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会发旨给户部,辽东地粮饷一定要完全发放,事到如今,朕只能顾此失彼了。”康熙长叹了口气,完全不似十四岁的少年,辽东的军饷一定不能拖欠的,一旦辽东的五大营没有了粮饷,自然会滋生怨气,到时鳌拜只要登高一呼,还有谁愿意听命朝廷?辽东关系着大清的退路,一旦有失,他康熙恐怕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苏木喇点了点头:“奴才不能待久了,鳌拜在京城里也有党羽,若被他们发觉,就不好办了,主子注意龙体,奴才告退。”
康熙点了点头,挥挥手:“去吧。”
苏木喇出了关帝庙,径直去内城赴宴,这一次鳌拜让他京催粮,其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向京城里的几个死党探听消息,好随时应变,宴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苏木喇才在几个家奴的护送下回到住宅休息,第二日去户部时,康熙果然颁布了旨意,让户部紧着辽东五大营发放粮饷,因此户部的人也没有再抠下去,大笔一挥,让苏木喇画了押,三日之后便可运粮回去。
苏木喇在剩下的日子只是和几个鳌拜地死党喝酒取乐,直到第三天,粮饷全部备足,便带着留在城外的兵丁押送着民夫将一担担粮草运往辽东。
而在这个时候。海都城可谓是全城欢庆。各衙门都点上了红灯笼。夜晚地皇城广场灯火通明。各种烟花礼炮络绎不绝。新始五年十月初九。皇子朱慈炎于午夜临盆诞生。一时间宫内宫外乱成了一团。由于是早产。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就连朱骏也是手足无措地不知如何是好。经过几个时辰地努力之后。朱骏地第一个儿子终于顺产了。待洗净了婴儿身体地羊水。将他安置在襁褓。朱骏接过小家伙一看。小家伙地眼睛还没有睁开。头上及跟你胎毛粘着似乎是因刚才哭地累了。如今已进入了梦乡。
“皇上。是个皇子。”接生地嬷嬷不断地在边上提醒。朱骏这才意识到还未打赏呢。皇城外地文武百官也惊动了。都在广场上候着。他轻轻地亲了一口小家伙地左颊。小心翼翼地将他交在嬷嬷手里:“宫里一应人等赏二十枚银币。太医和接生地嬷嬷赏银币五百枚。来啊。把百官全部请到銮殿去。朕要颁旨大赦天下。”
接着朱骏走到榻前。瞿慈已进入了梦乡。朱骏看了几眼之后。才恋恋不舍
……………………………………………………………………………………………………………………
銮殿里早已乱成了一团。大臣们都穿着礼服三五成群地窃窃私语。脸上洋溢着笑容。倒像是他们老树开新枝生出了儿子一般。大明这些年来顺风顺水。唯一地瑕疵就是皇上没有皇子。当年为了确立中宫。不知道多少大臣抗争过。所为地。也是帝国能够后继有人。如今如愿以偿。正宫皇后生下了皇子。众人心里地大石也就落定了。又怎能不高兴?
待朱骏到时,大臣们立即按规律分列两班,一齐颂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朱骏坐上銮椅:“众爱卿平身吧。”
话音刚落,便由礼部尚书站出来:“皇上喜得龙子可喜可贺,皇子乃正宫嫡子,按立嫡以长的祖律,请皇上立皇嫡长子炎为太子,设东宫,以应万民之望。”
大臣们都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朱骏,许多人的喉结开始不断的鼓动。朱骏淡然一笑道:“准了,礼部可立即草拟诏书,告示天下。”
“吾皇圣明。”大臣们轰然应诺,又是兴高采烈,只是左班的周慕白心里浑然不是滋味,不过眼前的局势根本没有挽回的机会,侄女周雪儿原本只是贵妃,就算生出来的也是庶子,如果是她先生出皇子,打着皇长子的名号或许还可以争一争。
“都起来吧,内阁速去草拟诏书,大赦天下,还有各藩国贺喜的使臣也要好好接待,北线的战士要有赏赐,待太子满月之时,朕要带他一起前往太庙和忠烈祠祭祀上天,告慰英灵。”
大臣们哪有不允的道理,就连户部尚书都不心疼钱了,兴高采烈的跟着大家一起称是。
沐天波站出来道:“皇上,虽说现下太子年纪尚幼,可乃是皇上以至万民的希望,是否先择选一批德才兼备之才辅佐太子?”
朱骏不由得哑然失笑,这孩子连话都不会说,还辅佐个屁?这些人也不知是拿太子太当回事了还是脑子进了水,实在是搞笑,朱骏目光向下一扫,只看到许多大臣翘首以盼的望着自己,只恨不得个个站出来毛遂自荐,担负这项重大的使命。
朱骏灵机一动,太子作为自己血脉以及帝国的延续,其教育可谓是影响深远,教的好了自然是好的,可是一个不好就是一个败家子,败家倒也罢了,说不定又是一次内乱,战火交加,无数人流离失所,自己所作的努力烟消云散。因此,教育确实是极为重大的问题,不可有什么闪失。
至于让朝中这些迂腐的夫子来教育,朱骏可没这个魄力,此时正处在工业革命的开端,世界风起云涌,若是没有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明治天皇这样的宽广胸怀和无以伦比的魄力只会像永乐之后那样,由开海变为禁海,又开拓进取变为守成芶安,因此,这人选一定要好好考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