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范…”太宗皇帝沉吟。曾经的一幕闪现在太宗皇帝脑海。李恪这家伙喜欢打猎(应该是管理兵工厂有些闷吧)。打就打吧,谁还没个爱好呢。那时候动物也多,又没有立法保护。可这家伙不在青华山深山老林玩,偏偏喜欢去郊野,马踏青苗、伤人家畜等(似乎憋的有些变态了)周围农民意见极大。
侍御史柳范就打了个报告弹劾他。没过多久,判决书下来,李恪削减了三百户食邑。太宗皇帝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就想整人,于是乎他在一次朝会上说“蜀王府长史权万纪的工作就是侍奉督导我的儿子李恪,但他没有及时劝阻我儿不要去做违法的事,属于严重失职。他的罪更重,我要求依法判决他死刑,立即执行!”
柳范反应很快:“宰相房玄龄侍奉陛下你,也是阻止不了你去打猎。那么房玄龄也有罪,怎么能只判权万纪死刑?要拖就一起拖出去斩首!”大伙恍然大悟,原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话才敢出口。太宗皇帝大怒,而且立刻挥袖子摆了个造型回后宫了。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太宗皇帝心里一直就没放下这事情。单独把柳范叫进宫曰:“当着我那么多手下的面前,你直接喷我,为什么就不给我留点面子?”柳范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陛下你如此的仁慈贤明,小臣是无比佩服的,又怎么敢不尽忠直言呢?”小马屁拍的太宗皇帝大悦,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想到这里太宗对吏部尚书高士廉道“恩,柳范!我看行!”既然太宗皇帝已经定了,那群臣也没什么说的了。纷纷表示“您说行,那肯定行!不行也行!”
廷议散了后。太宗皇帝回到明德宫,对内侍道“去,把中大夫麦仲肥给我叫来!”
麦仲肥进来时,太宗正在凭窗远眺。“参见陛下!”麦仲肥躬身施礼。
太宗皇帝转过身,表情严肃地看着麦仲肥,却不说话。麦仲肥鸭梨很大,身体又往下躬了躬心想:这是又怎么了?我一直很老实在家待着呢,难道闭门教书也有错?
很久后,太宗皇帝才开口道“坐下吧!”
“是,陛下!”
“斛洲之事你可知道?”
“小臣已经知道了,陛下!”麦仲肥老实回答。对这样一个有胆量、有见识、有手腕的皇帝,遍阅历代帝王,大概也就二百分之一吧。从他杀哥灭弟逼父的行径看,也绝不是个善类。纵观其言行,无一不让后人敬仰,别管他出自什么目的,确实是个自控能力极强的人。对付这样的皇帝,除了努力猛拍之外,还要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才行,否则一旦马屁已尽,马脚露出,玩也玩不过他,斗更是结局悲惨,奈何?所以麦仲肥不打算隐瞒。
“你是如何知道的?听说你一直在自己的府邸教导学生,闲时弹琴、饮酒很逍遥啊?”
“小臣在斛洲时手下不少斛洲本地人,如今都赋闲在家,到也和小臣通些消息。”
“恩,你倒是坦白。他们都对你说了什么?”
“回陛下,无非是些思念的话语。也提到过斛洲一些变动。”
“你对这些变动有何看法?”太宗皇帝又开始盯住麦仲肥。
麦仲肥被这样的眼光看的心里很毛,暗想:今这皇帝犯什么毛病了?怎么老是这样看我。
“陛下!小臣以为王刺史在胡闹!”
“何以见得?”
“斛州是以游牧部落作为主干新立的城,小臣也是因地制宜经过多年实践才找到正确治理斛州的办法,而且多起用斛州本地人参与管理,这样才能让原住民不至于反感。可反观王刺史任用的官员都是他自己带去的,斛州本地的人一个都没用。既不了解民情,又没有实践经验却还独断专行,更可笑的是他竟然让斛州骑军去种地,这些人你让他们去骑马放牧、抢劫、杀人行,让他们去拿锄头掘地,恐怕他们连锄头哪边冲下都不知道,强赶鸭子上架的事情都能做出来,他可真是能人。”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不与朕说?”
“小臣也是忧谗畏讥呀!如果没有这次民爆发生,谁能知道他的那套行不通?说不定还会有人说小臣是因为失去了那个刺史职位,构陷他王大人呢。”当然,这些我自己清楚,可当时却不能告诉你而已。
“忧谗畏讥?可见你不是一个直臣,更不是一个诤臣!你令朕很失望。朕一直等着你来找朕提出异议!可惜你却缩回了府邸,装聋作哑!是不是朕要不让人找你,你还继续装聋作哑?”
麦仲肥也豁出去了,看来这次涅德鲁的谋算失误了。油滑的官僚和一个英明的皇帝毕竟不是一个档次。您老是认为我大奸似忠也罢、大忠似奸也罢,我今天就把我的想法都和你说了算了!“是的,陛下如果不问,小臣还会装聋作哑!”
“放肆!麦仲肥呀麦仲肥!你真的很令朕失望!”
“陛下!您也很令小臣失望!”麦仲肥也针锋相对地说。
“你…你…好好好!麦仲肥,你以为朕治不来你吗?来人!给朕把他拖下去。治他藐视君王之罪!”
“陛下且慢!小臣跑不了,等小臣把话说完,小臣自会去领罪。”麦仲肥暗中长出一口气,平静了下情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