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微微一怔,好似对这鸣金之声有些意外,但还是跺了跺脚,硬生生停下了攻击,身体忽然变换了方向,竟向一边隐入了金光大阵当中。
他怕甘宁会趁机对金光大阵发起攻击,这强烈的光线虽然能阻挡龙牙军的脚步,却还难不倒甘宁这个顶级大剑师,因此赶紧回到山字营阵中,保护自己的兵士向本阵退却。
收兵的命令是诸葛亮发出的,他已达到了目的,知道了甘宁的实力,因此就不愿黄忠再冒险攻击。
龙牙军和山字营已经形成了对峙,一时间也很难分出胜负。齐军和刘军都只派出一支精兵对抗本是双方的默契,却并不是协定。如果把齐舜逼急了,他的手上还有大把精兵可以使用,在这个方面刘备确实处在劣势。单只一个甘宁就这么难以应付,更不用说已经成为剑圣的齐舜和太史慈了。
诸葛亮已确认,想要逼齐舜退兵,要想占据益州,他就必须要出奇兵,攻齐舜不备。但齐刘两军交战的地域实在太过狭小,缺少腾挪空间的情况下,诸葛亮又能想出精妙的应对之策么?
————————————————————————————————————
烟火今天在外地,没能准时更新,明天可能也只能一更,不过烟火会努力找时间把新的内容带给大家的,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烟火,点击,推荐,收藏,一个都不能少啊!
第四十三章 腾挪妙策
最近这些天,马超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齐舜的大军南下,一路并无阻隔,就算和刘备在垫水两岸对峙,也并没有太让人感觉担心的事情出现。尤其是当白水关剑阁等地都尽数归他们所有之后,他在汉中受到的威胁就更小,可他还是觉得什么地方有些不对。
他没有庞统沮授等人的战略眼光,作为一名标准的武将,他擅长的是在沙场上杀敌,因此这种不安也许是来自他身经百战而养成的直觉。
难道汉中会有什么危险?东边的曹操不可能,南边的刘备也应该不会。而且他的马家军步骑结合,无论野战还是守城战都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有些隐隐的不安,可还是找不到理由。
但他还是命令下去,所有人都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斥候更是往来不停,一直被派到离汉中治所南郑外五十里方圆。
自古以来,能成为名将者,都不只是能够简单地在战场上拼杀,而是能拥有一种制敌机先的本能。这种本能也许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往往能在关键时候起到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效果。
这次,马超的本能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为就在三日后,斥候来报,一支刘备的精锐出现在南郑三十里之外,人数大概在三万到四万之间,战力不明,统兵大将不明。
刘备竟然打到汉中来了!
马超眉头紧皱,大脑飞速运转,一边通过“天涯咫尺”向齐舜等人汇报,一边计算着目前的局势。齐舜很快给出了回复,坚守,等待援军!
看到了马超的汇报,齐舜和庞统等人也同样见识到了诸葛亮的能力。在目前兵力并不占优,而且能利用的空间也不足够的情况下,诸葛亮这招声东击西的计策确实精妙。从目前局势来看,齐舜控制了益州以北,那里大多山地,还有几个易守难攻的关口,确实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实力。而刘备虽然也控制了益州以东,但如果垫水之战失败,那齐舜挥师东进,他们绝对只能退回荆州。而且如果双方在垫水对峙下去,刘备也会因为粮草不足而先行支撑不住。因此刘备必须要找到战事的突破口。
现在这个突破口就选在了汉中。
从垫水北上进攻南郑,刘备不会遭遇太大的阻力,而且他所控制的地域离南郑距离不远,完全可以做到悄无声息地进军。如果攻下了汉中,那他们在益州也就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并和现在控制的地域连成一线,并对阳平关、白水关和剑阁形成巨大威胁。而且齐舜大军都聚集在垫水西侧,在这几个关口的守军并不太多,说不定还能一举拿下而断了齐舜的后路。那个时候,以法正的聪明才智,又怎会不把握机会联合他们共同把齐舜赶出益州?少了齐舜,就算法正再强,益州也不是手到擒来?
诸葛亮确实是个人才,或者说,更是个天才。
困难的并不是在事后分析局势,而是在事先就能够快人一步,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能做到这一点的,才能够掌控一切。
诸葛亮这一手确实对齐舜能产生极大的威胁。他既然能放心派人进攻汉中,那这个人的能力就绝对能独当一面,而且有很大的希望能攻下汉中。而且从兵力的配备上来看,他只用三四万人就想攻下有近两万马家军盘踞的南郑,不是脑子进了水就是这三四万人实力强悍到可以消除攻城方的劣势。
他既然能想到那汉中来做文章,就肯定会把进攻的种种细节都算计在其中,并把可能碰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齐舜和庞统等人虽然对诸葛亮颇为推崇,可还没有太过担心,只因诸葛亮还是算漏了一着,那就是他并不知道齐舜等人是以“天涯咫尺”为通信方式。马超在得知刘军出现在南郑之外的时候,就能够第一时间汇报给齐舜,从而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