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言一脸难色的道:“微臣以为,此事该有七成的把握,科哈多毕竟是个满人,他若是假降,想来可能性也不是很高,多半是真心归降的。”
陈永华点了点头:“况且若是科哈多若降,等于是给正白镶白两旗的旗人立下了榜样,就算是他们不愿意归降,难道清廷还会相信两旗的忠诚吗?届时说不定又是一次清廷内部的争端,于我大明的光复大业助益甚大,皇上,微臣以为,这个险冒的值得。”
朱骏点了点头。陈永华算是说到了重点。科哈多地投降政治利益多与军事利益。一旦科哈多投降。那么原本铁板一块地满人集团将会陷入自疑当中。孝庄和康熙还敢相信他们地八旗子弟吗?
“既然如此。朕便着令李定国纳降了。”朱骏犹豫了一会。下定了决心。不管如何。这个险值得一冒。
陈永华和扈言两个人都不答话。这种事他们只是提提建议便可。怂恿就不必了。否则一旦是假降。这个责任他们担不起。
朱骏看透了他们地心思。趋利避祸是每个人地本性。于是笑道:“你们放心。朕不是那种让人担过地人。此事若成。便有你们地一份功劳。若是假降。便是朕一人地责任。”
扈言松了口气。连忙道:“吾皇圣明。”陈永华深望了朱骏一眼。心里起伏万千。不管从哪个方面比较。这个大明皇帝都要比郑经要强了不少。比起国姓爷也不遑多让。若是国姓爷没有死地话。金厦水师是否会被他吞并呢?陈永华心里想着。找不到答案。
罢了。不管如何。国姓爷虽然对陈某恩重如山。可光复大明乃是天下汉人地公义。如今局势如此。能完成天下汉人心愿地只有新始帝一人。既然如此。陈某自当为他鞍前马后。这样做同样也是为了世子。如今郑经承袭了延平郡王地勋位。每月有朝廷供养。虽然失去了一切地权利。可荣华富贵还是有地。陈永华坐镇南镇抚司一天。郑经地性命就能多一重保障。
朱骏打了个哈欠,这几日为了照料皇后,他可算是殚精竭力了,每日还要例行早朝,处理一些公务,以及会见各省前来述职的官员,实在是疲累
后世之人都说皇帝好做,需知这最难做的就是皇帝只是昏君而已,而朱骏却不然,自从穿越之后他便犹如上了弦的条一般,一刻也不敢松懈,开玩笑,外敌环伺,四面楚歌,北面是满清,南洋还要提防荷兰人的报复,周边各国虽然个个表面臣服,可谁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一旦松懈下来,随时都有可能被无数条虎狼撕个粉碎。
扈言,陈永华见状,连忙躬身告退,朱骏甩了甩手,摆驾往皇后宫里去了,孕妇也不能老是呆在屋里,朱骏今日还要陪皇后散步去。
……………………………………………………………………
昆明驿馆,李雄的厢房位于东苑,这里原本是吴三桂时期一名参将的宅地,占地极广,东苑更是从前宅地的花园,绿树葱葱,鲜花奔放,一般只有四品以上的高官才能驻留的场所,李雄被安排在这里,足以显示昆明方面对他的重视。
庭院内,李雄与两个从人正泡着茶盏,几个驿丁被他们打走了,李雄亲自挽着袖子提壶斟茶,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两个从人看上去很是精壮,满脸的络腮胡子,说起汉话来显得有些绕口。李雄给他们斟了茶,推到他们的近前,二人摇摇头,一个壮汉道:“我们不惯吃你们汉人的茶。”
李雄点点头,自饮了一杯,咂咂嘴道:“你们既然扮成汉人,就要守汉人的规矩,不要给人看出了破绽。”
两个壮汉对望一眼,一齐点了点头,二人一齐拿起桌上的茶盏咕哝咕哝的喝下。其中一个抹了抹嘴:“李先生,那姓沐的总兵到底说了什么?他答应了没有?”
李雄写意的喝着茶:“急什么,这么大的事,那姓沐的也做不得主,至少要等上几日才行。”
两个壮汉一*李雄显然很是顺服,其中一个道:“依李先生看,他们会不会中李先生的假降计?”
李雄道:“事在人为,只要咱们不露出破绽,由不得他们不信,嘿嘿,只要引明军主力到了湖南,你我便是大功一件。”
两个壮汉眼露精光,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过了片刻之后,李雄又问:“你们在城中逛荡可现了什么?”
一个壮汉道:“城中兵卒调度频繁,还有一车车的粮草从连接南方的道路辗转运来,看来明军是要有大动作了。”
李雄点点头:“和李某料想的一样,你们这几日就不要出去了,老老实实呆在驿馆里。”
两个壮汉又是点头,李雄放下茶盏,独自走进内院,他走的十分轻快,面上挂着永远是一副笑容,南明方面会上当吗?恐怕会的。
他有八成的把握,湖南绿营总兵科哈多的身份千真万确,也有投降的借口,只要南明的探子知道科哈多的身份,多半会上钩。
上钩就好办了,李雄只是一个小小的总兵幕僚,却似乎手掌着天下的兴亡,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吗?乱世出英雄,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展示出他这种人的价值,一旦天下太平,他的命运只不过是芶且在某个角落,默默无闻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