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士兵同样绝望,失败已经注定,再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又还有什么意义?可如果袁尚在,他们就不得不继续支持下去,直到鲜血流尽。
但他们已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也不知道是谁把第一刀砍到了酣睡的袁尚身上,可有了第一刀就有了第二刀,可怜的袁尚自诩才貌双全,最终却落得被万刃分尸的下场。他的头颅也被割下,被一群人簇拥着打开城门,送到了曹营。
曾经显赫一时的袁家,从袁绍到袁氏三兄弟,竟无一善终。袁绍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上,袁谭丧命典韦的戟下,袁熙被甄宓毒杀,而袁尚也死在乱刀之中。回想袁绍当年的风光,再看此时他们的悲惨下场,也真是令人不禁唏嘘。
曹操看到袁尚已死,大喜之下重赏那些叛变的士兵,并命他们去劝降更多的人。再加上许攸的里应外合,范阳城中本有近五万人马,可投降者竟占四分之三!袁尚已死,曹操本想命人劝说审配投降,可被审配断然拒绝。他答复的方式就是冲向典韦和许褚,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他所谓的义名。
当曹军的大旗插到范阳城头的时候,袁尚和审配的人头也同时挂在了城门之上。曹操本不是个如此刻薄之人,可幽冀二州新得不久,那些久居此处的士大夫还未必肯接受自己这个外来者。恩威并用是对付他们的最好办法,这些士大夫虽然平日里骨子看起来硬得很,可在鲜血和大刀的震撼下已没几个人还能高昂起他们的头。在甄家首先宣布支持曹操之后,其他的望族也都先后加入了这个行列。
袁家在幽冀二州的势力,也终于被扫荡一空。
——————————————————————————————————————————————————
齐舜遵守了他的承诺,把中山、广平和广宗三郡让给了曹操。他的决定也是有些风险,若是将来西进受阻,那他的势力也就仅只并州一地而已。
这三郡归了曹操之后,壶关的重要性又立刻体现。太行山是保护并州的天然屏障,而壶关就是这屏障中最重要的一环。
郝昭在齐舜的授意下专门分出近五千兵马守备壶关,在上党离壶关并不远的情况下,如果壶关出现情况,郝昭也能在一天之内驰援。
但壶关的守将又成了一个问题。
郝昭已把重心放到并州的军政问题上去,这个年轻人也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符的稳重的细密,并州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在幽冀二州战乱之时也有大量百姓迁入其中,形成了很理想的良性循环。而郝昭最擅长的治军能力也得到发挥,如今的并州守军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匈奴欺负的软蛋,就连以前张杨的老班底眭固也对郝昭心悦诚服,甘心在他手下做事。
如果没有郝昭,壶关这个重量级的据点又用哪个重量级的人物来把守?
赵云、太史慈、麴义、张辽、高顺、文丑,甚至甘宁,虽然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好手,可他们都有自己的野战或水战部曲,以后也会在西进中担任重要角色,用哪个人来守备壶关都让齐舜觉得有些浪费。
最后还是沮授给了个建议,他的人选是当年与公孙瓒在易京之战中立过大功的田予。
听到这个名字,齐舜一拍自己的脑袋,暗暗责备自己怎会忘记这个同样年轻有为的将领?田予自从跟了齐舜之后,主要负责粮草的押运和后勤的保障。这并不是齐舜轻视田予,只因粮草同样是一个军团至关重要的成功要素。有了后方的补给,前方的人才能安心打仗。这也是同样不显山露水的陶商在齐舜心中的地位也绝对不低的原因。
自从田予接手粮草事宜,齐舜就从未对粮草的事情烦心过,他总能在齐舜最需要的时候给齐舜最大的支持。这表现出了田予的能力,但一个将军毕竟还是希望自己能在战场之上,尤其像田予这样的智将更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发挥机会。
现在把壶关的重任交给田予,田予自然不会拒绝。他虽然不能像赵云他们那样能驰骋于疆场之上,但郝昭的表现也让他清楚看到作为守关之将也同样能让天下侧目。
壶关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比较郁闷的人就是甘宁。他手上空有实力强大的水军,却在对抗袁绍的战役中很难有机会有所作为。他的龙牙舰放眼天下也难有对手,可河北战场上是战马的天下,长期憋在水中的他嘴里早已淡出鸟来。
对于齐舜西进的决策,甘宁反复请命,希望能随齐舜前往。他的话虽不多,可意思表达得很清楚。龙牙军虽然是水军,可就算在陆地上个人战力也不比别人差了。龙牙舰可以沉在水底,自然安全得很。那就让这些长期称雄水上的战士也感受一把在陆地上的风光。他来帮助齐舜是想做事的,这样也能向三太子交代。要是一直像现在这样被人养着,那他还不如回东海擒杀凶兽来得痛快。
齐舜在哈哈大笑中接受了甘宁的请求,龙牙军的实力他早已亲眼看过,尤其是那黑黝黝的龙牙炮,放在战场之上绝对是敌人的恶梦。这一万人虽不多,可战力已不弱与麴义的先登军。等到以后需要水军发挥作用,再让他们回去也就是了。反正从并州到长安并不远,横贯雍州的大河也足以隐藏那三十艘龙牙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