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逆风记_荆轲守【完结】(47)

  “尾谅殿下的意思是……!”黑川庆德就此而问。

  “一样东西要流传,必须有一定之规矩,如果开始没有一定的规矩,就必然形成不了法度,传播不了真髓,人人有法,就等于无

  法。”井池尾谅说:“毕竟天下智少愚多,有法可依,才可立派传宗。”

  黑川庆德一笑:“有法是假,无法是真,茶道与心,在于禅,禅可有定法?”

  “庆德殿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不以为然!”井池尾谅:“然虽然法无定法,但是一法有规,才可起慎重心、入门、见功。

  世上之人多凡夫,先起慎重心,才可入门,才可见修养和功夫,如果初无定法,何以入门,何以见心?”

  顿了顿,他看了看黑川庆德,黑川庆德仔细聆听,但是喜怒不见形色,他又说道:“如万丈之高楼,起之地基,形之建筑,必有

  法度规矩,才可立起。”

  黑川庆德品了品茶,不言,井池尾谅又说:“不然,无法而立,必然倾覆。”

  “恩恩,尾谅殿下言之有理,的确是金玉良言啊!庆德今日能够聆听教诲,真是万分荣幸啊!”黑川庆德看见井池尾谅已经说完

  了,于是就展眉笑着说。

  “哦哦,那尾谅殿下对于乱世之业,有何看法啊?”

  井池尾谅稍微一凝神,他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肯定的打算:“我观诸国藩主,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军民不分,上下不一。

  ”

  “哦哦,愿闻其详。”

  “所谓的军民不分,就是藩主除了少数的武士之外,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军队,他们大部分的农民子弟,有事,藩主令下,为

  兵,无事,散甲为民而务农。”井池尾谅有条不紊的说:“这虽然一般解决了军队的粮食和农耕的问题,在人口和粮食都短缺的情况

  之下,有特殊的意义。”

  “但是这同样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其一:就是限制了出兵时间,出兵必然在农忙之前之后,不然就伤农收,这就大大的破坏了战

  争的出其不意的性质。其二:农民为兵,战斗力不强,武器参差不齐,号令不严,训练不足,这就大大的伤害了军队的战斗力,或者

  用在平定一国一城也可,而争夺天下则远远不足。”

  “其三:赏罚之恩只限武士,不到士卒,农兵士气低落,胜者或可,一旦稍有失败,就立刻全局崩溃,观诸国之间以前战例,竟

  然有万兵溃败,只伤数百之事,可见此等之军,不可用之。” 井池尾谅一说到这个,就滔滔不绝,易木纯良肯定是听过了他这样的

  说法,所以他脸含微笑,只是聆听,并不发言。

  “哦哦,尾谅殿真知灼见,请再说下去。”黑川庆德放下了茶杯,身体稍微前倾,很感兴趣的问:“这三弊端,如此明显,为什

  么诸藩不改?”

  “诸藩也不是不愿意改进,像织田家、毛利家、武田家等,都在努力的推行加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军队凝聚力的措施,但是这只

  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为何诸藩不行,就是因为问题出在根子上——就是我所说的上下不一的问题。”

  井池尾谅说到激动之处,直跪立起来,竟然有种英气焕发。

  “就是知行的问题,一藩之内,大名直领,只有1/4左右,其他的领地和人民,都分封给家臣,家臣平时管理自己领地和人民,

  大名一般不给予干涉,有事,才下令家臣起兵召集,因此事实上,军队的本体,平时,根本不在大名直接管辖之下,而家臣,也没有

  这样的财力物力来专门强化自己的领地内的人民的战斗力。这就决定了临时召集的军队,必须服从农忙需要——这也是家臣的利益所

  在,同样如此,军队的训练不足、号令不严的问题就无法彻底解决。”

  “说的好啊!”听见这个,(电脑小说站http://www.16k.cn更新最快)黑川庆德点头。

  “因为家臣事实上占有了大部分的实力,所以,大名必须考虑到家臣的利益,所以,战败了首先要压榨农民,一旦成功,所获得

  的收益和财富,也必须优先考虑到家臣的利益而无法照顾到普通士卒的赏罚,所以,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总因为此而受到限制。”

  “更加重要的是,士兵的赏罚,因为归于具体的领主,而不是大名或者将军,因此士兵只知领主不知大名,加上家臣掌握实力,

  这就是造成了乱世的源头,平时或者无事,一旦主家衰弱,立刻有倾覆之祸。也是数十年来,以下克上的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

  “所以,愚者认为,改变知行之制,变成俸禄之制,实行兵民分流,实行‘户牍奉还’之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不以此

  ,无以平乱世。”

  说完了这个,不但易木纯良吃惊,连井池尾谅自己也诧异自己的激动,自己的心思,通常在心中隐藏,即使是和好友易木纯良交

  流,也从无这样畅所欲言。

  好象黑川庆德,有种让人特别的魅力和牵引力,使人不知不觉中说出了心中的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