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永历大帝_楼主大大【完结】(270)

  要解决云南地工业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道路地问题。商路不通。你生产再多地产品也卖不出去。而海都与昆明之间地驰道更是重中之重。问题是驰道地局限性也在这个时候出来了。毕竟这个时代是利用马车运货。驰道在短程上或许还能满足商路地需求。可是长途地拉货却不一样了。毕竟你马车在驰道上虽然跑地快。可是相对长程运输来说却难免见拙了。路上耗费地时间越久。商户地货物所耗费地运费越高。若是不能提速。云南地工业要想发展。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我们大明国地败家皇帝。朱骏在思考良久之后。又在城郊铺设了一段后世地铁路实验。很快他就发现。同样地马车。由于铁轨地阻力减小。在铁轨上奔跑地马车比之驰道上地马车至少要快一到两倍以上。

  铺设铁轨。用马来拉车地事在蒸汽机技术未完善之前还是普遍存在地。一八二五年地英国就这样干过。光绪年间地东北也这样干过。虽然马跑不过蒸汽机。可是在铁轨上。只要在马车车厢下地轮子经过特殊地处理。使之与铁轨能够契合。那么车轮所受地阻力就小了至少一到两倍以上。速度能够得到明显地提升。如果说现在从海都到昆明需要一个月地话。那么使用驰道最多只需要六天。而铺设了铁轨之后最多也不过两三天便能到达。更何况铺设地铁轨虽然现在不能跑蒸汽机。但是蒸汽机地原理已经被朱骏向一些具有研发精神地高级工匠讲解了一番。以他们地聪慧和如今地锻炼技术。蒸汽机地发明只是早晚地问题。将来一旦蒸汽机问世。那么马拉车自然会被淘汰。而铁轨却能继续保留下来。

  他娘的,修了!朱骏下定了决心,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银子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而已,而铁轨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更何况撒下了银子出去,也是给了钢铁,枕木,机械等作坊,这些人一旦获得了如此大的单子,立即就会扩大生产,充分的给予百姓们得到就业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后世发生经济危机时,各国都利用基建的方式来拉动就业来度过危机的原因。

  大把大把的银子从国库撒向了民间,接着再由资本分配到工人的手里,得益的工人赚了钱,就需要消费,一些消费的行业就要受惠,而这些消费的商铺同样需要各种商品来出售,制造小商品的作坊你就能获得更多的订单,小商品的作坊要生产就需要原料,而那些原料的作坊同样获得了订单,就这样,不断的衍生出无数的受惠行业,以此来促进整个工业体系的繁荣昌盛,工商业越是繁荣,他们手上的银钱将最终以税收的方式回流进国库,民富国富,民强国强,就是这个道理。

  朱骏对经济虽然一知半解,但是这种浅显的道理还是懂的,国家对基建进行投资,将国库中的资金撒向民间,最后再回流更多的银子回来。可是大臣们并不懂,当朱骏宣布了这道旨意时,大臣们一下子惊呆了,修建驰道他们能忍,修建海港也没有错,可是为什么要凭空修建铁轨?

  第一百七十三章:马拉火车

  户部尚书简直要疯了,如今国库好不容易有了盈余,国库中多了近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可是还没得瑟两天,这些钱就已经花出去了大半,改善云南驰道,改善九省驰道网络,投资开办开发区,还要扩充军队,投入大笔的白银去扩充新军,研发新式的武器,战舰、火炮这些都是砸银子进去听不到响的买卖,以上这些,所耗费的白银就已经超过了八百万两。

  至于修建铁轨,户部尚书听到这条近千里的铁轨就感觉背脊发凉,在海都城外修建一条实验中的一百米铁轨就耗费了六百多两银子,要是照这样的修下去,没有六百万两银子是绝不可能的,花六百万两银子拿去砸出一条铁轨出来,这种事也只有皇上才能想的出来。

  “皇上,国库除去了往常的开支,就算是动用国库所有的白银也不过还剩七百万两银子,若是全部拿去修建铁轨,恐怕将来……”户部尚书恭着身,拱着象牙签出班。

  “铁轨乃是朕的国策,此事不容更改,国库中这些年收缴来的金子不是还有很多吗?朕记得是一百三十万两把,这么多金子堆在府库也是闲着,朕打算铸造金币用于市面流通,届时也可将这些金子全部用出去,钱若是只堆在库房里是会发霉的,只有流通才能生出财来,好了,你负责核算下拨银两,工部也要尽快拿出铁轨的方案出来,各部之间通力合作,这世上还有办不成的事

  户部尚书嘴唇挪动了几下。正要继续发言。不料金殿上地朱骏已经堵住了他的嘴:“朕大婚的日子选定了没有?怎的礼部还没有拿出方案出来?”

  大婚可是关系到国本,天下的事户部尚书都不敢干涉了,连忙灰溜溜的退回了班中,心里拨拨的打着算盘,盘算着如何去节省些靡耗。

  海都开发区的商人们疯狂了,当朝廷铺建铁轨,修缮道路,购买军服的公告贴了出来,商人们立即盘算着所要收购的材料,立即就得出了结论。这一次地大采购至少用银八百万两。钢铁,水泥,木料。织布地需求空前之大,甚至超过了大清国江南数省一年的税赋,也就是说,只要你能生产出以上的原料,根本就不需要再联系出售地渠道。就可以直接的卖给朝廷,甚至价格还会持续走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新的工业时代即将来临。一批巨富将在此产生,甚至开发区所有的商人都将得益。人人都有成为太平绅士的可能,人人都有可能一掷千金。头顶着绅士地头衔,藐视一切权威。人人都有可能进入坐落于开发区正中的商会大楼里侃侃而谈,为自己的利益向衙门提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