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明朝三百年_孙景峰/李金玉【完结】(110)

  露梁海战后,日军退回日本,朝鲜半岛残余日军也基本上被消灭。不久,明军全部撤回朝鲜。这场起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长达7年之久的抗倭援朝战争,以朝中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多民族国家不和谐音符:西南土司叛乱

  土司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方式,由中央政府任命少数民族贵族为世袭地方官,通过这些官来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明朝设置土司是从湖广开始的,然后逐渐向西南地区推进,到明朝中期,在整个西部和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土司。明代全国分为13个行省,设置土司的有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广和陕西等7个行省。

  在明初,少数民族的土司与中央政权之间即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西南土司经常发动武装叛乱。如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云南最强的陇川土司叛乱,西平侯沐英率军讨伐。当时叛军30万,驱赶百头战象来战。沐英和将领商议,叛军士气都在中原地区没有见过的战象上,而战象又没有见过中原地区的火铳火器,便下令开战时神机营的火铳火箭一定要络绎不绝地撒向战象。第二天,陇川军的大象被明神机营猛烈攻击,果然奔溃。最后,大败陇川土司叛军。明廷世封沐家镇云南,终于建立了对现在云南地区全境的有效统治。

  到了万历末年,全国范围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治上日益腐败,明朝中央政权和地方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的统治同时存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东北的女真族建立了后金,进犯辽东,明中央政府在各地增派“辽饷”,恩施土司城土司们一方面感到经济压力,同时也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便发动了土司叛乱。

  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苗族土司及贵州水西土司奢崇明、安邦彦趁明末社会矛盾激化,中央政府腐败日盛之际,联合乌蒙、东川、沾益等地土司联合起兵叛乱,图谋扩大割剧势力,拥兵自重。

  同年九月十七日,四川永宁宣抚司奢崇明在重庆起兵叛乱。10月,奢崇明率兵进围四川政治经济中心成都,全省为之震动。第二年五月,贵州水西宣慰同知苗族土司安邦彦自称“罗甸王”,其手下48支及其他土司头目安邦俊等蜂起响应。贵州水西土司安氏是盘踞黔西北历史最长、势力最强的封建领主,一切耕地、牧地、山林、水源都属领主所有,比奢氏还要强大。

  几月之内,四川、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陷于叛军之手,成都、贵阳相继被围困长达数月之久,波及云南、广东、湖广等省。明中央政府四方筹集兵饷,调四川、贵州、广东等五省兵力会剿,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年),才平定了土司叛乱。

  西南土司叛乱之所以能为害如此长久而不被剿灭,是因为当时明中央正全力募兵抗击女真族的进攻,根本无力顾及西南地区,四川、贵州武备空虚,土司叛军才可能势如破竹,短期内攻陷川贵大部分地区。同时,明末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有的将帅渎职不检,加剧了形势的恶化。加上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给惯于平原作战的明中央军剿乱造成了困难。

  奢安土司叛乱虽然终于被平定了,但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明朝损兵折将,耗资巨大,牵制了明政府抗辽的力量,加重了明朝的统治危机。战争也给川黔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

  明清(后金)第一战:萨尔浒之战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称金国汗,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为都城。后金政权的建立,实际上标志努尔哈赤正式宣告与明朝分庭抗礼。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历数明廷对女真的七大罪状。“七大恨”的主要内容是指责明朝杀父、祖,援助叶赫和驱逐边堡的女真农人,以此作为对明动武的借口。努尔哈赤像努尔哈赤率步骑2万攻打明军,并很快攻下了抚顺城。

  明神宗在得知抚顺沦陷的当天,一方面布置紧急应付事宜,另一方面召集群臣准备讨伐后金。20天后,明神宗在听取了辽东的危机情报和文武大臣们提出的各种战略策略陈述以后,对兵部重申明要大举征讨努尔哈赤。

  明朝决定奋力反击,企图一举消灭建立不久而势力日盛的后金政权。神宗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调兵遣将,筹饷集粮,置械购马,进行战争准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明帝颁发“擒奴赏格”:擒斩努尔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都指挥使世袭,擒斩努尔哈赤之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阿巴泰及其孙杜度等“八大总管”,赏银2000两,升指挥使世袭。幻想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明朝还与朝鲜取得联系,欲借重于朝鲜的兵力,合击后金。朝鲜派出了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率三营兵马13000人过鸭绿江来援助。

  努尔哈赤穿过的甲胄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明各路大军24万云集辽沈,号称47万。经略杨镐制定了作战方案,即兵分四路,分进合击,企图直捣后金政治中心赫图阿拉,北路由总兵马林率领,自开原出三岔口;西路为主力,由总兵杜松率领,自沈阳出抚顺关;南路由总兵李如柏率领,自清河出鸦鹘关;南路由总兵刘綎率领,会合朝鲜兵,出宽奠。杨镐坐镇沈阳指挥。想一举围歼后金军。

  努尔哈赤探悉明军分进合击的企图后,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对策,集中八旗军精锐6万余人,先破明西路军,以少量兵力抵御其余三路,尔后相机各个击破。三月一日,杜松部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率兵5万进攻萨尔浒的杜松部,两军交战,中午以后,天色阴暗,杜松部点燃火炬照明以便进行炮击,后金军由暗击明,攻占杜军营垒,杜军主力被击溃,伤亡甚众,杜松阵亡。西路军全军覆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