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笑道:“倒没有什么难处,只是我们一干君臣不习惯缅地的水土,想迁徙到缅南去,朕听说那里比邻汪洋,气候湿润,倒是个好地方。”
周楚白得了好处,倒真愿意为朱骏认真办起事来,他沉吟道:“陛下,若只是这个理由,缅王恐怕不会答应,您毕竟是外人,又带着这么多的臣属,北方又有李将军在缅国边境活动,缅王其实防备的很啊。”
朱骏轻声咳嗽两句,斥退了侍立在两旁的近臣,整个茅屋只剩下他和周楚白二人,这才故作神秘的道:“周兄弟有所不知,其实朕也是为了留个后路而已,清军早晚都要缅王交出我来的,缅王虽然一直没有答应,但总这样下去朕心里不安哪。缅南毗邻大海,朕只是希望在清军前来捉拿时可以扬帆出海,留的一条性命而已,更何况李定国在缅北,若我们南下,如何能够再和他们联系,还请周兄弟在缅王面前给朕说合说合,事情若成,自然还少不了周兄弟的好处。”
周楚白恍然大悟。心里讥笑朱骏果然是个逃跑天子。也想好了对缅王地说辞。于是拍着胸脯保证道:“既如此。周某一定尽力。陛下安心等着好消息便是。”
送走了周楚白。朱骏才松了口气。自己逆天改命。就只在这几天了。只要一到缅南。他相信在一年之后自保地能力还是有地。
朱骏闲来无事。便在一干官员地陪同下巡视起整个临时村落起来。整个村落有九千余人。只用竹子在外围建了一圈简易地篱笆。朱骏有九间茅屋。这还是缅甸国王命人为他建地。其余地官员就没有这样好地待遇了。都是随便搭了些简易地茅草屋子了事。
不过对于随行地三百名官员。朱骏还是佩服地。这些原来还是锦衣玉食地官老爷们。仍然愿意跟随着自己这个落魄地天子。且毫无怨言。忠诚可嘉、迂腐至极。这是朱骏对他们地评价。现在真正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地也只有沐天波。其他地官员大多只知痛哭流涕。或者激昂地挥舞着拳头请求回云南边界与清人决一死战罢了。
还有两千名由张有德率领地卫所军。龙江右卫自燕王朱棣靖难以来一直镇守京畿。是皇帝地直属部队。所以操练还算勤快。但是在朱骏眼里。这些人仍然有很大地提升空间。
除了官员和两千士兵之外。还有几十名太监。几名嫔妃。六千余名家属。令朱骏感兴趣地倒是其中竟有五十名高级匠户。这些全是明朝各地招募来地巧匠。原本这些人是没有跟随永历帝入缅地资格地。后来因为逃地匆忙。许多宫廷地仪仗都被抛弃。才有官员提议招募五十人左右地高级匠户一同入缅。等稳定之后让这些匠户重新赶制各种御用器具。
“你叫什么名字?”朱骏和颜悦色的问一名手足无措的中年匠户道。
“回禀陛下,俺叫陈三喜,崇祯四年随俺爹从辽东逃出来的。”中年匠户嘿嘿傻笑,跟在杨俊身后的官员们觉得这家伙实在失礼,不断的对陈三喜挤眉弄眼。
“你会些什么?”朱骏继续问他,陈三喜给他的印象不错,朴素老实,因为缅甸天气炎热的缘故,上身裸露着古铜色的身体,下面系着一条青蓝色长裤。
“俺是一个铁匠,是从俺爹手里学来的手艺。”
朱骏点点头,继而又问道:“你既是辽东人,又会打制铁器,可会打造火枪吗?”
明朝的火器繁多,有鸟铳、噜密铳、佛郎机铳、掣电铳、迅雷铳、三眼铳、五排枪、五雷神机、七星铳、十眼铳、三连珠铳、十连珠铳、铅弹一窝蜂、飞天神火毒龙枪等等,其中三眼铳更是被广泛应用。
辽东曾经地处抗清的前沿,匠户大多会被军队征用去做火器,所以辽东匠户所制作的火器最好。
“这个俺会,是祖传的手艺,比其他匠户做的还要结实,陛下若是想拿一把玩玩,俺立即去打制一把来。”陈三喜不理会朱骏身后官员们杀人的目光,咧开嘴笑道。
“不,朕暂时不需要这个。”朱骏摇了摇头,他对火枪的知识十分贫乏,这个时候的火器名义虽然繁多,但是由于受科技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射程较低,装弹的所耗时间太长,且造价太高,十分不划算。
“朕给你一把钢弩,你能否打制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出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火枪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朱骏想从钢弩身上入手,他还记得自己背包里的那把森林中防身用的钢弩,如果将它拿给匠户们仿制,倒能迅速的给张有德的部属装备。
朱骏的钢弩只有十七斤的重量,射程却达到了两百五十米,这在现代也许算不上什么,但若是将它放在十七世纪中叶,绝对是极强的单兵武器,在欧洲,葡萄牙人最先进的火绳枪也不过只有一百米的射程,且装弹麻烦,价钱昂贵。
所以朱骏现在的选择只有钢弩,虽然明知这种武器将会淘汰,可那也是百年之后的事,保住自己小命才是硬道理。
“李铁打的弩弓做的好,皇上只要将钢弩交给他,保证半个月后能造出一把相同的出来。”陈三喜挠着头,面有难色,他对钢弩实在缺乏了解,于是便指着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干瘦的青年道。
“皇上,我叫李铁打,是浙江来的,会制作一些弩弓,只是没有李铁打这厮吹的这么神。”众目睽睽下,李铁打灰溜溜的从人群中钻了出来,手足无措的给朱骏磕头行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