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道混初唐_开罗咖啡【完结】(384)

  “这咋。”麦仲肥心里暗笑小这些术语现在他们还不懂。“陛下。贬值的意思就是,呃!打个比方吧,在此以前长安市面上一文铜钱可以买两咋。烧饼,但现在因为铜钱被大量囤积,如今一文铜钱应该可以买到三个烧饼,但又因米粮也被大量囤积。长安市面上一文铜钱依然可以买两个烧饼。这就是等值。如果按照上官侍郎所言,加大铜钱投放后。米粮却没有得到有效平抑。接下来就可能会出现两文钱才可买到一个烧饼。这样就叫做贬值。”

  “那不是挺好?这样百姓手里不就有更多的钱?”李治还是没转过弯辆

  “陛下,以前一文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四文才能买到,即使手里钱多了又有何意?”王玄策插嘴道。

  “哦,是这样!那我们先抑粮价,这样一文铜钱不就可以买更多烧饼?”李治想了想后兴奋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这样一来。其他货物依然保持原价,农夫可就吃大亏了。陛下须知“谷贱伤农。啊!”麦仲肥抚须轻叹道。

  “哦,原来如此!”李治感觉有些头疼。这其间还有这么多道道。不光是李治,就连上官仪也在低头消化麦仲肥所说的话语。

  沉默了一会后李治问道“仲肥。依你之见,当前该当如何处理此事?”

  “陛下!银票行既是以国家信誉做担保,臣以为当让我等朝中大臣带头将家中的帛财兑换银票。有了我等带头,方能体现出国家信誉。民众皆有盲从的习惯,由此当可带动此事顺利进行。”麦仲肥停顿下来。抿了一下干的嘴唇。

  李治见状急忙让内侍给几位止茶。麦仲肥谢过后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后继续说道“此事臣早已经预见到了,漠南运粮的车队以及船队应该在这几日即可到达长安。但光以漠南一地之粮恐难成事。还请陛下下诏从南方调粮,走水路进京,以平东、西二京之粮价。”

  “哦,但粮价平抑后,那万一出现仲肥所说伤农一事该如何处理?”

  “陛下!粮价之所以高是因为囤积,如今长安、洛阳各商铺已经不敢再收帛财,即使想买粮囤积也只能用铜钱交易,这样一来囤积铜钱之事已经化解,自不必担心市面无钱可用。这也牵扯到了货币总量这件事情。”

  麦仲肥淡淡看了一眼上官仪又说道“我大唐每年所铸新钱有数。总体所铸铜钱的总数就是货币总量。如果再加大铸钱数量,那只会加剧囤积,甚至会出现私铸现象。

  就如汉末的时候一样。”

  这时候的上官仪已经额头见汗。通晓史实的他怎么能不知道汉末的中央为了填补空虚的国库,大量铸造铜钱。上行下效,各路诸侯也纷纷效仿中央,以至于物价一日数变,再加上官服横征暴敛弄的民不聊生。最终出现黄巾暴乱。

  其实麦仲肥敢在长安与洛阳进行金融试点改革,完全得益于当时的通讯落后。即使生上述事情,也可由远地调粮入京,来平稳粮价。如果通讯达,全国同时暴涨那他也就只能干瞪眼了。 长安与洛阳作为都城所生…知二节叉是其他城市披仿的对象,只要能在长安与洛阳讽然瑰川,其他城市自然会紧跟中央步伐,那银票取代帛财也就顺利完成。

  “哦,也就是说调粮入京后。待粮价平抑,囤积的铜钱也就没有了囤积的必要,是这样吗?还有一事,收回的帛该当如何处置?”李治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这大量的丝织品可不好处理啊。 “不仅如此,经此一事,更能让世人了解银票的功用。至于回收的白绢,卖!能染色的染色,不能染色的就卖白绢。”麦仲肥一脸平静地说道。

  “这,正如你所说,各商铺皆不敢收受帛财,那卖给谁?”李治一愣后问道。

  “不能卖给国内,如此巨量的白绢,一旦上市会严重打击蚕农和我们的丝织业。

  只能出口倾销,哦!只能卖给周边国家,吐蕃、大食、拜占庭、吐火罗、只耍商队能到的地方都可以,越远越好,用来换取我大唐没有的或紧缺的货物物资。”

  “这量可是不小啊!”上官仪低声嘟囔了一句。

  “这世界上可也不只是有亚洲啊!”麦仲肥同样嘀咕了一句,引得包括上官仪在内的所有人等都是一愣,莫名地看着麦仲肥,麦仲肥却把脸一转看着上面坐着的李治。

  “既然此事你已经有了妥羔解决办法,仲肥你就全权代联处理此事。千万别引起大乱才好,否则联饶不了你。”李治已经放下心来,脸上带笑地说道。

  接着对另夕小四个人说道“此事联已经全权交给麦卿处治,你们要配合好麦卿,此是关乎民生大事,切莫懈怠。”

  “臣等遵旨!”众人一起起身躬身应道,同时一脸羡慕地偷偷看向麦仲肥。心里暗自思量,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凤藻宫里,一咋,内侍正在与武后汇报。“娘娘!陛下正在召见麦阁老与户部王尚书、度支黄尚书,以及上官侍郎与王侍郎,商谈关于那个银票行的事情。老奴听说现在两京市面无钱可用,米粮价格居高不下,皆是因为那个银票闹得。真不知道麦阁老为何非要行此事,一旦,后果不堪设想啊!“说完还啧啧嘴摇摇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