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明朝三百年_孙景峰/李金玉【完结】(19)

  在他们的辅佐下,朱见深即位后做了几件很值得后人称颂的事情,看得出他的性格比较仁厚宽和,胸襟也比较宽广。首先,他不顾自己的叔叔明代宗朱祁钰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而以德报怨,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对朱祁钰的陵寝进行了整修,谥号为景帝。其次是平反了于谦冤案,让大量被贬逐的正直大臣复职。

  由于有贤臣名相的辅佐,加之采取了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即位之初的朝政还是比较清明的,而且颇有振兴的气象,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对贵妃万贞儿的宠爱,随着对宦官汪直、梁芳等人的重用,大臣们便很少能见到他,他也越来越怠于朝政,渐渐沉迷于神仙、佛道和长寿秘术,纵情于声色之娱和货利之乐,政务则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可以说,执政后期的朱见深不再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只是一个才智平平的庸皇帝。《明宪宗行乐图》(局部)

  “妇寺之祸”贵妃万贞儿原本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的宫女,四岁时被父亲万贵托同乡带进皇宫当宫女。年幼的万贞儿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孙氏的喜爱,成为心腹之人。到了正统十四年,万贞儿已经长成了十九岁的妙龄少女,被孙氏派去照顾年仅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幼小的太子从此以后与如同保姆的万贞儿形影不离。

  朱见深长于深宫,自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但却经常缺乏真正的母爱,万贞儿在他的眼中很像母亲,有时又很像姐姐。令人惊讶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朱见深居然爱上了大他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这当然是为皇室所不容的感情,但是他却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当时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后宫妃嫔,以及后来的修史者,都对他的行为迷惑不解。

  据历史记载,万贞儿相貌平平,并无倾国倾城之貌,相反,“貌雄声巨,类男子”。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就曾质问过儿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朱见深称,“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再明确不过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用现代心理学或许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它绝不是一般的成化年间制斗彩莲花盖罐男女情爱,而是从小形成的复杂的依恋之情,是其他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继承皇位。当上皇帝的他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但立刻遭到了他的生母周太后的强烈反对。万般无奈下他只能立周太后所喜欢的吴氏为皇后,改立万贞儿为贵妃。可是,年轻美貌的皇后吴氏并没有打动朱见深的心,他依然与万贞儿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成化年间制孔雀绿青花鱼莲纹盘虽然朱见深非常宠爱万贞儿,但万贞儿的心中却并不满足于贵妃的位分,早就想取代失宠的皇后吴氏成为六宫真正的主人。一次,在遭到皇后吴氏的斥责杖刑后,万贞儿不失时机地向朱见深哭诉。眼见心爱的女人受苦,血气方刚的朱见深马上下令废掉皇后吴氏。

  万贞儿原以为这下能登上皇后之位,但皇太后又是强烈反对,使她与皇后宝座再次擦身而过,皇后尊贵的身份给了王氏。王氏天资聪颖,又性情淡泊,早就看透了宫廷中的道道,因此对万贞儿一味地忍让,好让万贵妃无可乘之机,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万贞儿实在无法绊倒王皇后,只能转而专注于迷惑朱见深。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已经三十七岁“高龄”的贵妃万贞儿为朱见深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

  欣喜若狂的朱见深于是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许诺立其子为太子。然而万贞儿并没有高兴多久,一年后,她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失去了手中仅有的王牌,万贞儿开始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经常在后宫颐指气使,恃宠而骄,以残酷的手段使其他受孕的女子堕胎,以至于宫中人人都惧怕她。由于朱见深的宠爱,万贞儿在朝廷中也曾弄权不止:一方面许多官吏通过贿赂她而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其父兄为锦衣卫指挥使,侦伺百官,统领诏狱,控制朝官,并通过阁臣万安把持朝政。

  一妃二宦乱朝纲 才智平平称庸皇(2)

  宦官擅权可能是由于朱见深幼年就卷入皇位之争的漩涡中,精神压力非常大,因此留下了口吃的毛病。据说他每次上朝,如果准许大臣所奏之事,只说一个“是”字,以免出丑,也因此使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很多时候,他需要通过自己身边宠信的太监来传达旨意,从而增加了他们干预朝政的可能性。

  据说,自成化七年(1471年)朱见深召见阁臣一次后,此后连续16年从不上朝理政。成化十二年(1476年),宫中出现一件怪事:以符术勾结太监的平民李子龙出入禁中,且与宫女通奸。这起严重的事件引起朱见深想知晓宫外之事以及宫中与宫外联系的欲望。东厂原来就是由宦官统领的专门为皇帝私人服务的侦缉队伍,但他还感到不足,又挑选干练的宦官另设置西厂,由大太监汪直任提督。

  汪直,是大滕峡(今广西桂平西北)瑶族人,幼年净身入宫为宦官,因服侍贵妃万贞儿而受宠于朱见深。由于朱见深信任汪直,便将其选中提督西厂。自从统领西厂以后,汪直经常带领校尉四出察访,从京城到各府州县,从王府到百姓之家,事无大小,无论是官吏的言谈行动,到百姓的街谈巷议,还是打架斗殴,夫妻口角,都在刺探之列,都要秘密报告朱见深。汪直每次外出,都要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呼后拥,遮街塞巷。公卿大臣见到了他,都要改道而行,地方官吏听说汪太监来了,要从百里之外赶来,跪在马前迎接。有一次,兵部尚书项忠明宪宗调禽图和汪直在路上相遇,没来得及让道,便受到了汪直当面的凌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