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的一个月内,曹操刘备和孙权也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把部曲移交给了齐舜。夏侯兄弟,典韦许褚,关羽张飞,周瑜鲁肃等人由于和自己的主公情深义重,所以也随着他们三人一起隐居。诸葛亮也拒绝了齐舜的大力邀请,执意回隆中清修,把散仙作为自己目标而继续努力。
吕布回到长安,与貂婵吕雯相见,自然幸福无限。不过吕布已经是散仙弟子,无法在世间停留太久,只说每年必定回来看望她们母女一次,便飘然而去。貂婵虽然不舍,可毕竟知道自己的丈夫仍在人世,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也就没有强留,只能含泪送别了吕布。
甘宁见齐舜霸业已成,便提出要回龙族,帮助已经成为龙王的敖冲重建龙族往日的辉煌。齐舜知道甘宁心意已决,也没说什么,只是设宴叫齐了众兄弟欢送甘宁,并请甘宁转告敖冲,他一定会尽快找到那龙之权杖,好作为对龙族的感谢。
献帝随即把帝位禅让给了齐舜,而齐舜也终于成为了九五至尊,世称德帝,建都洛阳,改年号为载初,是为一切从新开始,德行天下之意。
在齐舜登基那天,天上再次降下五色祥云,空中异香扑鼻,一派祥瑞之色。齐舜与他的三位夫人以及文臣武将,站在休憩一新的洛阳城头,接受百姓的朝拜。希腊和罗马也都派使节前来朝贺,表达三国间永世修好,同气连枝之意。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纷乱和战争之后,众神之地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和平安宁的状态。而齐舜和他的故事也将被写入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这就是一代君王的霸业,这就是一群人的史诗。日后就算斗转星移,乾坤变换,也不会有人忘记这些人那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伟大历程。
只因这一切,都将成为永恒!
————————————————————————————————
全书完
第一章 安宁岁月
时光荏苒,十年在不知不觉中一晃即过。
重新统一后的大汉帝国在齐舜的治理下终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汉本就是曾经极为强盛的国家,虽然在近数十年遭受了极大苦难,可家底仍在,休养生息之下再次进入了高速增长。
当年曾经帮助齐舜打江山的文臣武将也都得到了高位。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齐舜肯定是做不出来的,而且他自己实力强劲,本身就更强势,也不用担心手下将领会拥兵自重。
太尉一职给了庞统,这个掌管天下兵事的三公之一的确非常适合他。在他出世辅佐齐舜之后,几乎所有大的战役都跟在了齐舜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对战局的分析和掌控隐隐还在沮授等人之上。
司徒一职交给了沮授,而陈宫则被封为太傅录尚书事。他们二人自从齐舜西征之后就一直安于内政,应该说齐舜能舒舒服服地出兵征讨和他们不辞劳苦地在后方耕耘也有很大关系。而且在谋士中他们追随齐舜最早,因此居于文臣最高位也顺理成章。
让贾诩做太常有点屈才,毕竟他也是太尉的另一个极佳人选。不过贾诩仿佛并不太在意自己的官位,在齐舜得到天下之后,他就适时退隐幕后。像太常这样主管礼仪祭祀的官位正合了他的胃口——既没有太大难度也不用站到第一线。
光禄勋之职任命了田丰。王平、马忠、张嶷、张翼分别为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和虎贲中郎将。他们五人肩负起宿卫宫殿门户的责任。由于王平等人平定南蛮有功,诸中郎将那比两千石的俸禄也确实对得起他们。
卫尉任命了徐晃。他当年在长安就掌管宫中卫士,现在更是轻车熟路。而董昭还有留下来的司马懿、蒯家兄弟以及张昭张纮,都被封为九卿高位。
武将的职务也是按功册封。赵云跟随齐舜时间最长,战功也最卓著,被封为大将军。太史慈为骠骑将军、马超为车骑将军、张辽为卫将军。再次之,麹义为前将军,高顺为后将军,文丑为左将军,郝昭为右将军。吕布专事修行,甘宁回到龙族,故不在册封之列。
四征将军中,马岱被封为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田予被封为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守幽州;庞德被封为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守新野;姜维被封为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至于蹋顿和柯比能,也各自回到了乌丸和鲜卑。他们和齐舜并肩作战,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再加上齐舜对外族的优惠措施,自然不会再和大汉对着干。而齐舜胡汉一家的思想也在影响着他们,虽然他们还是过着游牧生活,可早已不需要打劫大汉边境来让自己度过困难的生活。
其他有功人等一概得到封赏,正因为这些人才,齐舜统治下的大汉才能重新回到和平稳定的发展道路上去。
由于和罗马及希腊重新建立了良好关系,再加上丝绸之路的通畅,让三大帝国之间的特产货物能极为顺利地流通。于此同时,齐舜鼓励农耕,提倡生育的政策也开始初见成效,最近一期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让他极为满意,相比当年战乱最盛之时,现在的大汉已经增加了近三成的人口,这也是恢复生产的极大关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