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旅千秋_郑骁锋【完结】(73)

  就算不说得这么功利吧,千百年的信仰,一日间被人轰得粉碎,像棵树猛然被连根拔起,那遭闷棍般不知所措的日子如何能过?

  心忧天下的人更是大惊失色:朝朝代代,天下得靠孔圣人这套真理维持秩序,一旦被毁,虎兕出于柙,豺狼纷纷现世,妖孽横行,如何得了?

  如果洪秀全那套说法合理圆通,能折服世人,使之废除旧观念,一身轻松迎头赶上,倒也是社会突进的一个机遇。可他那套玩意是什么啊?

  口口声声“三十三天”、“十八重地狱”、“阎罗妖”、“东海龙妖”、“妖魔头”、“爷哥朕幼”,此等言辞,实在令受教于“不语怪力乱神”的读书人顿生反感,有堕入淫祠邪庙之惑。如此理论,在精致灵活的儒家理学面前,简直是乡野愚俗。

  再看看天国最庄严的圣旨吧,比如这条:“五更朕又正月宫,闻天有声在梦中。天上有声如此云:尔请天王宽心胸,天下太平慢慢来,就见太平天堂通。有日南片天门开,合紧大战永光荣。”当这条文字出现在文人书案上时,必定有人笑得岔了气去;或者,苦着脸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当天国军势大盛之时。

  第89节:天国——崩塌在血泊中的“天堂”(5)

  其实不用再说别的,仅仅国名和王号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什么太平天国;什么洪秀全自为天王,居天位之中,为日;什么杨秀清等为东南西北王,号风雨云雷,分领天位四方——这简直就是一出封神演义的闹剧嘛!

  如此一帮人,奉着个莫名其妙的耶和华闹事,岂不荒唐,岂不可怕?

  曾国藩应该认为,中华天下目前最危险的不是已经崇尚儒教汉化了的满族,而是这不伦不类的异教。如果责以民族大义,我们圣教是化夷为华,尔等却是化华为夷!所以檄文里说到此节,简直是睚眦欲裂:“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你洪秀全走得太远了,如此想将数千年泱泱华夏变为洋夷——

  凡读书识字者,焉能袖手坐视?

  顺带着,曾国藩笔锋斜扫,把没读多少书的草莽好汉民间百姓也给激怒了:洪秀全扫除侮辱的不只是孔孟儒家,甚至连凛凛之关帝岳王也不放过——“无庙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

  好了,所有觉得洪杨粤匪荒唐可怕的人都呐喊一声:咱们卫道去!

  当洪秀全的天军如狂风般咆哮着左冲右突时,千百年来高高在上无人敢挑战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到了一阵剧烈的烙痛;当它再不能忍受下去时,终于派出了这支强大的自卫力量——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湘军出力扑杀太平天国,不只是忠君那么简单。“清史研究第一人”萧一山在提到天国封建化后逐渐改变对孔孟的政策,不似开头那般强硬排斥时,感慨地说:“使洪杨早能如此,则湘军或可以不起乎?惜乎晚矣!”

  可如果洪杨早能如此的话,不过是又陷入了一个古老的循环,前途成则刘邦洪武败则黄巢李闯。而洪秀全的大愿,是要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大地上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间乐土——圣洁的天国。

  是的,天国是那么圣洁,洪秀全把所有他认定为邪恶的人统统赶下了云头。

  据说左宗棠在太平军攻打长沙时曾觐见过洪秀全,希望他能从此弃耶稣崇孔孟,按老套路规规矩矩做来——他认为大军到了这时,已经有足够实力走向正轨;而天父天兄那套做为起义初期的聚众手段也应该完成了历史使命。

  洪秀全断然拒绝,左宗棠连夜逃亡。

  不久左宗棠便成了湘军中一员大将,后来更是清朝最有名的中兴名臣之一。

  如左宗棠这等人才,投向湘军一方的不知还有多少,以致李秀成在供状中哀叹“官兵多用读书人,贼中无读书人”。

  曾国藩左宗棠之类看来是铁了心和天国作对了。洪秀全倒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很符合天王性格地目之为“曾妖”。很长一段时间,天国屡屡重创湘军,逼得曾国藩几次要自杀。应该说太平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毕竟多年在天父天兄的氛围里,许多战士真信他们的天王有无比神通,对黑暗官府的刻骨阶级仇恨和宗教无畏的牺牲精神结合起来,打起战来特别英勇——大不了早点荣升天堂嘛!

  形势大好之际,天王的洋弟兄慕名前来考察了。然而几日下来,教会的洋兄弟很是恼火:他们发现这位打着上帝旗号的天王,居然是个可怕的异端;天王本人,几乎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居然认为《圣经》有误而篡改七十多处!英国人福礼赐的反感很有代表性,他说:“天王的基督教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最大的亵渎而已,他是一个最顽固不能匡正的异端之徒;教皇如有权治他,早就把他烧了!”

  最终,福礼赐论定:“太平军欲获得全中国的统治权,实是无望的。”

  传教士的见闻流传开来,各国驻华使节很是欣喜,连忙向国内报告天国的荒诞,断言成不了大气候——他们早就发现与天国打交道绝不像玩弄颟顸的清廷那么得心应手,很是担心万一天国成事,是否还能兑现那一张张肥得流油的条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