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朱见深就召集众臣,说明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万贵妃得知此事,又气又恨。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朱祐樘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这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但是,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并没有因此而稳定下来。有一次,万贵妃请朱祐樘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他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朱祐樘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贵妃既惊又怒,嚷道:“这孩子才几岁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
此后,万贵妃一改对朱见深后宫生活的控制,让他去临幸后宫的妃子,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出生,许多妃子都生下了皇子,皇子渐渐多起来。于是万氏就天天在朱见深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朱见深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并马上着手准备,虽然众大臣极力反对,据理力争,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朱见深换太子的决心。这一次是老天帮了朱祐樘,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泰山地区发生地震,当时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征,奇异的天象一出,群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朱见深这次服软了,心中很是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地位这才得以稳定下来。
也许是这种多难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增长了他的才干,锻炼了他的意志,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早熟。据说,丧母时的朱祐樘虽然仅有六岁,但却“哀慕如成人”。史学家们认为,明孝宗朱祐樘“恭仁俭朴,虚心纳谏”,而绝少“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的恶习,这种个性的形成大概也与他幼年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文华殿圣贤之君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后,朱见深非常注重对他的培养教育。九岁时,他开始“出阁讲学”,接受比较严格的教育。讲读在文华后殿进行,对他进行教育的老师都是当时的学养深厚之士,如彭华、刘健、程敏政等人。从九岁出阁讲学到十八岁即位,朱祐樘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教育。
除此之外,朱祐樘在宫中也曾接受过很多人的教育,据说当时的宫中太监覃吉对他的影响很大。九岁时,覃吉曾每天给他口授朱熹的《四书章句》。对此,《明史》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始,吉有力焉!”在宫中和外廷的双重教育下,年轻的朱祐樘既拥有渊博的学识,又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尤其是喜欢诗歌、绘画、弹琴等,并且在这些方面的造诣颇深。《明史》中曾收录过他的诗集五卷,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钱谦益在自己编写的《列朝诗集》中也曾收录了他的一首《静中吟》:“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恭俭有制兴盛世 勤政爱民留英名(2)
不仅如此,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年轻的朱祐樘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既不像他父亲一样,沉迷于神仙、佛道和房中术,也不像他以后的明代帝王那样淫佚放纵,而是宽仁忠孝、善良温和、尊礼儒臣、勤政爱民,以至于被视为是明朝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这里仅举几例:朱祐樘即位后,千方百计寻找外婆家故人,并为其母立庙桂林府,每念及其母,“辄欷歔流涕也”;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他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对万贵妃本人,他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谥议罪。而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同时,也许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许是幼年时对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由此而来的宫廷斗争有着深刻的体会,也许是皇后张氏对朱祐樘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总而言之,他一生都对女色极为淡泊,据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后宫中只有一位他非常喜欢的皇后张氏,并且恩爱和谐如民间夫妇。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这在封建社会皇帝身处后宫粉黛成群的私人生活中,实属罕见。虽然朱祐樘有5个级别很低的夫人,但他却一直没有选嫔妃,而且终其一生也没有临幸过其他嫔妃,的确令人难以想象。
当然,他一生只宠幸皇后张氏一人,尽管看起来很难得,但还是带来了一些违背他本人意愿、也并非都是他能想到的问题:首先,朱祐樘和皇后张氏恩爱和谐,感情专一,造成了他的子嗣相对说来较少。尽管皇后张氏一生中先后生下了两男三女,但最后留下来的却只有朱厚照一个传人,即后来的明武宗。其次,朱祐樘和皇后张氏恩爱和谐,感情专一,还造成了他执政时期的一大弊病,就是外戚势力的膨胀。张氏成为皇后且受宠于皇帝朱祐樘后,她的父亲张峦和两个弟弟张鹤龄、张延龄都曾先后受封为伯、侯和爵。据说张峦还未因女儿的地位高升而飞扬跋扈,但她的这两个弟弟却仗着自己外戚的地位,到处为非作歹:不仅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许多农民都流离失所,而且倒卖官盐,极大地影响了国库的收入。但看在皇后张氏的面子上,朱祐樘也只好听之任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