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明军踩过一个个日本武士、兵卫的尸体走了进来,站在阁外一动不动。
德川纲吉出了笑声:“请殿下接旨吧。”
灵元天皇扬起了手,一切的抵抗都是徒劳了,京都的兵卫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更何况就连幕府将军都已经成为了皇室的敌人:“退下!”
这句话是对身后的武士和兵卫说的,武士和兵卫们不甘心的退回了屏风,宽阔的松之阁内,只有天皇、将军和刘国轩,以及两个神教的高僧和明兵。
刘国轩对着身后的明兵努了努嘴,进阁的明兵也退到了松之阁的门口,榻上的灵元天皇终于站起了身,木屐踩在木板上出喀喀的声音,两名僧人的吟唱声越渐急促,终于,灵元天皇双膝一弯,跪在了刘国轩的脚下,灵元天皇伸展手臂,长袖随着手臂划了半弧最后撑到了地面,灵元天皇拜了三拜,怀着屈辱不甘道:“下臣灵元天皇向大明皇帝请安问好,请大明皇帝旨。”
“不对!不能称天皇!”德川纲吉几乎是狞笑着说出这句话,大明皇帝已经敕封他为日本国王,而日本天皇则敕封为日本倭王。
僧人终于停止了吟唱,惊讶的睁开朦眼看着德川纲吉。
“是,下臣领旨!”
刘国轩从一名士兵手里接过一条长匣,转手交给德川纲吉手里:“日本王殿下,你来念。”
德川纲吉恭谨的接过圣旨,展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四十三章:镇压日本叛乱
日之后,大明水师的战舰开始在日本岛登陆,迎接他TT本国王德川纲吉,以及预备出海送往海都的日本倭王。
传闻三日前,京都发生了一场暴动,但是很快被弹压了下去,天皇的神宫正式关系,末代倭王乘着华丽的马车在明军的护送下沿着青砖铺就的‘御道’缓缓而出,道旁的百姓屈膝落泪,天空中落起了牛毛细雨,雨滴落在武士、农人、商人的脸上,混杂着泪水一起滑落。
…
紧接着,位于九州与四国岛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大强藩宣布倒幕,五万倒幕大军迅速的割据西南两大岛屿,准备舰船向本岛登陆作战。
日本本岛也是波澜起伏,甚至一些原本支持德川家族的谱代大名也揭竿而起,宣布叛乱,以山阴藩为首的谱代强藩合兵五千向江户突进,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迫在眉睫,此刻的德川纲吉一面集结幕府大军,一面向大明伸出了手,现在他在日本已是声名狼藉,甚至一些亲信的部下都不敢信任,唯一的希望就寄托于大明的水师了。
刘国轩很快就接到了皇上平复叛乱的命令,开赴水师前往九州、四国沿海,对敢于渡海北上本岛的叛军舰船进行惨无人道的轰击,叛军只好龟缩两岛不出,希望割据一方,以待时机。这个时候,大明的战舰开始集中对萨摩藩发起了攻击,萨摩藩位于九州岛的西端,距离琉球最近,乃是叛军中最大的藩镇之一,藩主岛津宗信见后院着火,连忙带着七千叛军回师,可是已经晚了,萨摩藩所有的沿海全部被炸成了灰烬,东洋水师已在近海登陆,并且烧杀了许多村庄。
由于德川幕府曾下过《一国一城》的禁令,为了防止大名造反,每个藩镇只允许保留一座城市,其余的全部拆除,因此,仅有的萨摩城就成了岛津宗信的命根子,在一昼夜的急行之后,终于抢在了明军之前入了城,惊魂未定的岛津宗信还未喘口气,明军的水师陆战队已兵临城下。
百门火炮摆在了萨摩城下,上万的明军排成了队列,城上的岛津宗信正踟蹰着是否出城迎击,一阵阵火炮轰鸣声已然响起,一直持续到了晌午时分,一个时辰的功夫,整个萨摩城的西面城墙已经完全坍塌,被炸死炸伤者更是无以数计。
一个城外的农夫持着刘国轩的信笺开始入城,这封劝降书警告意味十分浓烈,要嘛所有抵抗者以及家属全部杀光,要嘛投降,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混蛋!”火冒三丈的岛津宗信抽出武士刀将送信的农夫砍成了两段,刘国轩在侮辱他,他必须做出反击,让不知天高地厚的明军看看萨摩武士的厉害。
到了下午,得不到投降音讯的刘国轩开始攻城了,刚刚冷却的火炮又架了起来,准备先射几轮作为掩护,接着再用火铳手进行扫荡。这个时候,坍塌的城墙处出现了一个个日本的武士,他们提着武士刀疯狂的对明军发起了冲锋,在他们的身后,是手拿着身后插着绣有岛津家族族徽的小旗提着鸟铳的萨摩兵。
刘国轩被这群疯子地举动搞得目瞪口呆。难道上午地炮火还没吃够吗;准进行炮轰。步兵由进攻地阵型改为防守。随着一阵阵地炮声响起。无数地武士浪人和萨摩兵被炸得血肉模糊。但是更多不怕死地人仍然疯狂地挥舞着武士刀向前冲锋。浑然不在乎自己是一副血肉之躯。
紧接着一排排火铳声接连不断地响起。前仆后继地‘靶子’们一个又一个轰然倒地。但是他们身后。又有更多地人继续前冲。这种不要命地打法正好撞到了枪口上。让明军地火铳手大呼过瘾。
刘国轩已皱起了眉头。这简直是在和疯子作战。若不是明军火器精锐。恐怕此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他挥了挥手。身后地一个传令兵吹响了号角。明军士气大盛。真正地大杀器就要在战场上逞威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