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向天发誓,我曹孟德别人都负得,就是不能负文姬,如有食言,当在战场
之上,让乱箭射死!"如此毒誓,文姬怕了:"别,别,孟德,我答应你就是了。
如此情状,你叫我能如何躲得过呢?"
曹操激动地一下子坐了起来:"文姬,你同意了?我............"他想下床,可
身体太弱了,一使劲,竟然一头栽下床来,又昏了过去。文姬惊叫着跳下床来,把
曹操抱在怀里:"孟德,孟德,你醒醒!你醒醒啊!"
曹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见自己躺在了文姬的怀里,脸上溢起了生命的红润:
"文姬,我是躺在你的怀里了吗?"文姬含泪,又有些羞涩地点点头。曹操幸福地
说:"我真高兴,我真想就这样永远地躺下去。"
文姬怜惜地把曹操的头抱在了自己的怀里:"孟德,我不会离开你,你也不要
负我。"
"一定!谁也不能让我们分开............"两人滚烫的眼神交织在一起。
第十一章
这日,蔡邕被王允请到了家中,王允在后面的一个厅堂里备下了酒席。人寒暄
之后落座,王允挥手让下人们都下去,不招呼不许上来,王允又亲自端起酒海,往
蔡邕面前觥中斟酒,蔡邕出王允是有话要说。王允道:"伯喈是何等聪明人啊!
还用问吗?下官自然是有事儿与兄台商议。来,先干了这一觥。"二人互敬,
一饮而尽。
王允一杯酒下肚,便开门见山道:"蔡大人,我王某明人不做暗事,在您的面
前我就直来直去。"
他先问蔡邕对他与董卓攀亲一事的看法,蔡邕也知这顿是鸿门宴了,他看了一
眼王允道:"既然王大人动问,在下也就直言了。"
我曾经以为王大人是个酒色之徒,不胜其职,现在看来伯喈差矣。
大人有眼力!在风尘之中,救出一个褒姒、妲已,非有异常之眼力,岂能为之?
如无此风尘女子,又怎能左右得了董卓、吕布?王大人确实是高人。
王允为蔡邕续上酒,冲蔡邕一笑:"果然是什么事都瞒不过蔡中郎啊!好,今
天话既然说到了这儿,我也就把话挑明了吧,今天请蔡大人来,是想请蔡大人一同
共襄义举的。"
蔡邕眯着眼睛,不动声色道:"既然如此,王大人不妨说给在下听听。"
"好。"王允放下酒觥,严肃了起来:"蔡大人,我先问一句,董卓与王莽有
何比较?"
"半斤与八两耳。""痛快。往下就好说了。"王允接着说道:"想董卓虽然
没有称帝,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如此霸道,全赖外有雄兵,内有吕布,无人
敢有二言。眼看汉家天下,竟然快成他董氏玩物,所以有志之士,无不欲食其肉、
寝其皮。难道蔡大人不见人心乎?"
蔡邕拈须答道:"人心是一回事儿,事实是一回事儿。皇帝不还是姓刘吗?"
王允不料蔡邕如此迂腐:"蔡大人胡涂啊!董卓拿着刘氏皇上,就差没有给他
铺床端尿壶了,难道这刘氏皇上不是形同虚设吗?
蔡邕还是不同意王允的看法,认为皇权天赋,并不因年龄大小而有所轻重,也
不因有人觊觎而有所动摇。作为臣子,只要忠心王事便了,除非有皇上诏命,其余
职责以外之事,都不该是臣子所为。
王允反问:"你以为在董卓刀下苟延残喘的一个儿皇帝会有真正的诏命下颁吗?"
蔡邕道:"即使如此,也不能成为任何人在职责之外任意行动的一个借口,人
有九等,鱼龙混杂,如果都藉一口实而干预国事,天下岂不乱了?再说,逢此乱世,
国家多难,外有强敌环伺,内有俄殍遍野,百废待兴,人心思定。应该说,有一个
稳定的局面,让百姓们休养生息,是当务之大急,权柄归谁,在百姓来说,又有什
么重要?"
王允又问:"如蔡大人所言,那么袁本初、曹孟德之流,以清君侧、讨逆贼之
名而起义军,应属什么行为?"
蔡邕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无圣上密旨,自然是乱臣贼子。谁会知道现在皇上
幼冲、不能亲政的情况下,除了一个董卓,会不会上来一个袁卓、曹卓?"
王允拍案:"那么蔡大人勾结曹操,许以女儿,明食汉粟,暗结乱臣,居心叵
测,你该当何罪?"
没想到王允在这里下套儿呢,蔡邕大惊,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寻思有顷,强做
正色:"不错,在下是将女儿托付于曹操,如此而已,并无预政事之举。"
"好个并无干预政事之举。"王允冷笑:"依蔡大人刚才所言,袁本初、曹孟
德之流乃乱臣贼子,自然应该人人得而诛之,为何还要暗自交结?是不是蔡大人要
预留后路,好在逆贼们一旦得势之后有一席之地呢?"
蔡邕也不想再辩,只是再次重申将文姬许配给曹操,不过想让女儿在风波中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