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名振笑道“能于七年前料到现在的局面,我们这位麦阁老当真称得起半仙的名号。”
三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薛仁贵带着最后的人马撤集高丽。北渡鸭绿江回归辽东后,高丽都城里几介。人也匆匆离开高丽前往新罗设在边境上的军营。
这些人都是新罗摄政金延平派遣到高丽的奸细。接到这些细作的回报后,金延平仔细询问了唐军撤兵的经过与理由,不觉对当初自己的判断更加自信。
对卫士吩咐道“立亥骑马通知所有盟国主事前来议事
等众人来到后,自认大都督的金延平摆出一副联军统帅的样子,双手按在条几上,身体前倾缓缓说道“唐国留守在高丽王城的五千唐兵已经撤出了高丽王城。撤兵理由居然是国内有事,这说明西突厥已经反了。强大的大唐偃武修文后,武备竟然废弛到如此地步,连放在这里的区区五千兵也要抽调走。早就听说西突厥那个裟钵罗可汗十分强大,由此看来这个外表强大的大唐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 这次偻国海外远征军的统帅右兵卫将军熊野道“他们会不会是故意为之?”
金延平摇头道“此前我一再纵兵过境劫掠,驱赶境民过境耕种进行试探,东夷都护府都只是口头上警告,却没见有任何遏制的举措。从种种迹象上表明这个新登基的高宗皇帝根本比不上他父亲,东夷都护府也是没有可派之军,故而只能出言谴责
百济此次出兵的统帅僧道探哈哈一笑道“那正好,趁他们平定西疆叛乱无暇东顾的时候,我们一鼓作气拿下高丽,杀光所有高氏后人,分掉高丽的土地和人口之后再上表称臣,大不了给唐国认个错,送他一些贡品,这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事情,他还能怎么办?反正高氏子孙都死了,他唐国想帮他们复国也找不到高氏后人。也只能默认这样的结果了
金延平指着僧道探同样哈哈大笑着说“你的想法也正是我的想法。到时候他唐国得颜面,我们得实惠,他中国之人皆好颜面甚于其他,这样的结果他们也一定能接受。大不了我们多给些贡品,再忍受些责骂而已。”
第231章 是视察还是添乱
仲肥自从把年中的权利宗仓交后,有着大把的时间哦猜”可以把以前只有想法没时间实施的事情开始一一部署。
麦仲肥上表将活字印刷术无私贡献出来,请于长安设立长安印书局。所印书籍不限于经史,凡木工、格物、水利、农桑等皆可成书。又密令漠南另辟土地大面积种植蓖麻榨取蓖麻油制造印刷油墨 后随着活字印刷的普及,民间印总教完全垄断了印刷油墨的供应,用所得资财大力展教育、科学、医疗等方面,建立北域科学院,凡木工、格物制造、冶炼、铸造、医学等方面有专长的皆收录其中,由新道总教提供生活必须。
再次提出科举数革,在原有经、民、医、工基础上增加律、书、算三科使人才选拔更趋广泛。
提出大力开长江以南的土地,加大三季稻米种植面积,改善民生环境。
并提出金融改革设想,以国家信用做依托,实行政府专营的钱庄制度,行统一印制的银票,用来替代现有用钱帛这种累赘庞大的交易体制。
麦仲肥上书所陈四条,被当时称为《理政四疏》涵盖了文化、选才、民生、经济四个重要方面。高宗李治立刻拍板同意前三条立即实行。并颁布圣谕要求所涉及各部与的方抓紧实施,为此还在二十四司外另设一司为印局司,专门负责印刷与所出书籍的管理。
关于金融改革这条,由于李治对这个不是很明白,暂时没有颁布,等麦仲肥与户部、度支尚书等专门人员商谈后再下结论。
单就上三条的实施细则就够麦仲肥忙活的,还要兼顾漠南新上马的项在麦仲肥忙并快乐着的时候,李恪这个家伙又来添乱了。
自从李恪在麦仲肥府上与程名振一席交谈后,对火炮舰载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可惜很快程名振就回任所了。后来一系列的权力争夺战开始。又接着西突厥造反等事情接二连三生,麦仲肥作为权力漩涡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些事情里。
直到麦仲肥将权利上交。李治趁机架空了三省权限,又让实际上已经被架空的长孙无忌去负责编篡唐礼后,李恪这才又想到舰载火炮的项目,这才来找麦仲肥商量辽东一行。他主要是想看看水军炮舰的进展情况,同时需要获得火炮舰载后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此他特意把雷部的几个各方面专家都已经召集好了。
显庆二年四月,麦仲肥与李恪请见高宗李治,提出辽东一行的请求。当麦仲肥对李治说起将来炮舰横行海上的幻想后,心痒难耐的李治甚至都想御驾亲往辽东一观,并效太宗之例指挥平东战役。
李治要是亲往辽东,且不说他能不能指挥得了战争,单就太子年幼这长安还不是要被武后专权这一项,麦仲肥怎么可能让他前往?
麦仲肥急忙阻止道“陛下,臣等前往辽东就已经让备战的辽东将领们够操心的了,如果陛下御驾亲往。那辽东备战非乱套不可,何况皇权初归,陛下不能擅离长安啊!臣等耍不是需要火炮舰载在战争中的实际数据,臣等也不会去辽东添乱,如果陛下只是想看看火炮舰载后的威力。臣想等平东战役打完后,陛下倒是可以前往一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