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必须尽早做出决定。
当袁术下达了对刘备的攻击令时,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回来以后,他对周边的势力都做了一次分析,以便确定谁的希望最大,如果投向谁会最有前途。齐舜是他第一个排除的。虽然齐舜本身几乎已是天下无敌,帐下也是高手众多,但终究不像其他势力那样有深厚的底子,虽然有问鼎天下的机会,但这机会还是太小。而且齐舜手下赵云、太史慈等人的功力个个都不在他之下,就连麴义的先登军他都很难讨到好去。在这样的人底下做事,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
曹操也被他排除。理由同样简单——曹操的手下更是能人辈出,夏侯兄弟、曹氏兄弟不谈,于禁、李典、乐进、臧霸等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
孙策倒是还可以,手下谋士不少,武将不多。可孙策现在还太过弱小,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为知之数。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前途赌在一个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人身上。
最后就只剩下了刘备。
刘备正处在需要人的时候。他虽然有关张二将,可再往下能拿的出手的人就寥寥无几。同时,刘备也需要兵,他虽有白耳营和丹阳兵两支精兵,但常规人马还是太少,难以应付大规模的战役。还有,刘备也缺少地盘。他虽已有了徐州,可若想发展,他就必须要争夺更多的地盘。北边的袁绍、西边的曹操都是刘备不能惹的,而袁术所在的扬州和豫州不正是纪灵能送给刘备的大礼?
因此,他暗中联系了刘备,并主动交出军权,来取得刘备的信任。而刘备虽然武力普通,可知人善任的能力确是高人一等,立刻对纪灵的投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鼓励,并本着用人不疑的态度,把纪灵的部曲全都交还给他管理,并同意了纪灵率军返回寿春诈开城门,干掉袁术的建议。
刘备绝不是个这么草率的人,他信任纪灵当然也有前提。灵壁和泗县只要纪灵能乖乖献上,他就等于打通了进攻扬州的门户,对他也是大有好处。而且他确信袁术没这么大的本事想出让纪灵诈降,再挖个洞等着自己来跳这么高妙的计策。按照袁术的脾气,一旦发兵就是直来直去,以前数次争斗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袁术也不是那种能听得进他人意见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一意孤行就称了帝,成为天下的公敌。
第五章 诸族之战(六)
更重要的是,有了纪灵和他手下的几万精锐,他至少有了和曹操叫板的底气。虽然还不能对曹操造成多大的压力,但至少他已不用再担心曹操随时都有把他灭掉的可能。
于是,这个大胆的计划就得以开始实施。出战报,假装刘备倾巢来攻,给袁术带来压力。其实刘备的精锐部队一直盘踞在徐州,根本就没有换过地方。然后纪灵再回到寿春,以协助袁术守城的名义进入城去,取得寿春的控制权。
就在纪灵入城的第二天晚上,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了守门的士兵,把大队人马放进城内,向袁术的“皇宫”发起总攻。
在这个时候,袁术手下的大将军张勋非常彻底地证明了自己的无能。当他发现大兵压境的时候,不是立刻组织力量抵抗,而是第一时间就忙着向城外逃窜。他一直跟在袁术的屁股后面吃香的喝辣的,又哪里看到过这种刀光剑影的场面?
张勋的逃跑给了纪灵煽动军心的机会,他一方面派人追杀,另一方面在全城散布消息,在每一个地方都说其他地方的抵抗已经扫清,搞得寿春城内的袁术军人心惶惶。于是,开始有人向纪灵投降。
在战斗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在内心极度惶恐的情况下,一旦看到身边有人投降,再强的内心防线也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因此,一开始还只是零零星星的人,后来竟一大片一大片都是投降的声音。袁术引以为豪的大军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就已土崩瓦解。
当张勋的人头被挂在城头上的时候,就连最固执的士兵都放弃了抵抗。他们的最高统帅不仅临阵脱逃,而且还被人取了首级,这仗还能怎么打下去?
纪灵一路都没有遇到多少抵抗,一直冲到袁术所住“皇宫”之前,却看到“皇宫”已是一片火海,也不知是谁竟把这一片巍峨的建筑付之一炬。
“袁术在袁胤的护送下已经从暗道逃出寿春了。”等到现场的火势被熄灭,纪灵的手下才从一片废墟中找到了地道的入口,正是在袁术的寝宫之内。他们顺着暗道一路前行,发现这地道原来竟通往城外,想来也是袁术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不过这一点上他的口风极紧,整个寿春竟是没有一个人知道。
纪灵计算了一下袁术逃脱的时间,觉得应该能赶得上,于是就带领三百精锐飞马去追。他断定袁术定然会逃向汝南,因为那里也是他非常坚实的根据地之一。从寿春到汝南要穿越淮河经过安风津、葛坡,中间的距离绝对不近。袁术已经有几年没有好好骑过马了,他们轻骑去追,应该有很大的把握能追得上。
可让纪灵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他率军刚刚抵达安风津,就看到前方有一哨人马拦住了去路。这批人马有近两千人左右,为首一人骑着灵兽狻猊,手持邪刀虎翼,威风凛凛,竟是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纪灵心中一沉,长久征战的经验告诉他,今日他已没有机会再把袁术带回寿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