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董卓的淫威,大家的议论声小了下来。董卓以为计得。突然,有一人抢班
走了出来,向上高叫:"董大人,下官尚书徐庶有一言相劝。"
董卓不快:"是徐大人?有何高见?老夫倒要领教。"
徐庶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昔日太甲因为即位时就颇多争议,难服众望,伊
尹便依众议,将他放逐桐宫;本朝昌邑王嗣位才二十七天,便犯下千余条罪过,天
怒人怨,霍光顺应民心,才改立宣帝。
可是当今圣上春秋正富,才德兼备,没有过失,有功于天下社稷,无罪于列祖
列宗。董大人有什么理由要废去圣上?你又用什么理由来堵天下人的口呢?"
百官见有人仗义执言,且理直气壮,便又议论鹊起。董卓脸色阴沉,他并不争
论,直接从袖中抽出紫金锤,冲下墀台,径直朝徐庶扑来。对这一招,徐庶早有防
范,一回身钻进了人群之中。董卓持锤到处追赶,几次差点儿打着了徐庶,但都被
他躲开。一来二去,董卓身肥,累得直喘。吕布有心上前帮忙,又怕众人骚乱,只
能紧张地观察着情况。
情急中,徐庶跑到了蔡邕的案后,董卓跟着冲到蔡邕面前。蔡邕赶紧起身将董
卓拉住,和颜悦色道:"董大尉暂且息怒,容下官进一言。徐大人乃前朝大臣,功
高勋著,如果太尉贸然将他杀了,恐对太尉的名声不利,不如以后,量刑定罪,更
为妥当才是。不然,你让下官的这段史存如何记录呢?"
董卓见蔡邕拉他很紧,不好再做挣扎,趁机下台阶:"看在蔡大人面上,权且
放过徐庶匹夫,改日再和你计较。如再有非议者,立毙杖下!决不宽贷!"徐庶赶
紧间行出宫。
董卓向吕布使了一个眼色,吕布一招手,上来了几个士兵,将吓得半死的少帝
架了出去。董卓走到陈留王跟前,把九岁的刘协架上了宝座。
晚上,被废掉了的少帝和何太后、公主三人相拥而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小
太监慌忙地跑了进来:"太后,董、董、董......"小太监已经紧张地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董卓带吕布和一班刀斧手进来,同时跟进来的还有蔡邕,身后有下人抱了
文房等物。董卓见了太后,故意大着嗓门说道:"不用禀告了,老夫亲自知会他们
就行了。"
何太后还想持太后的威仪与董卓计较:"董大人,你是我兄何进部下,何进抬
举你进京靖难,你就该忠诚王室,扶佐少帝。可是你竟敢擅自作主,废黜皇上,这
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可知罪?"
董卓看着何太后冷笑:"你别再耍什么威风了,你以为你是谁?
一个屠户的女儿,根本不是什么东西,竟然成了太后?要论起来,刘汉的天下
就是让你这个下贱女人给毁了的。与老夫一姓的永乐董太后不就是你害死的吗?我
为本家的帝后报仇,也是本分之事。我已经请了圣旨,废少帝为弘农王,迁你去永
安宫。弘农那个地方暂没宫殿,弘农王就暂和你一起住永安宫吧,没有旨意,不能
到处乱走。你们先动身,圣旨等你们安顿好了我再派人送来,来人啊!"一队士兵
应声进宫:"将废帝及其母移居永安宫,严加看管!"
何太后见大势已去,便拉着少帝和公主长叹道:"天不佑汉,竟让王莽再世。
蔡中郎,你可是先帝老臣,要秉笔直书,将这谋反的逆贼好好地记录下来。孩
儿们,咱们走。"
董卓狞笑了一下:"不劳你再嘱咐了,蔡大人怎样记录,自有老夫关照他的,
是不是?蔡大人。噢,我还忘了说了,只有废太后和弘农王前去永安宫。公主嘛,
老夫已经另有安排了。"公主一听吓得扑到了何太后的怀里。何太后气得嘴哆嗦着
说不出话来。
蔡邕实在看不下去,便跪地为公主求情:"董将军,处置太后和废帝,下官不
敢再说什么。可是公主尚小,毕竟是金技玉叶,是不是........."
董卓勃然变色:"蔡大人,这是什么时候?会有你说话的份儿?
不要看我让你当了侍中,如果你不会办事儿,我照样可以废了你。
你不要再多嘴了!"说着,又冲何太后道:"你们母子要想活命,就识相一点
儿。 公主是个女人,早晚不是要过男人这一关嘛?哈哈,我董卓乃盖世英雄,想
也不辱没了公主这个金枝玉叶吧?"见何太后还死抱着公主不放,董卓的脸色变了
:"别给脸不要脸!睡你家公主,是看得起你!来人--"
少帝吓黄了脸,扑通一下跪在了何太后的跟前:"母后,为了咱们汉家的基业,
你就让妹妹随他去吧。"何太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把亲妹子往火坑里推,面如死
灰,瘫倒在地,再也说不出话。
连在场的士兵也对少帝露出鄙夷之色,蔡邕吃惊,轻声叹道:废帝竟然如此无
行,成何体统?汉家天下难怪如此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