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哈哈大笑,用枪管对着府吏们一摆,命令道:“快去给我把季家的人提来!”
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季父被当庭释放,由我们带回家去,康侍郎强占民宅、诬告他人的劣迹立刻立案,我们得胜班师。这一回,我可是豁出去了,就算开封府事后到御史台参劾我也不怕什么,哪怕告到皇帝面前也是白搭。大不了在皇帝面前辨个清白,我也就是行为过激了些,皇帝知道我的脾气,还有人保,最多罚些银子,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
当然开封府尹还是很珍视自己生命的,他哪敢去告我?只不过事情也并不如想象得那么顺利,据说打人的康府家人畏罪潜逃了,几天下来,开封府办案拿人的进展尺寸未进。
这家伙在拖延!我心中雪亮,开封府现在既不敢得罪我,也不愿意得罪康侍郎,所以就以此为借口拖延,想来个不了了之。
不行,康侍郎这个罪魁祸首还在逍遥自在,岂可轻易绕过?只是我也清楚,就算开封府将那几个家人都抓住了,也不能奈何他。再退一步说,康侍郎最多就是把钱补足给季家,案子就算圆满了,难不成开封府还能抓他下狱?而且,这姓康的因为攀附王安石,想讨好王雱,竟然敢在我派去的人面前摆架子,这不是对我明白无误的羞辱吗?打狗还得看主人哩!咳,我可没说江越的意思……口误,口误。
这桩事情,不仅江越气呼呼的,我也咽不下这口气。
天底下没这么便宜的事!我想了好久,终于决定采取行动,狠狠治一下康侍郎,同时也是向那些因为我非科举出身和不出任职事官而看不起我的人发出警告,想惹我的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再说!
首先,我将京华报社中得力的记者叫来,开一个小会,让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康侍郎的隐私,当然主要是那些见不得光的。记者只是我们内部的称呼,开封城里的老百姓们另有说法,叫做“报会先生”,意思是说他们这批人是专门搜罗、编述故事的。
这些人头脑都颇为灵活,立刻定下了搜集范围,如那些他老头子有没有不孝敬父母长辈、垂涎晚辈女子扒灰、考试升职舞弊弄假、贪污挪用公款、背叛坑害朋友、虐待家仆下人等等等等,反正能把他名声搞臭的都可以。像他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又不是苏轼、欧阳修那样的坦荡君子,只要努力挖掘,不可能没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这个计划就叫做“狗仔队行动”!我心中冷笑,姓康的,你将有幸成为传媒史上第一个倒在传媒力量之下的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两天,大量的信息资料就放到了报社编辑部的案头上,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和吕周等人一起翻看,嘲笑声、斥骂声一直不断,真没想到,随便一下就挖出这么多隐秘来了,传扬出去,保管叫他身败名裂。不过我还是决定谨慎一点,继续要他们寻找康家的秘密,同时选出一些有用的资料让另外的人去核实一下,尽量避免出现无中生有的事情。
接下来的《京华快报》上就刊载了康侍郎及其两个儿子的荒淫行为,什么康侍郎在曾经对自己小儿媳非礼啦,他大儿子的老婆同外面小白脸有一腿啦,他儿子又同康侍郎自己的小妾有染啦等等,估计里面有些情况,他们家里人互相之间都不太清楚。
第二天,开封城里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几乎人尽皆知,酒楼坊巷、太学官府,只要是京华快报能够到达的地方,都有人在议论这些事情。一时之间,名不见经传的工部康侍郎名声大噪,康府外面居然都围了不少人指点,真所谓闾里街坊论短长,朝堂皆道康侍郎。当然康侍郎府内也不太平,这些事情被抖出来,家里吵骂得翻了天,据四周的邻居称,打骂声时有耳闻。
才过得两天,又爆出猛料,抖出康侍郎在工部任职期间,曾利用修建黄河堤防的机会,伙同贪污公款多达数万贯。御史台立刻作出反应,将康侍郎传去问话,第二天才从御史台放出来,不过是个停职候审的结果。这家伙还有些气味相投的同伙,兔死狐悲,而且他是王雱那边的人,把他加以惩治会让变法派脸上无光,自然要保上一保。
接着,下一期的京华快报又给爆出一条新闻,前年康侍郎在为亡父守孝期间到烟花之地鬼混,这一下更是击中了他的要害,宋代是宣扬以孝道治天下的,康侍郎不尊孝道这种事情大伤朝廷脸面,不仅皇帝对于这种事情深恶痛绝,王安石也绝容不下他。知道的人都想得到,加上其它的罪名,这家伙虽不至于被砍头,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政治生涯更是玩完了。
《京华快报》的老板是谁,开封城里的人都明白,现在我碰到的那些官吏权贵,都不由自主地显露出敬畏之色。
第一次,我感到了利用人言所产生出来的巨大力量,目前而言,这种非官方的力量远比经济上的力量来得明显,也让我真正拥有了和官场对手斗争的武器。嘿嘿,看那些家伙还敢不敢轻视我,胡思乱想着,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第八十七章 凌波飞鹄
开封城顺天门外,有一处绝佳游览之地,便是金明池和琼林苑了,池水水面广阔,周围九里多,四处或聚或散的建有长廊、高台、画阁,树木参差掩映,宛如图画。
此刻我正坐在金明池畔的重廊围栏上,手提一壶“雪醅”美酒,喝一口,唱一句曲子,心情极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