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之后的勤政殿显得格外安静,沐天波、杨嗣德、周慕白三人各自坐在锦墩上默然无言,丹陛之上的朱骏半倚着身子,拿着东印度方面的急疏思量着什么。
沐天波近来身体大不前了,虽然仍是首辅大学士,但原来事无巨细都该管的东西如今放手给内阁里的观政士去做,这些观政士年轻,放手让他们学学经验,将来也可作为接班的人选,只是皇上交代下来的一些大方向问题却要沐天波亲力亲为,如今东印度的奏报一份接一份的传来,皇上将内阁学士全部留在勤政殿,自然是有什么重大的事要决策。
杨嗣德分掌的是兵部,如今军远征印度,粮草、升罚都要署理,因此这段时间也是焦头烂额,内阁的事倒是落下了不少,全靠沐天波在内阁里撑着,再加上皇上又恩准了七八个年轻的官员进入内阁观政,如今内阁里上上下下的官员也有十几个,这才没有出什么乱子。
周慕白更忙,由于皇上确定了扶持各省支柱产业的经济政策,江苏主要生产钢铁以及工业制品、浙江主要生产丝绸以及纺织制品、江西主要生产陶瓷制品、福建以造船为主、武汉乃是整个大明的交通枢纽,这些政策说起来容易,但是实施下去自然需要东奔西跑,视察各地开发区的产业情况,又要具体的制定各种政策,相当繁琐,也亏了周慕白这几年来浸淫经济开发,再加上性子也逐渐稳了,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已焦头烂额了,凡事最麻烦的就是开头,开头做好了,以后自然一帆风顺,因此周慕白在这个时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朱骏又翻了翻张有德呈上来的折子,随即将奏疏交到小桂子手里,小桂子自然明白皇上的心意,提着袍子下了单陛,将奏疏交给沐天波三人传阅。
“皇上的意思是?”沐天波看完,又将奏疏传到杨嗣德手里头向朱骏询问。
朱骏微微一笑,揉了揉太阳**道:“说起来还真难以抉择,逊克王精锐已灭,打下去自然是必胜的。”
“可是若那蛮王狗急跳墙,恐怕于我大明也没有多少好处。”沐天波立即接口,说出了朱骏心中的为难。
“不错,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沐爱卿帮朕想一想,到底如何才能保证大明的利益最大化。”
沐天波苦笑:“若是直接灭逊克王,土地、财富自然入我大明之手是若是同意和谈,也同样能攥取足够的好处,微臣还是唯皇上马首是瞻吧。”
朱骏白了白眼,说了等于没说,其实这也是他犹豫的原因,仗继续打下去自然是好的,问题是几万大军的钱粮可不是小数目重要的是,若是逊克王在绝望之下玩个玉石俱焚,届时大明捞到的好处恐怕还没有和谈来的多,说到底,和谈是旱涝保收的生意,而继续打下去就有些像赌徒冒险了。
奏疏已经传阅到了周慕白手里,周慕白仔细的看完,默不作声的想着什么。
杨嗣德接茬道:“皇上,不若打下去吧克王犯我边境,罪不可恕,只要将其拿入南京治罪,朝廷就是损失些钱粮军饷也是值得的。”
这个时候,周慕白却开口了:“不可,微臣倒有些想法。”
朱骏将目光落在周慕白身上:“但说无妨。”
周慕白道:“皇上的策略一直视印度为殖民地,既以汉人统治蛮人予其国一定的自治地位,这样虽然有利可图,但并非保险的做法。”周慕白一开始便直斥朱骏的殖民政策,让朱骏不由得脸色微沉,随即又释然的露出微笑来这个智计多端的周慕白有了更好的主意了。
周慕白继续道:“皇上又敕命组建殖民军团,虽说印度土人甘为奴役难免千百年之后有人
,他们毕竟是蛮人算现在顺服,也不能保证在下去。”
朱骏陡然想起后世的印度**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周慕白继续道:“殖民军团卫戍印度,镇压暴乱,原本无可厚非,只是假若百年之后,殖民军团暴乱应当如何?”
“要知道,离印度最近的海都军团也在数百里的海外,一旦殖民军团内部暴乱,恐怕一时之间很难震服了。”
周慕白开始转入正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古往今来恒古不变的道理,当年满人蒙人都曾臣服过中原,如今又如何?因此,要控制整个印度,不但需要殖民统治,更需要开辟一块新土,迁徙汉人定居,内附为我大明直属省份,再穿件一支该汉人的直属军团,以防不测。”
周慕白的所提的政策让朱骏眼前一亮,先开拓一块面积足够的无人土地,随后大量迁徙汉人,不准印度人进入该省,以保留该省的汉人比例占绝对的优势,这样一来,就算将来整个印度成了大明的殖民地,而这个印度次大陆的省份也将成为大明在印度最坚实的统治基础,后世若是殖民地叛乱,该省的汉人军团也可以随时平叛,这种直属省份与殖民统治相结合的政策更具有稳定性,而且全印度所攥取的资源也可以对该省进行输血,发展是不成问题的,这就等于在印度次大陆安放了一枚棋子,既可为汉人开拓更多的土地,又能利用这块土地上的汉人维护统治基础,使汉人的影响力更加深入这块大陆,永久殖民并非完全没有可行性。
最大的问题是,印度这种人口过多的大陆上,要想得到一块面积足够大而且肥沃的无人土地实在艰难,除非进行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否则绝无可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