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过江小卒【完结】(154)

  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

  基加斐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被古斯塔夫三世委以如此重任,到了中州后先是到外交部递解了国书,然后就带着随从住进了外交部的宾驿馆,一切按照中华国的规矩来。首发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卡尼基忙着同梵伟拉近关系,基加斐一行先是验证了中华国的“先进”大炮(仿制欧洲的前装滑膛炮),然后就同外交部、财政部、军部三部组成的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摆开了阵势,一番真真假假的试探后最终敲定了价格。 步兵三磅青铜炮,2000银元一门,购进100门。 步兵六磅青铜炮,3500银元一门,购进80门。 海军九磅铸铁炮,2000银元一门,购进100门。 海军十二磅铸铁炮,3000银元一门,购进100门。 海军十八磅铸铁炮,4500银元一门,购进50门。 海军二十四磅铸铁炮,7000银元一门,购进30门。 海军三十二磅铸铁炮,10000银元一门,购进20门。 共计各类大炮480门,耗资银元160万。在英法荷三国领事的见证下,基加斐一次付清了价值160万中华银元的黄金,主导谈判的财政部则当面保证三个月内全部验检装船,质量不合格一律退货。首发 拉来英法荷三国领事作见证,基加斐是为了保险起见,而中华国方面则是为了扩大影响力。 如果不出预料的话,法国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订单下来,因为中华国大炮“便宜”的价格是欧洲各国现在所无法达到的。 在欧洲,铜矿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充足的铜去炼制大炮的,而铸铁炮,除了英国外,余下各国实在不比满清的铁炮强到哪里去了。 英国铸铁工艺先进由来已久。英国铜矿资源贫乏,严重依赖欧洲大陆进口。亨利八世认识到这个战略弱点,於是下决心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铸铁技术。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开始,英国的铁炮就享誉欧洲,除了份量稍重以外,质量并不亚于同时期的青铜炮。 英国铸造的铁炮质量首屈一指,在欧洲大陆价格往往高出当地铁炮四、五倍。而现在中华国的铸铁炮一点也不弱于陷入激战当中的英国,价格也便宜了很多,这就为大力发展海军的法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梁明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大陆,这件事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那接下去如何运作就是外交部的事情了,他现在关注的是“运书”。 《扬州十日记》、《扬州城守纪略》、《嘉定乙酉纪事》、《江变记略》、《嘉定屠城纪略》、《川中记事》等书,在印刷局全力开工之下已经印刷完毕,每本一万册的量,作为先期投入已经不小了。 印书,对于现在的中华国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从欧洲引进的油印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清朝乾隆年间印刷活字有铜活字、木活字、泥活字等,在官私坊肆间以木活字最为通用。) 梁明想要将南洋永远的收归中华囊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同化当地的土著,依靠中华强大的文化优势,只要时间充足两、三代后南洋就都是中华的顺民。 想要文化侵蚀,就要有足够的书籍,印书也就成了中华国文教部首屈一指的大事。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可惜活字印刷术出现后就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手工印刷在中华大地上施行了六百年之久。 