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抚案听了片刻。不由得点了点头。眼眸中流出一丝赞赏。历史中地刘国轩能文能武。下海就成了优秀地海军将领。上岸就成了一方父母。防洪救灾、推广稻种。这些东西。若你对它们一窍不通是办不到地。刘国轩之所以能有此成就。恐怕就是有一股能够及时发现破绽。并且加以改善地劲头。
“你是东洋水师营的指挥使,以上的问题都由爱卿自去解决吧,如何操练炮手、舵手,如何行船,如何作战,你都要好好体会。”朱骏说了一番无关痛痒的话,接着摊开一张邸报道:这是心学邸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你可以瞧瞧对水师有没有用处。”
刘国轩起身碎步的走到御案前,恭敬的接过邸报,映入眼前的先是许多海军大胜以及自己得胜回朝的文章,在右侧角则是一篇关于海战的论述,撰写人是一名叫毛文静的翰林院侍讲,上面指出的问题竟然与自己的观点相似,都是舵手、炮手的一些问题,还有关于风力的论述,这个时代的战舰都是依靠风帆动力行驶,在西方,熟悉和掌握风力是所有优秀海军将领的必要知识,这篇文章字数并不算多,也尝试着提出了几个解决炮手、舵手训练问题的方法,更多的却是阐述借用风力的问题,刘国轩认真的看完,愣愣的仍然咀嚼着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相互印证,时而点点头,有时又叹息一声摇头,半晌之后,这回过神来,忙向朱骏告罪道:“皇上恕罪,末将失礼了。”
朱骏挥挥手:“无妨,爱卿看看,此人的文章所提的方案是否可行?”
刘国轩道:“按理来说确实可行,但是有些恐怕是书生之言了,不过此人未经过海战,就能提出如此独到的见解已是非常不易,若让他跟着水师营出海兜上几圈,说不定此人是个帅才。”
朱骏笑道:“朕就是要让他跟着刘爱卿身边学一些行船海战的经验,此人的理论功夫十足,眼光犀利,若是能让他随船走走,说不定将来能堪大用。”
刘国轩连连笑着称是。
朱骏道:“他是个书生,既然朕让他跟了你,你就要好好的照顾他,尽量给他一些方便。朕的讲海堂还指望他来执教呢。对了,你还不知道这事吧?朕来给你说说讲海堂的计划吧。”
朱骏兴致盎然的招手让刘国轩靠前一些,将自己建立讲海堂的构思一一说出来,其实讲海堂不过是讲武堂的另一个培育军官的方式。只不过讲武堂培育的是陆军方面的军官,而讲海堂培养的是海军军官而已。
刘国轩的理解能力极快,片刻功夫便已是点头口称明白。
第一百四十四章:立后
朱骏、刘国轩君臣二人谈的正爽,一声尖锐的禀报声突兀的从殿外传了进来:“黔国公、内阁大学士沐天波,内阁大学士周慕白、内阁大学士杨嗣德觐见。”
朱骏对着刘国轩点了点头:“你先退下吧,明日朕让毛文静水师营点卯。”
刘国轩行了个军礼,告辞而去。出得门槛时,正迎面撞见三个大学士鱼贯而入,刘国轩只好退到一边,待三人入了殿,这才出了寒冬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个大学士一齐见了礼,沐天波已兴冲冲的掏出一沓奏折呈到御案上,道:“皇上,内阁接到各省的布政使、监察使、都指挥使的奏章,驰道的修建已经完成了十之八九,各省正在协商如何连接,海都城的应天府衙门也去洽商了,相信再过一月,所有驰道便能连成一体,四通八达。”
朱骏嗯了一声,这项耗空了大明府库,总计投入近八百万两白银的工程总算是告一段落,朱骏也算是了却了一样心事,他看到三个大学士满脸洋溢着笑容,知道他们兴冲冲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后妃之事已不能一拖再拖,于是道:“传朕旨意,立桂伯瞿式耜女瞿氏为后,周氏雪儿为皇妃,择吉日大婚。”
关于这一点朱骏早有考虑,在宫中,与他相熟的也就这二女,而瞿慈的父亲乃是抗清名将瞿式耜,又任过内阁大学士,是支持永历登基的最有力支持者之一,此人虽是个文人,在拥护永历在肇庆登基时,曾多次打退清军,清兵攻陷肇庆后,永历帝逃到桂林,瞿式耜从澳门借得葡兵三百人、重炮数门。收复失地甚多,保护了桂林的安全达数年之久。直到最后清军兵临桂林,永历带着军民继续向西逃窜,整个桂林城中唯独瞿式耜不愿离去,愿与桂林共存亡,最后被俘不屈而死。
这样的英烈,一直被南洋遗民们视为精神偶像,不去论瞿慈的品德。单止她父亲的这些事迹,就足以母仪天下。周雪儿虽然是周慕白的侄女,同样也笼罩着大学士的光环,却比之瞿慈的正统身份差了几个档次,更何况周雪儿若是为后,周慕白就成了正牌地皇亲国戚,皇亲国戚兼任大学士难免会有弄权之举,汉武帝时的田汾、唐玄宗时的杨国忠都是前车之鉴。朱骏不得不小心在意。
“吾皇圣明。”沐天波、杨嗣德脸上露出欣喜,连日的担忧一扫而空,对于他们来说,立后甚至比之攻占爪哇还要喜庆,更何况瞿慈为皇后,更是万中无一的上上之选,有她坐镇后宫。外臣们也就放心了。
周慕白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他原本建议皇上先立妃待生下皇子之后再立后的,如今木已成舟,已无了回天之力,不过侄女周雪儿立为皇妃也是值得庆幸的事,一时间。他连自己都不知道该是喜是悲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