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用怕,我今日已不想再要公孙瓒的命。”齐舜对白马义从道,“不过你们听着,我们已把易京包围了,你们若还是冥顽不灵,拼死抵抗,那明日的你们就是今日的神铰!”
白马义从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反驳,只是保护着公孙瓒缓缓退去。一场失败已是让他们颜面丧失,若是连主帅都不在,那这个城也没有必要再守下去了。
————————————————————————————————————————————————————————
在齐舜战胜公孙瓒的第二天,袁绍就召开了战地会议,齐舜也受邀参加。
“伯禹啊,你昨日一战真是痛快,极大地提升了我军士气,当记上一大功才是!”袁绍说的好听,可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的。他不是不知道战胜公孙瓒是一个极为露脸的事,可苦于麾下没有能有把握战胜公孙瓒的将领,就算以文丑之强也无法保证一战而胜之。现在看到齐舜的风光,他也着实感到有点酸酸的。因此他没有称齐舜为齐王,而是以伯禹来称呼,就是不想让齐舜的势头太过生猛,而“记上一大功”之说更是隐隐把齐舜看作是他的附属。
“本初将军客气了,我今日讨伐公孙瓒主要是为我外公报仇,谈不上为将军立什么功劳。”袁绍那点小心思齐舜又怎会看不出来,“昨日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根本没有撬动公孙瓒的根本,我们日后还要更努力才是。”
他的话说的不卑不亢,既告诉袁绍别把我当成你的部下,也提醒袁绍任重而道远。
“呵呵,呵呵,伯禹说的极是。这也是我为何要请伯禹过来商谈的原因。”袁绍干笑两声,“易京城高墙厚,的确是不易攻下啊。”
“本初将军可是有什么好的计策?”齐舜不置可否,只是反问。他在来之前沮授就已叮嘱他不要随便表达自己的看法,一切看袁绍的态度。
“良策不多啊。”袁绍叹道,目中却闪着光,“近日我与元皓正南等人长谈甚久,始终找不到易京的缺陷。若是强攻,恐怕我们的损失会很大。”
“此城的确不易强攻,而且隆冬很快就要到了,那时天寒地冻,对守城方也有很大的优势。”齐舜也同意。
“而且我们担心的是公孙瓒未必会傻到在城内等死。他在易京中是准备了很多粮草,可这不等于他会永远和我们耗下去。他虽丢掉了幽州大部分的土地,可代郡等地依然在他的掌握之中,如果势头不对,他依然可以向北退却。一旦让他进入大漠,我们再想抓到他的难度就更大了。”袁绍的担心也不是多余。
齐舜沉默了下,想了想才道:“这个方面本初将军不用担心,过不了几日公孙瓒就会发现他北上的道路已被我封死,除了龟缩在易京之内,他已没有什么地方能去。”
袁绍的眼睛又亮了:“伯禹已有安排?能否说来听听?”
“现在就说出来还为时过早,本初将军只要等着我的好消息就行了。”齐舜晦之莫深,他与袁绍本就互相都不信任,也没有必要把什么都说出来。
袁绍心中虽然不快,可面上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笑道:“既然伯禹有此信心,那我就等着伯禹的好消息了。”
他望着齐舜,接着又道:“对于易京的攻城之法,伯禹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这次带来的多是骑兵,如果把兽王骑和龙骑投入到攻城战中,显然不太现实。本初将军麾下雄兵数十万,谋士武将人才济济,定然已有思量,我又哪有什么好的建议?”齐舜笑道,“我能做的就是尽力配合本初将军的决策,在西门控制住公孙瓒,决不让他有一人能逃得出来。”
这话说了也等于没说,袁绍与齐舜来来回回,还是谁都不肯率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十章 弃暗投明(四)
袁绍眉头大皱,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还是谈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只好道:“元皓倒是给我出了个主意,想和伯禹商量一下。”
“田丰先生智计百出,他的主意定然妙得很,我在这里就洗耳恭听了。”
“易京城墙太高,如果只是简单爬上城墙占领城头,你我两军也没有几人有这个能力。而且那么高的城墙对我们的弓箭手也是考验,普通的弓箭手就算把箭射到城墙之上也没了多少力气,对公孙瓒军也造不成什么杀伤力。所以正面进攻已被他否决。”袁绍先介绍了下背景。
齐舜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倾听的姿势。
“元皓看到这个情况,因此提出从地下挖掘地道攻进去,虽然不知道公孙瓒有没有在地下做什么样的准备,可这总是一个办法。”袁绍终于摊牌。
“原来是挖掘地道……”齐舜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不过他的心中对田丰还是极为佩服的,只因他与沮授也讨论过攻城的办法,得到的结论也是一样——地道!
“只是挖掘地道也有些难度,耗费时间人力不说,还不能被公孙瓒发现。”袁绍道,“要不然我们在地道中的战士就没有人能回得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