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韬听了徐庶的话,也接道:“元直先生说的有理,玄德公还是过几日再来,孔明这次闭关应该不会很久,想来下次就能见到了。”
刘备想想也有道理,于是依依作别,也就去了。
————————————————————————————————
又过了几日,刘备估计诸葛亮应该已出关,便又要到草庐拜访。刘封在一边皱眉道:“那诸葛亮只是一介布衣,又怎能劳动义父再次前往,不如就让我去唤他前来见过义父也就是了。”
刘备听了轻笑道:“你到底还是个年轻人不知轻重,自古以来礼贤下士者比比皆是,我们又何必在意那世俗礼教?先贤孟子曾经说过: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卧龙先生乃是当时大贤,又怎能随意召来喝去?”
一旁徐庶也赞同刘备的观点,这三人再次上马寻访诸葛孔明。这是天已严寒,彤云密布,刘封请刘备再加件衣服以免着凉,刘备却笑道:“我只恨衣服穿的太多,倒显不出我们的诚意。只要能见到卧龙先生,就算身着单衣,我也同样感觉内心火热!”
一旁徐庶也笑道:“那诸葛孔明若是能听到主公这番话,还不感动得痛哭流涕才怪!”
他们说说笑笑,转眼又已到卧龙岗之前,那草庐中虽然依旧炊烟渺渺,可这次连人影都已不见。刘备敲了半天门也没有回音,正沮丧间,忽然听到远处有人作歌而来:“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这歌写得气势磅礴,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与先前农夫的歌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备听了大喜,失声道:“这应该真是卧龙先生了!”
他举目望去,只见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身后跟一小童,手里拿着一葫芦酒,飘然而来。他身上白气蒸腾,每走一步,原本被冷风冻坏的树枝立刻焕发出盎然生机,这寒冷的冬日竟像与他隔绝了一般,当真是奇妙得很。
刘备虽看不清那人面目,可那人遗世独立的姿态却是掩盖不住。而且那人显然有极强的仙法道术,才能保护身边树木不被冷风侵袭,于是连忙下马施礼道:“来着可是卧龙先生?刘备在此等候多时了!”
第三章 施法变天
那作歌之人看到路边施礼的刘备,也赶忙下驴还礼道:“原来是玄德公到了,老夫真是惶恐之至!只不过老夫并非孔明,而是他的岳父黄承彦。”
刘备恍然道:“原来是黄公,适才听到黄公所吟之诗,只觉立意高远,还以为是卧龙先生所做,惭愧惭愧!”
黄承彦笑道:“玄德公真是好眼力,这篇《梁父吟》本就是小婿所作,日前老夫在他草庐中曾经见过,也就记住了。方才看到梅花凋零,在风中瑟瑟发抖,忍不住有感而发,倒是让玄德公见笑了。”
听了这话,刘备对诸葛孔明的叹服之心又多了些,连忙问道:“不知卧龙先生此刻在不在草庐?在下正想拜访于他。”
“玄德公来得还真是不巧,小婿前日出关,看到石广元和孟公威二人就拉着他们外出展示自己闭关所得,此刻并不在家中。”黄承彦的话仿佛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刘备的心当时就冷了半截。
看到刘备失望的样子,黄承彦又道:“要不玄德公留个话,由老夫代为转告,好让小婿知道玄德公的心意。”
刘备大喜,赶忙让刘封取过纸笔,挥毫写道:“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他写完之后,把书信交给黄承彦,再三殷勤致意而别。
————————————————————————————————
这两次的缘铿一面非但没有消散刘备的兴趣,反而让他更加憧憬与诸葛亮的见面。自古能人异士都不曾轻易得到,他越是难以见到诸葛亮,就越发对诸葛亮充满信心。而且他自从听到诸葛亮的诗词造诣,更是对他推崇备至。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刘封已等得不耐烦,而徐庶还是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知道他们总会等到机会。刘备虽然极其渴望与诸葛亮见面,可时间这样一天天过去,曹操的兵力集结也快要准备完毕,他已实在无法再等下去。
于是他带着徐庶和刘封,第三次踏上了卧龙岗的土地。没想到这次刚到卧龙岗,就听到有人大喊:“卧龙先生施法变天了,大家快去看啊!”
众人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忙不迭地往那大叫之人的方向跑去。刘备心头雀跃,终于让他等到了这个时候,又怎会怠慢,连忙也跟着一起去那施法之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