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手枪,看着戚文彰叹了一口气:“*对你,到底是不是苦肉计啊?”
戚文彰摇摇头:“不是。我的处境的确就是大字报写的那样。”
“*在整你,置你于死地,又伤害你的亲人,难道你无动于衷吗?”
“人非草木,我当然憎恶这个人整人的政治环境。”
“那你为什么不惜丢掉自己的性命效忠*政权?我知道你是爱国者,但是,你觉得这个国家爱你吗?”
“因为你不懂得什么叫爱国。”戚文彰看着杨鹤。
杨鹤眨眨眼睛,他摇摇头:“我可能是不懂你说的爱国。”
“爱国,是做人的一种信念,懂吗?爱国,不是跟自己的国家进行感情交易。我在这块土地上受到天大的委屈,都是我们自家的事情,都不会让我背叛祖国。”
杨鹤用不能理解的眼光看着戚文彰:“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你,还有那些老百姓看成自家人?”
“因为中国人之间的事情,哪怕打得头破血流,也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而你们呢,投靠外国人,迎合外国反华势力,没有真正的中国人会与你们为伍。你们的失算在于以为今天中国老百姓心中有冤气,对生活不满意,就会跟着你们走。却忽视了存在他们血液中的民族精神。我可以断言,就是在台湾,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跟美国人跑的。”
杨鹤看看戚文彰,终于泄了气。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无数民兵欢呼着,手里举着步枪围了过来。
戚文彰向杨鹤伸出了手:“杨鹤,你今天输了。这是你的命运。”
杨鹤惨然地笑了。他把自己的手枪交给了戚文彰。此时此刻,他终于认命了,一贯自命不凡的他在今天仍然确认,自己没有输在谍报上,而是输在了人格上。这就是命。
其他的特务也纷纷放下自己的武器。戚文彰让孟广达把枪收起来。
他们迎着赵水根带来的民兵们走了过去。
本来这是一个庆贺胜利的时刻,但是当事人脸上却看不到喜悦,因为当戚文彰带着赵水根等人把杨鹤和他的特务们押到兰州军区保卫部的时候,刘云非和马大军并排站在那里。
1964暗战原子弹(六)(23)
这个时候,戚文彰知道,他的最后时刻也到来了。
看到戚文彰,马大军的神色充满了愤懑。他走上前,没有说话, 只是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而刘云非看着戚文彰也没有说话。
杨鹤等人被收押。而戚文彰则被刘云非带走。
42约翰逊总统离开白宫的日子已经指日可数,这个时候,他得到了台北发来的消息:“高原沙尘暴”已经失败。他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为了中国的核武,他和他的幕僚以及手下们想尽了所有的办法。
但是对中国核武机密的掌握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之中,中国人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他和其他的美国人一样,用现实的态度思考问题,如果不能确认中国拥有核武后的危害,那么就计算一下,今天跟中国人发生正面冲突的后果。越南的战场给了他一定的启示,他预感到那是一个很难收场的丛林恶战,而面对中国人,他就更加缺乏信心,特别是他得知,阻碍了“高原沙尘暴”行动的竟然只是几百名民兵。为了避免一个未来的,仍然未知的利益冲突,在今天去承担已知而并不容易承受的风险,对于他来说很不划算。于是他得出结论,把这个难题留给自己的后任去解决吧。
正像人们已经知道的那样,他的后任,理查德·尼克松总统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之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那一刻,全球的战略学家都意识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世界第五核大国的诞生。
三十多年之后,当印度和巴基斯坦竞相进行核试验的时候,全世界发出了一致的强烈谴责之声,两个国家遭到了空前的孤立。这个时候人们知道,核武器并不意味着大国的话语权。而给中国赢得了这种世界特殊话语权的,除了核武本身的实力之外,还有一种表现在戚文彰们身上的大国之魂。
“高原沙尘暴”的失败,以及美国对华战略观念的悄然转变,宣告这一轮针对中国核武的大规模谍报活动终止。而戚文彰作为爱国者的业绩也因自己被关进监狱而告一段落。作品行文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朋友们强烈建议笔者给戚文彰的命运做一个交代。
戚文彰被刘云非带走之后,先在北京某个地下室里被关了半个月,接受“戚文彰专案组”的调查。戚文彰被列为北京市公安局“资敌通敌大特务集团”首犯,他“犯有”下列三大罪状:一、向台湾敌特出卖战略情报;二、破坏对美特斗争;三、放跑日本特务。
在这三条滔天罪行面前,戚文彰自然是拒不承认的,于是这半个月的调查结论是:戚文彰态度极坏,拒不认罪。最后在刘云非的亲自批示之下,给予开除党籍的处理决定。
接着他被送到北京良乡监狱,在那里“服刑”并且接受劳动改造。
这里之所以在服刑二字上加引号,是因为并没有经过对他的审判,也没有经过任何现代法律程序的判决。当然在那个时代这是“正常”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