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要?对不对?我还有点儿事儿,早点收摊,老爷你放了我吧!"
王允无奈,不想和卜者再纠缠,哼了一声放了手:"真背气!"
在骊坞中的董卓也从下人手上拿到了一个帖子,上面写的是街上的童谣。董卓
持帖在手,来回走着念了几遍:"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但仍百思
不得其解,回身吩咐道:"立刻请蔡大人进府来见我。"
却道蔡邕急匆匆地回去干什么?他火烧火燎地赶回家,一头钻进密室,摇卦起
课,一个卦象出来,蔡邕用左手中指稍稍掐算,长叹一口气,坐在蒲团上。
夫人走了进来,轻声说:"老爷,董太尉有请。"蔡邕似未听见。
夫人见蔡邕脸色不好,轻轻摇了一下他:"老爷,你没事吧?"
蔡邕敛容,冲夫人勉强笑笑:"噢,有什么事儿?"
夫人担心地说:"董太尉有请。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我回了他们?"
"不,我得去一下,或许有救。"蔡邕赶紧起身。
夫人听了如坠云中:"老爷,什么有救?"
"噢,没什么。"蔡邕又问道:"夫人,琰儿那边有消息来吗?"
"还没有,听说曹操在徐州一带,离咱们这儿远着呢。"
蔡邕长叹一声:"咳,我现在挂念的只有琰儿。好了,给我更衣吧,我要去太
尉府了。"
蔡邕赶到骊坞,董卓在上面坐着。蔡邕进来,揖拜道:"下官蔡邕见过太尉,
愿太尉千岁。"
"蔡中郎不必多礼,请坐吧。"董卓拿起帖子向蔡邕示了一下:"蔡大人,你
已经知道了长安城里童谣的事情了吧。"
"回太尉,下官已经知道了。"
"想必蔡大人也已经知道了童谣寓指何事了吧?"董卓问道,蔡邕略一迟疑。
董卓把蔡邕叫到骊坞,问他童谣的寓意。蔡邕迟疑了一下说道:"下官已经猜
破了它的寓意,此谣中寓指,颇对太尉不利。"说到 这里,他又犹豫了,董卓
忙道:"蔡大人,但说无妨。"
蔡邕便斗胆说道:"太尉,这千里草,是董字的拆破;十日卜者,是太尉的名
讳卓字的拆破。童谣的寓指,似是对太尉不利。"
董卓脸色略变:"蔡大人,以你之见,难道老夫会有什么不虞之事嘛?"
蔡邕道:"下官刚才在家里也起卦看过,下官认为太尉今年流年不利,如不注
意,似有血光之灾。"
董卓盯着蔡邕看了一会儿,突然放声大笑:"蔡大人分析的童谣看上去似有道
理,可是老夫认为却是无稽之谈。想我董卓,大权在握,重兵在手,手一挥而风云
变色,脚一跺而江山动摇,有什么人可以奈何得了我?退一步讲,即便是有个风吹
草动,我董卓退守郦坞,以郦坞现在的情况,兵足粮广,固若金汤,虽被困三十年,
亦无大事。其奈我何啊?我看你们是多虑了。"
蔡邕忙躬下身子道:"下官刚才所说过只是臆测而已,大道玄妙,不是等闲人
可以预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也,太尉只须自己小心便了。"
董卓仍笑道:"想我董卓,从一介武夫到位极人臣,福大命大,总能够逢凶化
吉,遇难呈祥。没有什么,哈哈......"这时,有门官进来禀报:"宫里太监来传活,
圣上小恙初愈,在宫里摆设了酒宴,说是要与太尉叙谈,以尽君臣之谊。"
董卓一听笑了:"这黄口儿皇帝,越发地会做人了,病刚好,便要请我吃饭,
哈哈......噢,蔡大人回去吧,不必把这等鸟事儿放在心上,等我回来,派人上街把
这帮犯上的孺子统统抓来便了。来呀,备轿!"说着,董卓便往宫里去了,蔡邕也
只好回家。
蔡邕一回到家,便让夫人准备笔墨,要给文姬写信留话。蔡夫人听了大惊:
"老爷,这个事儿没法避免吗?"
蔡邕叹了口气:"我已经尽了力,可是董卓刚愎自用,听不进去,这也是天意,
天命不可违啊!"
夫人一想到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眼看又要动荡起来了,站不住了,蔡邕赶紧上
前扶住她:"夫人,伯喈此生得遇夫人,是我的造化。可是,我并没有给夫人带来
多少幸福,看来,你还得受我的连累,想到此,我心如刀割。"
夫人感动地说:"老爷别这么说,我能够嫁给老爷,是百世修来的造化。如果
有来生,我一定还做蔡氏媳妇,还来侍候老爷。"
蔡邕握住夫人的手,老泪纵横。夫人反倒显得十分地镇静:"老爷,赶快给琰
儿写信吧。"
此刻,王允、李肃、吕布、士孙瑞等人带领一队刀斧手埋伏在宫门外。王允对
吕布道:"奉先将军,你准备好了吗?"吕布拍拍胸脯:"不消王大人关照,这等
小事,信手拈来,你们瞧好吧。"王允又嘱咐其他人按计行事,不要惊慌,众人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