中华国有良好的铸造条件,铅、锡合金的铅活字很快就铸造了出来,并且根据偏旁部首进行了排列,这样可以相对的降低检字工的文化水平。 可是中华国自制的油墨效果十分不理想,梁明又让外交部从欧洲私下里找了几个油墨工,前前后后费了一年的工夫才建成如今的印刷局。 汉字数量太多,而且印制中使用大量常用字,大量铸字使得整个铅活字印刷成本很高,除非印刷数量成千上万,不然分摊到每本书的印刷成本将超过雕版印刷。这就使得官办印刷局几乎垄断铅活字印刷,几年的工夫连开了四家分局。 少数财力雄厚的商人,看准了这个机会,或独资,或联合纷纷进入。几年来中华国的文化领域是相当活络的,大量的书籍涌入市场,也相对的策应了梁明的政策。 铅活字使用的字体为目前广泛应用的宋体字,横细直粗,清晰整齐,十分便于辨认,阅读效果很好,字面有粗体细体等三四种。 几万册的书籍被分散到印刷局总局和四处分局,全力开工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全部出场了,趁着北方寒冬季节巡海水师不大出海的机会,梁明责令移民局和中原情报署务必完成这一任务,保证书籍安全抵达内陆。 这件事移民局涉及到的很少,除了少数几个头头外,余下的众人都不知道自己运送的是什么?不过上头的严令也让他们心里明白,这一批东西万万不得出差错的。“必要时刻焚船”,这句话不但表明了这批东西的重要性,也隐讳的表示了移民局的运送人员须与此船共存亡。要与不然的话,自己只有死路一条。那个时候,也只能祈祷都在中华国国内安置的家人一生平安了。 仅仅是运输而已,移民局就已下达了如此严令,深入执行此事的中原情报署更是三令五申了,虽然岭南处、江南处、北方处在军情局的地位很特殊,甚至还有乌三娘这个敏感人物,可军情局的局长武怛初还是很“沉稳”的同三人开了一次没记录的会议。

  十七章 天津

  几万册书籍不大也不小,放在以吨计的广州港口不过是几口箱子的事,有了广顺行的照料,加上移民局的细心,岭南处和江南处的书籍是顺顺当当的进了内陆,剩下的就是北方处了。首发 同经营深厚的广州相比,天津情报点的历史更长,不过山东起义之后就断了,现在重新启动的驻点在官面上的效果很小,走的是下层路线。北方处负责散发的三万册书籍想要在年关前进入内陆只有走海路偷运。 自从八年前的山东起义被镇压后,直隶沿海的海防密度陡然间提升了不少等级,天津水师也在半年的时间内重新搭起了架子,几年下来已经不再京口水师之下了。 既便如此,北方处也只有海路偷运一条路可走,因为走内地是行不通的。从广州运到杭州还不成问题,从杭州走运河就算是到南京这也难不住江南处。可想从南京再向北去,江南处就无能为力了,长江以北军情局在官面上的力量几乎不存在。各地关卡哨所巡防严密,想在这种情况下将三万册**运抵北方处是不可能的。 只有走海路,运抵天津外海,然后就是北方处接手了。移民局自然是乐的轻松,以他们的力量在不惊动各地驻防水师的情况下将书籍运抵天津外海还是很轻松的。 为了保险起见,运书船并没有沿岸北上,而是在北洋舰队的护送下,先是抵达了日本长崎,经对马藩悄悄抵达了天津外海的曹妃甸。 曹妃甸在21世纪的中国颇为响亮,甸头南端是中国沿海少有的能停靠二十五吨级以上远洋巨轮的钻石级港址。2006年初,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首钢将携手唐钢,在这里建设了中国最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而这个时候,曹妃甸仅有一个六丈高的灯塔,顶端悬挂着一盏水晶灯,点燃起来夜间几十里外都能看见,来往船只看见灯光就可辨明方向,所以这一代很少有船出事故。 在北海(渤海),曹妃甸就是一个目标物,很是好找。运书船停靠的地方就是曹妃甸,几万册书籍不大点工夫就全搬进了甸上的一个隐蔽的地窖中,在灯塔顶端的水晶灯正下方画上一道横线后,一行人匆匆而去。 三天后,一支小船轻飘飘的靠上了曹妃甸,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船夫提着一大桶灯油,脚步稳固的走上了灯塔,看到水晶灯下面的那道横先后,不经意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两天后,一艘吨位五六百吨的商船靠近了曹妃甸,三十个棱角分明的包裹被运进了船舱,塞进了船舱的最下面,然后大摇大摆的驶向了天津。 