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勃兰登猛士_半残的小兵【完结】(147)

  5月15日,杨晓坤给吴松留下了一个12门75毫米PAK40反坦克炮连,还有大批的弹药补给,以便于他继续坚守这块不大不小的据点。随后杨晓坤带人赶往伯东双龙联合军的基地,与刘群杨晓同这两个司令官对部署反扫荡的问题进行商讨,他哥哥认为此番弟弟进入缅甸战场虽然时间过长,但至少也还干掉了不少的鬼子,所以也没有生气。

  杨晓同告诉他的弟弟“小鬼子最近的气焰十分嚣张,一连几天打下了咱们在北部防区设置的几个据点,要知道那些地方当年可都是你小子帮忙占领的。可是现在我们的装甲部队和航空兵损失比较严重,差点就要破产了。”

  刘群点点头说“是啊,现在就连八路军的根据地也都被日军所分割,很多人都跑到咱们的基地里避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杨晓坤说“那好吧,我待会儿去通知那几个朋友,尽快地将补充装备送过来。”两天后,NPC部队便驾驶着大约20架飞机、30辆十字军坦克和45辆英德装甲车以及另外的5万吨轻武器与弹药物资抵达伯东基地,重组了联合军的2个独立装甲营和航空大队,支持联合军的步兵、八路军和游击队继续展开反扫荡作战。

  华北日军的武器装备编制,不同于在满洲国的关东军与东南亚的南方军,他们大多数依然还在装备有38式步枪、歪把子机枪或者是95式坦克,而原本划归给华北日军的97式改进型中型坦克大部分被调往南亚战场,从而导致其严重缺乏新式机动作战车辆。不过从日本人的一般角度来说,八路军与双龙联合军在日本皇军的优秀武士面前,哪怕是具有短时间的火力优势,也照样会被很快击败。

  5月20日,双龙联合军青龙第231团与炎龙第18团,连同精锐的装甲部队从伯东基地向北发动反击。杨晓坤亲自驾驶他采用林地迷彩的德国4号F2中型坦克打头,直冲被日伪军控制的津浦路沿线地区,用75毫米长管火炮轰炸敌人的砖石碉堡与仓库。双龙联合军与部分八路军在装甲部队的后面行动,经过3天激战重新收复了一些被敌人占领的村庄,歼敌2000余人。

  一直跟随着长官杨晓坤的施瓦茨英德联合突击队、绿林特种部队和伞兵分队,在配合联合军与八路军反攻平阳村的战斗中表现得相当出彩,他们用冲锋枪、手榴弹、炸药包和喷火器攻击拼死在房屋里顽抗的鬼子,减少了华军在进攻日伪军阵地时所产生的伤亡,也适当的缩短了战斗结束的时间。

  5月23日晚,身穿橄榄绿军服的双龙联合军与身穿灰军装的八路军再度拿下了平阳村,击毙日军500余人,俘虏伪军一个连200余人。

  马特凯恩的精锐航空兵部队负责夺取鲁东苏北战区的部分制空权,因此总共派出了48架Me109F战斗机、27架亨克尔He111轰炸机与25架容克Ju52运输机(其中大部分是半自动遥控的机械兵部队),与日军的航空兵部队也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激战。结果击落33架日机,自身损失15架机械兵。

  格兰夫的40型驱逐舰与S型鱼雷艇部队,以及阿拉多AR196水上飞机中队,开始重新在渤海湾附近展开巡逻与封锁任务。从5月10日到23日一共击沉日军运输船和巡逻艇25艘,防空自卫击落敌机18架。40型驱逐舰上的双管128毫米舰炮进行远程炮轰50多次,发射了大约500多发炮弹,炸死日军3000余人。

  由于伯东双龙联合军的精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大,再加上其后方又不断遭到华军游击队与特种部队的袭击,日军被迫决定中止对该区域中国军队的扫荡行动,逐步撤回海州、连云港和东海县等地。

  第55章 科隆三件宝

  更新时间 2010-12-30 20:38:18字数 4446

  双龙联合军在击败了日军的大规模扫荡以后,很快就进行了相应的重组,其中青龙集群包括第9步兵团、新编第16装甲步兵团与第33装甲团,炎龙集群有第18机动团、第31步兵团与第2龙骑兵团;装甲部队有2个独立装甲营和3个自行炮兵营;预备部队包括2个独立步兵团、2个炮兵营与防空连,以及大量的民兵部队。

  特殊部队包括老虎特务团、第14宪兵连和游击兵团,再加上杨晓坤直接控制的部分独立部队,以及部分协同作战的八路军与国民党部队,伯东基地的总兵力高达2.7万余人。

  刘群和杨晓同看着新编组成的部队序列表,认为现在联合军与友军在兵力上跟原来变化不是很大,但各部队的整体素质和装备水平却提高了不少。这多半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大量日伪军的各种压力下顽强抗击,造就了坚忍不拔、注重合作与灵活机动的精神,而这也是联合军能够一直坚持在伯东镇而毫无退却的主要原因。

  联合军的军官们在5月28日这天,安排部分士兵和装甲车辆在伯东镇司令部外面进行一场小型的阅兵式,以便鼓舞士气。头戴德式M35和英制MK2钢盔;穿着原野灰、橄榄绿和黑色军服的华军各兵种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各种先进的自动武器,大踏步路过在旁边观看的长官与老百姓的视线。

  采用绿黄灰三色迷彩的各种坦克装甲车紧随步兵的后面,出现在车厢和炮塔的装甲兵面容冷峻地眺望前方,给围观的人们带来了所向披靡的感觉。

  杨晓坤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他自己的功劳,心想如果几年前他没有在阻击战的间隙得到那个银色的手提箱的话,那么现在的联合军根本就不会存在,也不会发展到像今天这样成为抗日的精英部队的规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