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十一年,太宗皇帝正式颁行《贞观律》并尊孔子为宣父,儒、道两家成为唐初贞观年间政治格局中泾渭分明的两派。国际上大食军队占领波斯首都泰西封。
同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朝廷,建议政府应重视州县地方官吏的选任。太宗闻奏,深以为是,决定以后刺史由他亲选,不再经由吏部推选,并废止刺史世袭制,县令则由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
故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武媚娘因美貌应召入宫封为才人,正式进入宫廷漩涡。
十月长孙皇后四十寿辰(原历史上长孙皇后于贞观十年三月病逝),太宗皇帝不顾长孙皇后反对,命全国为长孙皇后贺寿,并大宴群臣于琼林苑。同时发布在京众亲王,即日起各回封地就藩,不奉诏不得回京。晋王李治年幼可暂留长安。李恪因领兵工厂执事,不在此例。
魏王李泰哭于长孙皇后膝下,言不忍离母后、父皇,请恩留于长安。长孙皇后不允。李泰回府井水淋身乃病,太宗皇帝允其于长安养病,病好后再去就藩。
太子承乾密告于太宗皇帝魏王井水淋身之事,太宗不信,言:彼于汝骨肉也!今彼病而汝陷之,何其不仁?
太子承乾暗恨之,阴始罗列魏王泰之罪名。泰发觉,密令谯襄公柴令武等人状告太子蓄娈童,太宗皇帝怒而杖杀太子宫中称心等内侍。太子怨,而上亦不喜之。调已经退隐的宋国公萧瑀、前侍御史孔颖达等人为太子太傅与太子少傅,教导之。
魏王泰听闻大喜,接受魏王府参知杜楚客之计,带病坚持修撰《扩地志》而晕倒,或报于太宗皇帝。太宗皇帝亲往视之,有感,乃喜泰之勤勉,乃留魏王泰于长安。时泰为相州都督,泰不至,乃命紫金光禄大夫张亮为长史,行都督事。命礼部尚书王珪为魏王泰师,泰见王珪辄先拜,而王珪以师道自居,坦受之。魏王泰做足礼贤下士、尊师重教的表面文章,太宗皇帝更喜泰。
长孙皇后见太宗言“青雀,文过浮于面。不可太宠之。恐娇纵。”太宗皇帝不以为意。长孙皇后叹而退,私下训于泰,泰涕泪纵横拂皇后膝而哭。皇后终不忍,遣人送泰回府。
“呵呵,这个魏王还真有表演天赋呢!”碧云峰上,麦仲肥与涅德鲁对坐品茶。
经过这将尽一年的半隐居生活,麦仲肥的心态成熟不少。他认识到想要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首先就是要有个好心态,做到宠辱不惊。沉不住气的人在做事情上也往往半途而废却迁怒他人,而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嘿嘿~历史上此人就一贯好表现,但心浮而气躁。不久就会露出真容了。”涅德鲁笑着说。
“照这样下去,太子和魏王还是难免一争啊!历史车轮还真是沉重呢,我以为救了长孙皇后后,历史会发生些变化,看来还是没什么变动呢。”麦仲肥给涅德鲁蓄满茶后说。
“也不一定,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那个皇位多少腥风血雨?不过有你这个变数存在,谁知道以后还有那些变化呢?”涅德鲁抿了一口茶道。
“切~让他们争去吧!我两不相帮,经过这快一年的时间,我这个中大夫已经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麦仲肥也抿了一口说。
“恐怕未必!斛洲刚到的消息,目前王汝宁施政不利,大肆扩耕农田,却又因为农耕人员不足,大面积撂荒。牧民的牧场被侵占了不少,那里人心已经开始不稳了。而且那个王刺史想把道观改成书馆。已经和刘都首(麦仲肥离开斛洲后任命自己的师兄刘明处置道观和传教士事宜)磋商了好几次了。”
“这家伙在玩火呢!斛洲及其周边都是道民,他要想把道观改成书院,恐怕民爆不久了。”麦仲肥站起来原地走了几步回头看着涅德鲁说。
斛洲那里浸淫着麦仲肥不少的心血。如果那家伙这样任意妄为,那自己费了五六年的功夫才奠定的局面,很可能一朝崩溃。
“这样不行,我想我需要写份表章呈报陛下,阻止这家伙的乱政!”麦仲肥沉着脸道。
“慢来,慢来!先坐下!等老夫说完,你再决定如何行止…”
http://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27章 太宗竟然在玩平衡术
麦仲肥回过头看着涅德鲁。
“坐下,坐下!”看着麦仲肥坐回椅子上,涅德鲁才给自己和麦仲肥倒满水后说“你要去写奏折?为什么?”
“我不能看着我的心血被那家伙毁掉!”麦仲肥心里满是怒气,坚定地说。
“毁掉可以再建,你的原班人马都在,你在斛州的威望也在,更何况你的宗教还在,我算是了解了,靠信仰凝结的力量潜力无穷啊!你还怕什么?如果你要上奏折,我可以保证你只能永远的当个散官。”
麦仲肥楞了一下轻轻说“您的意思让它乱?最后我才有机会去收拾残局?”
“对喽!我问你,唐皇既然承认自己是李道祖的后代,现在却扶持儒门,并尊孔子为宣父这是为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