这艘商船的主人明面上是一个荷兰人――卡马尔?::巴克莱,暗地里却是中华国北方处的所辖的,船长查仁知。 荷兰是清朝最为熟悉的两个欧洲国家中的一个,另一个自然就是葡萄牙。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荷兰是第一个甘心跪拜的主。 中国有句老话: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是中国还是夷邦,在天朝皇帝面前一概扑翻在地,三跪九叩首,因此两千年来,本无所谓膝盖的问题。到了和西洋开始交往之后,问题出现了,因为欧洲人不兴这个。 就好比原本历史上,十年之后(乾隆五十八年,1792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华,就是因为两个膝盖和一个膝盖的关系,最后得了一个很让人无语的结果,因为满清的自大,中国也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但荷兰人很乖巧,清朝顺治十年(1653),荷兰驻雅加达(巴达维亚)总督派使臣“至广东请贡,兼请贸易”,但是不懂朝贡规矩,没有带表文和贡物而被赶走。两年之后学乖了,再来一次,使臣是彼得?::哥页(译为“杯突高啮”)和雅可布?::凯泽(译为“惹诺皆色”),见到了皇帝,扑通数下,行了三跪九叩礼。顺治皇帝龙颜大喜,认为“惟尔荷兰国……僻在西陲,海洋险远。历代以来,声教不及”,但是大清“朝廷德化所致”,居然万里迢迢跑来进贡,因此格外开恩,准许八年朝贡一次,但是海上贸易仍然不准。世界头号海上强国荷兰,跪拜了一通,还是商路不通,却变成了清朝的朝贡国,不知荷兰人是喜是悲。 到了下一个朝贡期康熙二年(1663),荷兰一边遣使朝贡,一边派兵到福建准备帮清朝剿灭海逆(郑成功),这个聪明举动果然深膺朕心,遂恩准每两年贸易一次。 到了乾隆三十一年(应该是这个年份,记得不太清了),乾隆下旨准许洋夷入朝供职,不过这个时候并没人去钻营那个。后来还是梁明从荷兰人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利用这一点同满清的内务府搭上了关系。 梁明以荷兰人的名义,打着朝贡的招牌一连三年“敬献”贡品,勉勉强强的在满清的心脏部位开了一道小缝。现在就要用上这个了,因为在今年的夏天,他们又和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领内务府大臣的和?牵上了头。 现在赶上年关了,按照礼节也该去拜访一下不是?一舱的东西,就是为了遮掩那三万本**准备的。有了和?这个大招牌,北方处对于这次行动还是极有把握的,现在的和?可是相当权势。 商船在距天津不到十里的地方就被拦了下来,查仁知凭着和府的招牌,再加上一点“人情礼”顺利的停靠在了天津。在明面上向北京派出人手通报的同时,天津北方处的人马也全力开动了起来,这事不出意外的话是办成了。 查仁知应该感谢乾隆,要不是这个老头脑残,把年纪才三十出头的和?捧上了如此高位,又显得极为宠隆,天津水师这一关又怎会如此轻易的就过去了。 ps:推荐好友作品: 幻域录 幻域上的那些事儿……像是要把心抛到最北方的冰地,然后令人心颤…… ―――――――――――――――――――― 异界传灯录 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为了查明自己的身世及当年佛宗覆灭真相而奔走在东、西两大陆上,开始了一段奇妙的修真之旅,当最终他即将查明真相时,那所有的一切一切线索都指向了那把神秘的“诛天尺”,而那“诛天尺”却只是…… ―――――――――――――――――――――――― ?神拖鞋帮战记 另类的拖鞋王林小拖,白手起家学习国术,拉帮结派,开始了他在热血校园里的闯荡生活。。。 热血的校园,不再是安详平和的天堂,而是波澜动荡的江湖,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 ―――――――――――――――――――――――― 冒牌情人 【兄弟者,两胁插刀。他却被插了两刀。】 【美女者,君子好逑。他却被百花缠绕。】 【流氓会武术,警察挡不住。流氓有文化,神仙也不怕。】 【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起家小职员,成天之骄子。】 【不一样的流氓,不一样的故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