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吴贼的骑兵从前或许还能叱咤风云,可如今咱们有了长矛阵和火枪钢弩,也不怕他的骑兵突击,他要敢来,末将的长矛队保证让他们有去无回。”一名老将在李定国身后道。
明军的长矛队和火铳营都是新组建的兵种,由于有了海都方面的支持,每月都有成百箱的新式军械自海都运来,新式的火炮、钢弩、火铳、甚至连加工改进过的长矛都已开始在定北军列装,定北军内部的将士很快就发现了这些武器的妙处,各种武器针对的敌人也是不同,譬如那些长达两丈的长矛,表面上看既是笨重又不能舞动,但是若是让两名士兵一前一后的将其平举突刺的话,却是件对付骑兵的利器,钢弩、火铳等就更不用说了。
阳光渐渐炙热起来,雾气越来越淡薄,最后被一阵晨风吹散,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大军也开始进入了战场,五万多人在熙熙攘攘的长蛇阵对面,最前沿开始树立起了高高的大盾,这是吴军研究出来专门克制钢弩、火铳的方法,虽然效果并不好,却也是吴军应付这种新式武器唯一的方法之一。
吴三桂夹杂在无数的大盾之后,透过盾牌之间的空隙观测着远处人影模糊的敌军,虽然找到了李定国的主力,但是元让的全军覆没让他的兴致并没有提起来多少,整个行军的过程之中,他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元让全军覆没之后,定北军明明有足够的时间脱离战场,可是一向神出鬼没的李定国为什么却偏偏不走,反而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吴三桂猜不透,可是他绝对不愿意放弃这个决战的机会,不管有没有阴谋,他必须要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决一死战 二
号角连连,战鼓咚咚的震撼了每一个战场上的每一个生灵,明军的各个方阵之间爆发出一阵阵战前的怒吼,传令兵举着令旗在方阵前来回飞奔,不断的传达着一项项命令,阳光下,两团无数黑点汇聚而成的庞然大物正摩擦着锋利的獠牙,狰狞的张开了血盆大口,随时准备发出致命的一击。
“大帅有令,长矛队为前队,火铳弓弩营居中,刀盾手为后队,变阵!”传令兵骑着快马,飞快的向各方阵急驰,传播着最新的命令。
吴三桂的大军在集结后一直采取手势,迟迟没有进攻的迹象。很明显,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吴军已如强弩之末,体力透支严重,李定国决定采取攻势,趁其疲乏的功夫,占些便宜。
在军官们的呼喝之下,明兵迅速的改变阵列,仍然是一条长龙阵,所不同的是最前一排是突出近一仗之远的密集长矛,他们的身后是随时准备接替前排的火铳弩手,侧重防守的刀盾兵被放在了最后,长蛇阵的两翼,则是定北军为数不多的骑兵,用于拱卫和追击之用。
“前进!”李定国几乎要撕破自己的喉管,嘶哑的嗓音自喉头迸发出来,让明军的战阵多了一股苍凉之意,也使得明军的士气为之一震。
“前进!”
“前进!”
“前进!”号令兵忠实的传达了主帅的命令,他们的洪亮的嗓音由于长时间的叫喊有些干涩了。军官们开始喊起了口号,每喊出一字,士兵们便机械一般的向前抬出了左脚,当他们喊道二时,士兵的右脚又整齐划一的跨出。这种作战方式是从海都军那里学来的,传统地作战中,近战士兵由于号令不齐,从而导致了军官的许多命令得不到有力地贯彻。特别是现在的方阵作战法,如果让每一个士兵都自由发挥的话。那么特制长矛与火铳、钢弩地威力就不能发挥到极致,只有整齐划一的长矛突刺和轮番射击才能够最大的击伤敌人。因此,这种看似愚蠢地作战方式便被贯彻下来。
更准确的说,这种长矛夹杂火枪地战术是早在十六世纪就已经在西方流行。前端的长矛兵用于对付骑兵地突击和步兵的冲杀都十分有效果,而其后地火铳、弩手则是用于远程打击,最后的刀盾兵主要用于收拾战场。干掉一些零星敌人,并且保护两翼。
对于这种新式地战阵。吴三桂早有耳闻,他冷笑一声。身边的号令兵大吼:“迎敌!”
哗哗……无数地衣甲摩擦声传来,清军第一排的大盾手将前方包裹的严严实实。第二排则是最新赶制出来的长矛,与明军的长矛相似。只是由于赶制的匆忙,略显粗糙。最后是弯着长弓的士兵,五千骑兵勒住不安分的战马,随时准备策应。
“平西王有令:杀贼一人者,赏银三两,杀贼二人者翻倍,杀贼五人以上者,保举功名,斩获敌酋者……”
“杀!”重赏之下,清兵发出了充满杀戮的怒吼,要想活命,要想升官发财,那么就得踩着对面踏步而来的明兵们的尸体上过去。二……”明兵们仍然十分冷静的按着军官的命令机械式的向前踏步,就如平时训练一般,不疾不徐,永远与身畔的战友保持一致,为了演练这个战术,每个人的身上都没有少挨鞭子,任何出错的人都将受到惩罚,大帅曾经找出几十头小象摆在士兵们面前进行训练,当小象被激怒之后疯狂的向战阵冲锋而来时,任何停顿或者逃跑的士兵都将受到鞭笞,而表现良好的士兵将能领取到双倍的饷银,在鞭笞中士兵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不管前面是什么,当一二声响起的时候,他们都会迈开左右脚,犹如一台恐怖的战争机器一般,每一个零件都各司其职,进退如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