自立的事告诉了

  董祀,并决定去找荀或。

  董祀激动地站起来:"不行,你不能去见荀尚书,曹丞相对我有严令,不准你

  去乱见官员。再说这种事情怎么能向外人说呢?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

  文姬道:"公胤,我知道这件事让你很为难。可是咱们不能看着孟德成为独夫

  民贼,留万古骂名。你就让我去吧。"

  "文姬,我不是不想救丞相,我们毕竟共过同患难。可是这种事情是劝不得的,

  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文姬道:"我知道,可是我不怕。我是为他好啊!如果有什么意外,由我顶着。"

  董祀见文姬心意已决,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命啊!文姬,你以为我是怕死啊?

  那好,你去吧,我看你是不到南墙不回头啊!这样吧,你不要去城里了,目标

  太大,我去为你请荀尚书来这里吧。"

  当夜,荀或来到墓庐,和文姬谈了许久。文姬将荀或送出了大门:"荀尚书,

  我知道这件事也是给你出了个难题,可是咱们为了大汉朝,也是为了孟德,就请你

  ......"

  荀或向文姬一抱拳:"文姬夫人,这事我早有察觉,可是苦于胆小,虽然和孟

  德有过争论,可是从来没有正面进行过抗争。今天在夫人这里我是受了大大的启发,

  内心深受责备。想我荀或食君禄,报君恩,之所以跟从孟德,也是看他有大志,能

  复兴汉室。可是他竟然走到了这一步,我作为他最重要的谋士,也是有责任的。我

  为了安全,几次想正面和孟德理论,可是......惭愧啊,我一堂堂须眉,竟然不如夫

  人一介裙衩。夫人,你等消息吧,我知道怎么办了。"说罢,荀或冲文姬一揖,转

  身上了董祀的马车。

  夜深人静,曹操正在丞相府看书。曹丕急匆匆地进来报告:"父亲,荀尚书刚

  才找了我,说是让我一起劝你放弃代汉的想法。荀尚书可能就要来找你,我是骑马

  先赶来给你报个信的。"

  曹操皱眉:"他怎么知道的?"

  "他说是文姬夫人找了他。"

  曹操怒道:"这个董祀,怎么搞的?我不是不让她到处乱跑吗?"

  他知道此时不是兴师问罪的时候,便问曹丕:"丕儿,你是什么看法?"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哪有听别人的?望父亲奉天

  承运,当机立断。"

  曹操审视地看了一下曹丕:"莫不是你想当这个皇帝吧?"

  曹丕面不改色:"只要父王选孩儿继承王位,孩儿当然当仁不让,义无反顾,

  以保我曹氏江山千秋永固。"

  曹操十分满意这个回答:"你倒是实话实说,一点儿也不避讳。"

  曹丕一躬身子:"孩儿在父亲面前有什么好避讳的?"

  这时一个下人进来,报告荀或求见,并且还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形容甚是奇

  怪。

  曹操想了一下,冷笑:"跑到我这里耍光棍儿来了。好,丕儿,你先回避一下。

  有请荀尚书。"曹丕进了后堂。

  荀或进来--他一身黑衣,技发跣足,手里抱着官印,并不向曹操行礼。二人

  对视良久。曹操发话:"荀尚书风格突变啊!"

  "我家里已经准备好后事了。"荀或平静地道。

  曹操和荀或在前面谈话,曹丕在后堂紧张地走来走去,时而跑到门口听动静,

  但什么也听不到。夜深了,曹操的房门忽然打开,荀或从曹操的府内走出来,怀里

  抱着一方木盒,形容惨淡,径直上了马车。坐在马车中,荀或打开了怀中的盒子-

  -是一条洁白的丝带。

  董祀把荀或说服曹操不果,反被曹操赐死的消息告诉了文姬。

  文姬听了大惊,手中的书掉在了地上,她站了起来:"是我害了他!

  我大汉王朝又一轮劫数到了。"文姬面有忧色。

  清晨,汉献帝像往常一样带着几个太监,来到大殿上朝。可是大殿内一片寂静,

  一个人也没有。献帝诧异:"怎么没有人上朝?你们接到什么通知了吗?"太监也

  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献帝赶紧命他们去打听出了什么事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