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熟悉地形和对薛延陀部了如指掌的回纥为向导,唐军的袭击可谓神速。整部整部的薛延陀部族在被包围后投降大唐。
咄摩支带着本部和投靠的曳莽部逃出的部众破开围困,一路向北逃亡到萨彦岭与贝加尔湖一带落下脚,后击败本地多只土著,逐渐成为极北地方的一个大势力。咄摩支却一直不敢南侵,而是立足于贝加尔湖向西北方向发展。
九月二十日,薛延陀部完全除名。李勣留萧嗣业带斛州骑军两万人镇守漠北,带领唐军十万和靠投机得利的回纥小可汗吐迷度凯旋班师,太宗皇帝为了收买原薛延陀部降众,为夷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十月底,太宗皇帝建立漠北十三州,各投降部落头人酋长等授予都督、刺史之职,建立漠北燕然都护府任命吐迷度为大都护。
十一月东突厥的李思摩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终年三十七岁。太宗皇帝想起李思摩对自己的忠心,当初太宗皇帝送李思摩返漠南时李思摩对太宗皇帝说“破亡国家后,陛下还能使我们的朽骨能安葬于故乡。愿子孙世代事奉唐朝,以报答厚恩大德蒙恩立我部落长,实际上希望世世为国家的一只犬,守在天子北门警卫。
太宗皇帝厚葬思摩。李思摩被追赠为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于昭陵。筑坟墓象白道山一样,为了纪念他的功劳,立碑于化州。太宗皇帝的所为让太子承乾心里产生了异样,感觉自己这个太子实在是当的无趣,还不如象李思摩一样到草原上建立自己的部落,做个酋长逍遥自在。
东突厥副都护延炻利结也被太宗皇帝留任长安,赐爵归德中郎将,领左屯卫将军之职。
北疆完全荡平,李思摩又身死。漠南草原急需治理整合。魏征上疏应遵循一贯作风,选东突厥的贵族为大都护进行整合,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长孙无忌认为,如今漠南草原各部族人已经没有如此大的威望可以担当大都护的职责,正是收归中央的好时机。而且漠南草原一直都是首都长安的一道屏障,应收归朝廷统一管辖。
太宗皇帝其实自己早就有了计划,但他并不想在众臣面前表现出太强势的态度,他希望由大臣的嘴里说出自己的计划。如今长孙无忌的说法正是和自己的计划不谋而和,于是太宗皇帝开始引导议题的走向。
“恩,辅机所言也有道理。可是漠南部族整合的人选你们认为何人最合适?”
太宗皇帝这话已经给这议题定了调子,那就是漠南草原收归中央管辖,你们现在需要的是定个人选就行。
魏征对那些游牧民族一直不抱有好感,本想让他们自生自灭,但被长孙无忌一反驳,皇帝陛下一同意,那自己说的肯定行不通了。一赌气说道“臣认为让宗正少卿、秘书监正长孙冲前往必能马到功成。”
魏征这话一出口,几个重臣加上太宗皇帝脸上都是莞尔之色。只有长孙无忌脸色铁青。长孙冲何许人也?乃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知子莫过父,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一块心病。长孙冲才学不突出,对政治既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野心。精于书画,爱好游玩,就是仗着父亲的权势混吃等死的一个纨绔,而且嗜酒如命时常喝的酩酊大醉,可以说完全是个官二代的典型。更何况长孙冲还尚了长乐公主李丽质,是驸马都尉。初唐律法驸马都尉不得外任为官,更不得执掌边疆兵势。魏征这是明显在戏弄长孙无忌。
俗话说:婶可忍,叔不可忍!长孙无忌怒指着魏征道“你…”
太宗皇帝一看这阵势,长孙无忌动了真怒,急忙来和稀泥道“呵呵~辅机不必动怒!玄成只是开玩笑,我大唐律驸马都尉不可外任为官,更何况是外放边境。再说朕也不舍得让冲儿离开京师。”长孙冲不仅是驸马都尉还是长孙皇后的嫡亲侄子,深得帝后的宠信。更何况长孙无忌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比较注意避嫌,与历史上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而且长孙无忌更是个法制的制定和遵循者这才是太宗皇帝把他当成肱骨的真正原因。
“哼!”长孙无忌一甩袍袖,把脸别到了一边,不再搭理魏征。魏征的老脸上一副我就是说你了,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欠揍表情。
太宗皇帝安顿完长孙无忌后,转脸瞪了魏征一眼。魏征这才低下头。
这个小插曲过去后,高士廉站起身道“臣保举一人定能胜任,斛州刺史麦仲肥多年精于边塞治理,由他出面整合漠南草原最为合适。”
“不可!陛下,麦刺史在斛州任刺史如何能以一州刺史的身份整合整个漠南草原?”魏征急忙道。
长孙无忌终于找到了反击机会道“斛州现以安定,周边又无威胁,可按部升任斛州长史普耶为刺史,普耶本就斛州人士,又随麦仲肥治理斛州多年,升任刺史当可不会乱命。”
房玄龄点头道“臣也同意长孙大人所言,升任普耶为斛州刺史。由麦仲肥来整合漠南草原。但漠南草原不比中原,臣觉得当仿效漠北立州。”
太宗皇帝微闭双目,捻须点头道“恩,麦仲肥在这次灭薛延陀的整个战役里,表现出的大局观,当可担当此任。下诏,原斛州刺史麦仲肥升任漠南都护府大都护,设府定襄城。漠南草原再设立五个州,由麦仲肥负责筹建。斛州长史普耶升任斛州刺史,斛州归漠南都护府节制,调漠北驻守的两万斛州骑军回驻定襄城。漠南都护府所辖军事力量仍然归关内道统一调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