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得到人民大众的有力支持。
由于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正规战与游击战两种作战紧密配合、相互支援,才有徐州会战的胜利。津浦线南段,李、廖2个集团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运动于淮河流域,威胁日军,使之不敢贸然北上支援由华北南下的日军;同时,在徐州以北必须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战区也主动发动群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宣传队,为前线运送粮草、抢救伤员,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会战的教训也不少:
一、部分高级指挥官缺乏全局观念,各兵团间战役协同不密切,影响了本应获得的更大战果
在徐州会战中,第5战区的攻势防御作战,成败的关键是第2集团军能否在阵地战中吸引并抵住敌人的进攻和第20军团能否在运动战中及时向敌侧背予以坚强有力的进攻。第2集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但第20军团未能按规定的时间及时进行侧击。3月22日,第20军团长依照战区指示下达了24日拂晓发动进攻的命令,第31师遵令行动,与日军遭遇后逐次撤退至台儿庄抵抗。汤恩博让自己的第20军团令第52军24日由集结地向郭里集、鹁鸽窝一线前进,将第85军控制在抱犊崮山区。25日,第52军歼灭了郭里集的日军1个中队,第2师驱逐了枣庄外围日军1个警戒小队,此后并没有继续向峄县、枣庄进攻日军;当发现日军第10联队向枣庄转移时,相反地仅留1个多营的兵力“欺骗敌人”,主力则东撤山区。
尽管有过一旦台儿庄被攻立即支援的许诺,尽管孙连中急电请援,汤恩博均未采取行动。他的理由是:“本军团既已置于犯台(台儿庄)敌之侧背,当然有选定时机及地域的自由,以判断敌主力之行动为根据,而予以彻底之打击”,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仅仅是全局中的一个局部。虽然孙连中各师在苦战中坚持住了阵地,但最好的战机已经失去,坂本支队已由临沂进至向城。汤恩博认为“台儿庄与向城之间,只是鲁南山麓以外的小起伏地,并无险阻可以争取时间”,为了不做日军炮火下的“大群肉弹”和“保持行动的自由,掌握主动”,又“采取了断然处置”,把全军团“一律由内线转为外线”,让坂本支队与濑谷支队会师于台儿庄以东地区。以后,第20军团各师确实向日军进行了英勇、坚强的进攻,不过这时已发展为第2集团军与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的战斗,这与原来的攻势防御计划有所不同,敌人的兵力增加了1倍,于是仅能击溃敌人而不能包围歼灭敌人。当敌人按自己的退却计划撤逃至峄县、枣庄地区,既靠拢了主力,又占领了有利地形,依托工事改为守势作战时,再责备伤亡极大的追击部队作战不力、未能消灭败退残敌,就未免有苛求之嫌了。
二、胜利面前头脑发热,导致会战后期数十万大军仓促突围,几乎带来灭顶之灾
台儿庄战斗胜利后,大批军队源源不断地调至徐州附近,企图“集中所有力量”,乘势进行一场“确定胜利基础的战略性战役决战”。这种作战指导不符合实际,更违背了持久消耗战的原则。而且不断将兵力投入第一线,不断向东延伸右翼,形成西起微山湖、东至郯城南,绵亘300余里的防御正面,又未控制强大有力的机动兵力及预备队并发展为实际上的专守防御,违背了攻势防御的原则。当日军从南北分7路向徐州作向心运动并切断了陇海路时,中国部队发觉已被包围,形势危急,被迫部署数十万大军仓促突围,实施战略转移。要知道,根据目前的国力对比,要战胜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只能打持久战,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刘建业也知道,自己的这份报告交上去,肯定会得罪一些人,尤其是汤恩博。不过,他可不害怕,反正他和自己不是一个派系,只要自己不在他的属下,那就没有事情。再说了,自己的大老板陈部长,也不怎么和这个汤军团长对眼。自己还用得着怕他吗?而且,就连自己的恩师都能出卖的人,自己还不屑与他纠缠。
l6k小说网手机问: />(眼快看书 www.yankuai.com)
第一部 第六十二章 来到武汉
6月1日,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上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作战部长刘斐宣布了在郑州以东掘堤放水的决定。(眼快看书 www.yankuai.com)同时,统帅部下达命令,令各部向平汉铁路沿线及其以西地区“转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豫东前线各部撤退,准备以水制敌、阻滞侵略。
6月6日,日军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沿陇海铁路西进,占领开封。
6月9日,一身戎装的刘建业出现在了武汉的军用渡江轮渡上。这一次,他是作为第五战区直属部队的高级军官,奉命参加军事委员会关于下一阶段军事行动的部署会议。
前几天,他刚刚和自己在陆军大学时候的老师,曾经担任14师参谋长参加过罗店血战,时任54军参谋长,也是来参加会议的郭汝瑰,一起到了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拜见了现任的武汉卫戍总司令,兼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湖北省主席、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的陈诚。
在拜见的一开始,陈诚对两人在抗战开始以来在不同战场上的表现,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两人的表现没有辜负自己对他们的期望,给土木系长了脸面。然后,陈诚在谈话里,提到了军委会现在认为,日本人在占领徐州,却没有实现歼灭徐州附近的中国军队主力目的以后,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将会是武汉。上海沦陷以后,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但是,军政各大机关,并未立即西迁入川,而是首先转移到了武汉。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1938年2月,蒋介石发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称“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两个条件,就是我们抗战必胜的最大武器。”“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就是被称为“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积大胜”的长期抗战战略。1938年3月29日,武昌珞珈山麓,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为期4天的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内外政策,表示了国民政府坚决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民主的决心,在当时对于鼓舞士气,振奋民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抗日战争进入到以保卫大武汉为中心的武汉抗战时期。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武汉这座城市,已经是当时整个中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本身有着“九省通衢”的美称,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从这里可以辐射中原,华东,西南和两湖地区,特别是盛产粮食的湖广一带。武汉同时还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地,对于中华民国和国民党来说,意义非常巨大。所以,日军为了达到彻底征服中国的目的,不论如何考虑,武汉都是他们下一阶段必须首先占领的重要中心城市。(眼快看书 www.yankuai.com)而武汉对于我军来说,也是无论如何必须坚守的。一旦武汉失守,中国抗战本来就很艰难的处境,就会雪上加霜,还会被外部世界认为是中国抗战即将失败的象征,对于中国政府争取来自外部世界的援助,帮助渡过抗战的难关,是相当不利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