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天子”图复明 日暮途穷成泡影(2)
南宁失守后,永历朝廷基本上已经没有自己的管辖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由榔和他寥寥可数的廷臣勉强接受以孙可望为首的原大西军余部的安排,迁入贵州安龙府,并在此留住了四年。这时,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部已据有云南全境,使业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永历朝廷又增添了活力。
但是,自从孙可望把朱由榔迁到安龙以后,朝政大权已经完全被他掌握。孙可望甚至放任或指使亲信拥戴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只不过遇到了内部掌握兵权的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的坚决反对,才未能如愿以偿。后来,李定国率军8万发动反攻,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使驻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战败自杀,随后又在衡州杀清军统帅敬谨亲王尼堪,“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
不幸的是,这时的大西军内部同室操戈,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发生矛盾,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妒忌李定国功高势大,阴谋杀掉李定国。李定国不得不避往广东,希望与郑成功会师,收复广州,但是战斗失利,实力大损。他只得撤退到贵州,接走了被孙可望控制的朱由榔。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国拥永历帝朱由榔回师云南。次年,孙可望率军征讨李定国。孙可望虽兵力众多,但军心不附,阵前倒戈,被李定国所败。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可望率军降清,贵州、广西均为清军进占。
由于孙可望叛乱,朱由榔失去了大部分地盘,南明政权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由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等率领,三路追逼南明政权。朱由榔无奈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在草房之中,处境十分困辱。
朱由榔逃往缅甸后,李定国继续在云南边境上收集人马,打击清军,准备恢复。他接连十三次派人去交涉,接永历帝回国,均被缅甸国王拒绝,朱由榔也不敢回来。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进兵缅甸,向缅甸国王索取朱由榔。缅甸国王哇达姆摩刚弑兄自立,内部不稳,无力与吴三桂对抗,只得答应他的请求,发兵三千围住朱由榔的住所,假称与朱由榔盟誓,要他的随从出屋饮咒水。朱由榔自知难以脱身,哭着写信给吴三桂,斥责吴三桂叛明助清,忘恩负义,但最后却又说,希望这位“旧朝重镇,新朝勋臣”,念及“先帝大德”,留他一条活路。吴三桂不允,仍加紧向缅甸国王催索,缅甸国王于是派兵把朱由榔抬到吴三桂军营。
朱由榔被俘后,情形惨不忍睹,随侍的只有小内官五人、宫女三四人和跛足侍卫总兵邓凯。曾经随驾至缅的官吏及后妃、侍从,或死或散,或被清军抢走。吴三桂将朱由榔押回云南昆明,据说他被押回之时,“面如满月,须长过脐,日角龙颜,顾盼伟如也”,许多百姓亲眼看到故主蒙难,“不免黯然神丧,无不泣下沾襟”。
后来,吴三桂担心如将朱由榔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于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绞死,又命昆明知县聂联甲派人搬运柴薪,把棺木焚化于北门外。次日,清军从火化处拾取大骨携回作证。但是当地的一些老百姓不忘朱由榔,以出城上坟为借口,寻得未烧烬小骨葬于太华山。至此,南明政权的最后一个皇帝烟消云散,历史的车轮完全驶上了大清帝国的轨道。
F0 3 明代的后妃
皇帝富有四海,天下只不过是皇帝一家一姓的财物,能把这江山传给二世、三世,乃至无穷世,这是所有开国皇帝的愿望。为了确保皇帝有子嗣,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广纳嫔妃。
深宫里的莺莺燕燕们
深宫里的莺莺燕燕们——明代后妃制度
皇帝富有四海,天下只不过是皇帝一家一姓的财物,能把这江山传给二世、三世,乃至无穷世,这是所有开国皇帝的愿望。为了确保皇帝有子嗣,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广纳嫔妃。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在明代,皇后以下则有皇贵妃、贵妃、九嫔、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其中淑女为最末等,初选入宫即为淑女。而皇贵妃是到了宣宗宣德年间才开始有的,皇帝特别宠爱一个妃子,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立她为皇后,就把她从贵妃加封为皇贵妃,以示恩宠。俗言:“后宫佳丽三千。”如果单算皇帝嫔妃的话,当然没有那么多,但如果连那些做粗使杂役的宫女也算进去的话,就远远超过三千了。明末,内廷宫女多至9000人。这些宫女大多数可能一辈子也没见过皇帝面,也没和皇帝说过一句话,默默无闻,老死宫中。
章圣皇太后宝前朝选妃十分注重门第,嫔妃多是名门闺秀、世家大族,这往往会使后族势力过大,威胁到皇权。如东汉有大将军梁冀,他的一个妹妹是皇太后,另一个妹妹是当朝皇后。梁冀权倾朝野,行事肆无忌惮,皇帝成了梁冀手中的傀儡,被称为“跋扈将军”。明朝吸取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朱元璋还在宫内挂了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话。而明代历代的皇帝也一向对此严加防范,如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恩宠有加,但也绝不允许她干政,当时有一个太监叫史宾,能诗善文,一直伺候在皇帝的身边。一日,文书房缺员,万历皇帝开玩笑地说:“史宾可以补这个文书房的缺!”郑贵妃因为与史宾关系很好,因此在一旁大说史宾的好话。万历皇帝一听大怒:皇贵妃图书印“这是你应该关心的事吗?”郑贵妃马上伏地请罪。正因为如此,明代的外戚始终未造成什么大的祸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