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明初称奉天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故宫里最吸引人的三座大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体现中国帝制权力的象征,不仅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以示真切。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面,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四角攒尖顶方亭建筑。其保和殿(明初称谨身殿)深广各三间,周围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钻尖式,中央最高处安装着镀金的圆形宝顶,仿佛巨大的宝珠。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在故宫中和殿后,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神寿安康,天下太平,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谨身殿,嘉靖时改名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今名。乾隆时重修。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平面呈长方形,黄琉璃筒瓦四角钻尖顶。
内廷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居中轴线,有御花园、东西六宫环绕,既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皇后、嫔妃以及太后、太妃等居住的地方。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面宽9间,进深5间,高20米。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交泰殿是皇后寿庆之所,位于乾清和坤宁两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坤宁宫被称为中宫,是皇后寝宫,面阔9间,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建筑群:故宫(2)
御道上的云龙石雕明朝时,是谁主持、规划、设计了故宫?永乐时期,其规划领导人有泰宁侯陈珪、工部尚书宋礼及王通、柳升等人,建筑师是陆祥、蒯祥、蔡信、杨青及阮安等人,著名匠师有王顺、胡良等人。永乐之后,宣德年间有些营造,如南城里太孙旧宫的拓展;英宗时复建三大殿、后二宫(当时尚无交泰殿),并增拓南城。这时候的工程力量基本都是永乐时旧人,而朝中负责营造的官员,则是当时的工部尚书吴中。明代北京故宫的第二个营造高潮在嘉靖年间。重建三大殿,增建西苑,分建天地坛,改造太庙,建日坛、月坛和大高玄殿。主持营缮的是侍郎雷礼,主持工程的是匠役出身的徐杲。明代最后一次营造高潮在万历年间。主要有修复火灾后的乾清宫和坤宁官,增建交泰殿等后三宫工程,另外对御花园等处都有修建。这时工程技术主持人是冯巧,担负工程核算的是贺盛瑞。
关于故宫有多少间房屋,流行的说法是9999间半,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而是一种理想的估计数字。因为在故宫的历史上,房屋数量是不断变化的,每次修建,都会有所增减,所以这个数字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永乐初建成时,为8350间,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永乐朝建设紫禁城宫殿,是在拆除元大内后进行的。永乐新建的紫禁城在元大内的基础上向东南方向移动,但东六宫仍然在元大内范围之内,元大内东城墙(原址约在今东筒子)之外新拓出来的地方,还是空着的。明代中期起,宫殿增建,形成“三内”并列的局面:紫禁城为主体,被称为“大内”;北、中、南三海(包括今府右街以西至西皇城根区域)为西苑,被称为“西内”;东华门外直至东皇城根为“南内”,或称南城、小南城。到明末时,全部宫殿为786座,房屋数字显然大于1万。
另一个有趣的事是,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而没有向上的勾脚。为什么故意写成这样呢?“门”字的这种写法,宋代就有了。据说宋偏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殿门烧光。宰臣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勾脚,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勾脚。有一个为写“门”字而丧生的故事,说的是明太祖在南京命中书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匾,所写“门”字,末笔微微勾起,明太祖看后便大发雷霆说:我要招贤,你詹希原却要闭门,塞我贤路!遂下令斩之。
“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
太庙在紫禁城前面两侧有两组重要的建筑群,分别是太庙和社稷坛。东侧的是太庙,用以奉祀皇帝历代祖先,这是皇权世袭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西侧是社稷坛,坛上铺有五色土:东青土、南红土、西白土、北黑土、中黄土。土由各地州府送来,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两组象征意义极强的建筑是根据传统的“左祖右社”的形制来布置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