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点了点头,他现在的主要大本营还在南洋。离东洋较远,若现在与日本人交战实在得不偿失,倒不如先控制其经济命脉,徐图削弱。再一鼓而下更加实在。
“臣足利源叩见大明皇帝陛下,臣代敝家主向大明皇帝陛下问安。///”在銮殿上,几个日本使臣昂而入。为的正使足利源卑谦的三跪九叩。
“家主?哪个家主?”朱骏故作懵懂,此时的日本,天皇只是名义上的主宰,真正的掌权乃是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族。
“下使奉征夷大将军德川正雄家主的命令前来觐见大明皇帝,德川正雄将军正是下使地家主。”足利源心下暗喜,看来大明皇帝并不知道日本国的底细,如今江户幕府内忧外困,尤其以粮食为甚,甚至在最达的江户,由于失去了进口。至少有数百人饿死。各地的大名对德川家也露出了不满的情绪,因为外贸进口一直把握在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族的手里。德川家占据了日本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仓库中仅存的粮食也被德川家优先供应给了自己地领地。而各地的大名只能依靠稀薄的田地来养活规模庞大的农民群体,由于缺粮,一些大名地领地里已经出现了农民造反的状况,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大名们最终还是将责任划归到了德川家族的头上,大将军与大名地矛盾开始加剧,甚至在国内,出现了一些大名暗中支持天皇主政,消灭德川的声音。
日本是个岛国,它们的粮食出产十分低下,境内的金银矿产却多的吓人,平时这些败家的将军大名们不断的挖掘金矿,银矿,以此来换取海商们的粮食、奢侈品甚至武器,直到他们的外贸全部掌握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手里,如今东印度公司在南洋溃败,倭人用金银换取生活必需品的外贸经济也就随之崩溃,矛盾日剧,因此,德川家族要想维护统治,最迫切地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替代东印度公司地组织来继续维持本国的经济,大明就成了选。
足利源原本还生怕明人得知了日本岛地状况漫天要价,这个时候听到大明皇帝连将军、天皇的关系都没有弄清反而放下了心,谈判地双方最大的本钱就是知己知彼,很显然,大明皇帝最多也不过是知己不知彼罢了。
“征夷大将军是什么?”朱骏的唇角勾勒出一丝冷笑,道:“我大明册封日本国主为日本国王,尔一个小小的将军家奴,竟也敢来递交国书?”
足利源作出一副惶恐的样子道:“大明皇帝陛下有所不知,在我日本国,征夷大将军是天皇殿下的守护,一切政令都由征夷大将军代替天皇殿下主持,还请大明皇帝陛下明察。”
“唔,如此说来岂不是又一个曹操吗?这是什么道理?”朱骏并不想和征夷大将军通商,一旦与德川家族通商,那么德川家族在日本的统治将更加稳固,要想搅混水,就必须找出一个更合适的傀儡出来。
“这个……”足利源被朱骏的曹操二字说的哑口无言,日本的士人阶层哪里会不知道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总之不是什么好评语。
“你回去和你们的家主说,若想想换国书,可让天皇亲自派出使前来商洽,小小的征夷大将军也想和朕谈,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骏的话音刚落,足利源已是满头大汗,倒是他身后的几名使暗中窃喜,日本国的使团中,除了以征夷大将军为代表的足利源为正使之外,包括天皇在内的一些强大藩镇大名也派出了自己象征性的使,如今将军与天皇、大名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大家看到一向不可一世的足利源吃瘪,幸灾乐祸是免不了的。/
“皇帝陛下。”足利源知道这一次若是协商失败,整个德川家族将会受到多大的压力,作为德川家的世代家臣,足利源只有硬着头皮谈出点结果出来:“天皇殿下的使也来了。”足利源一边说,一边侧头往一个半眯着眼的和尚使了个眼色。
“下臣中田三郎叩见大明皇帝陛下,下臣是天皇所委派的使。”和尚宣了一声佛号,用流利的汉话道。
“是吗?朕就越来越不明白了,足利源以一个小小将军的家臣就成了正使,而中田爱卿乃日本国王的使,却要屈居大将军家臣的末座,上下尊卑,竟毁坏如此,哎,田中爱卿,日本国的事朕清楚的很,蔽国国中缺粮,物资贫乏,朕也不忍蔽国黎民受此困苦。”
朱骏在这里卖了个关子,接着瞥了一眼足利源道:“只是这朝贡通商是什么样的名分,朕若是不能弄清楚前因后果是不可能恩准的。”
“朕之问你,这日本国到底谁才是国王,谁才是最高的统治?”
朱骏的问话让一干日本使目瞪口呆,理论上,天皇是日本最高的统治,可是实际上,天皇根本就是一个摆设,一切的大权都由征夷大将军独揽,若是回答是天皇主政,那么难免有欺瞒之嫌,说不定大明皇帝早已知道了日本国内的情况,拆穿了反而令人尴尬。但是回答说是大将军主政,对于一向以儒家正统治国的大明来说,这就是大逆不道。
“皇帝陛下,在日本,天皇才是日本国的统治,是所有将军、大名的领袖。”足利源狠下心,为了通商,说些谎话是难免的,就算拆穿,总比被大明皇帝斥责将军大逆不道的好。
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既是如此,那么朕就批准通商吧,不过得按程序来办,不若这样,天皇每年向大明上贡黄金白银,朕再以赐予的方式等价的回赠粮食、武器等货物于天皇,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