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郭孝恪自打进了军中开始,就教身边的士兵识字念书,从火长,百人长,虎牙郎将,再到现在的鹰扬郎将,始终如一,便是张仲坚也不由暗自佩服郭孝恪的胸襟,这年头当将军哪个不想最好手下都是头脑简单好糊弄的士兵,只有身边的心腹才会培养,哪像郭孝恪便连一个小兵也要他识字读书,辨礼明节。
“大当家的,这位郭将军看起来志向不小。”几日和营中的士兵接触下来,张仲坚的那些手下都能感到那些士兵对郭孝恪的那种忠心。
“他的志向越大,我们能得的好处也越多。”张仲坚看着有些丧气的手下,却是笑道,“这辽东之地,终究是我们比那些官军熟悉,郭将军还是要找我们帮忙。”张仲坚鼓舞着手下,他现在忽然觉得自己当初选择留下来真不是个好主意,和郭孝恪相处越久,知道他的事情越多,就越觉得自己不如他,心中的那种嫉妒让他好几次都起了杀心。
“我不会一直都不如他。”张仲坚暗暗对自己说道,却是放下了自己原先的那份桀骜,和郭孝恪比起来,他那五千人马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
崭新的军帐里,刘弘基换上了虎牙郎将的袍服盔甲,接着大步走出了军帐,这几日他见了郭孝恪数次,心中佩服这位年轻上司的胸襟和气魄,也更佩服他的治军之严。
“刘兄。”郭孝恪的帅帐之外,遇到刘弘基的裴仁基却是率先打起了招呼,当日跟着长孙无忌来见郭孝恪,知道自己一下子成了虎牙郎将,裴仁基差点当场抽了自己一耳光,他是小姓出身,虽然心中也有雄心壮志,可是却从没想过能一步登天,从一个小小的押粮官一下子成了手握千人的将军
“裴兄。”刘弘基看到裴仁基,也连忙还了一礼,毕竟两人是同样被郭孝恪一下子提拔为虎牙郎将,他对这个新同僚也不敢轻视。
两人一起进了帐后不久,尉迟恭等人便匆匆到了,这几日为了募兵的事情,便是尉迟恭也忙得是昏天暗地,不过索性军中士兵大半识字,能够写写记记的也有不少人,五天时间下来,募兵的事情倒也做得差不多了。
看着麾下长孙无忌,贺廷玉,尉迟恭,罗士信,刘弘基,裴仁基等将,郭孝恪觉得人还是单薄了点,不过以他的出身,也算是不错了。
“大家坐吧。”郭孝恪不像其他二十四军的将领那样喜欢排场,他的帅帐里就是一张长桌,自己坐在主座,其余众人按照官职分坐两边。
郭孝恪边上,木兰将那些誊写好的文书发给了几人,列出了最紧要的事情,“宇文大人已经知会过我,皇上的行宫造得已差不多,最多不出三天,全军就会拔营前往辽东城,我军只有三天的时间整编新兵。”自大军渡过辽河后便一直逗留未进,一是需要将怀远的物资运过辽河囤积,二是杨广的行宫需要时间建造。
因为已故老师段文振的关系,郭孝恪和宇文恺这个工部尚书也算是有旧,虽然他把关陇世族给得罪了个干净,不过在朝中一向都是以痴迷于建筑和机关杂学著称的宇文恺倒是浑然没有在意,仍是和他来往。
这一回自从大军过了辽河以后,宇文恺就一直在忙着督造行宫,这几天才算把行宫各部分都给建成了,郭孝恪去看过几回宇文恺,也是非常佩服宇文恺的奇思妙想,竟然将整座行宫分拆开来建造,只等到了辽东城后接在一起就行了。
“这一回宇文大人也造了不少攻城器械,不过我已经找过皇上,我军不会参与辽东攻城。”见贺廷玉他们都拿到了那份简略写着自己计划的那份文书,郭孝恪朝几人说道,辽东城建在山脊上,城高墙厚,而且集中了高句丽的大部分兵力,是易守难攻之所,他可不想手下士兵被当成炮灰,无谓地死去。
“将军,那我军到时以何为主?”长孙无忌看向了郭孝恪,他心中明白,杨广也是不愿让他们这支人马受损,不过这样一来的话,他们难免会受到二十四军其他人的妒恨。
“我向皇上请命去攻打辽东其他几处城池,到时我军也不轻松。”郭孝恪看着长孙无忌等人,语气虽淡,可也听得其他几人都是心中一紧,辽东一共十七座山城,虽然除去辽东城这座雄城,其他都不过是小城,可也是建在山脊上,占了地利,想要一一拔城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
辽东城内,乙支文德清点着城中的存粮,士兵数目,原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自从大隋号称百万大军征辽以来,国内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不过总算好在国主和大对卢在这件事情上难得的齐心一致,都是失志抵抗,压下了那些投降派的声音。
“可惜了荣留王。”乙支文德想到带着死士营过辽河最后兵败身死的高建武,不由叹息了一声,这位荣留王是国内和宗室少有的英雄人物,礼贤下士,而且善养兵卒,亦是国主的左膀右臂,如今他这一死,国主再也难以在朝中抗衡大对卢。
“大人,探子回报,隋军前部已动,大约明日便能到城外。”乙支文德的亲兵匆匆走了进来,本来乙支文德应当在平壤,可是高建武死后,姜以式的四万大军又在辽河南岸战败,自己也兵败被俘,国内无大将可用,乙支文德也只有亲自过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