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在品味,你知道啥。去去去,别在老子面前转悠,我看见你就心烦。你在我眼前我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南京发现这时的任鹤宇是这么的讨厌,就算你知道也不应该说出来吗。
“旅长啊,你先吃着,我去外面转会。毕竟我一会还要带兵打仗,我的放松一下身休,十万不能在战斗之前闪着腰或者葳了脚。……任鹤宇说完留下得意的笑声离开了南京的指挥部。
南京在这和任鹤宇生气的同时,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丰县的守军于丰县城外在天上飞机的掩护下与赶来的八路军硬碰硬的对攻着,而从另外两个城赶来支援的部队也距离丰县越来越近。
南京一道道命令通过电台下达到下面各团,日军也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总之在战斗现场是针锋相对的情况,谁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几个小时过去了,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和南京部署在外围的阻击部队交上了火,南京通过电台向各团下达了全军向丰县南运动作战,寻机攻占丰县城命令。
“老任,你该准备上了吧,战斗主战场安排在城南40里的贾家营。”南京说完后再也不看一眼在边上唱着那个时代小曲的任鹤宇,一个人继续享受着已经被他消灭的差不多的烧鸡。
“主力决战”日军最喜欢的战斗方式,而且眼前的八路军一看就知道是八路军的主力团队,日军就像闻着鱼腥味的猫一样,紧紧的吊在撤退的八路军后面。这也难怪,无论八路军又任何举动他们都能收到上面传达下来的最新命令,可谓是有恃无恐,嚣张至极。
任鹤宇带着从各团抽调出来的预备队一路上急行军赶到决战地点贾家营,贾家营与其说是一个村,不如说是一块荒地,这里的老百姓不是被鬼子屠杀了就是进入了大山,定居在八路军的根据地,此时这里除了一片荒芜的土地外就只有两座高度50来米,坡度20度的小山,正是大型会战的绝佳地点。两座小山之间的距离大约有,500多米,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距离内,正合适做一次冲锋。
任鹤宇将部队布置在两座小山上,静静的看着一队队的八路军士兵从两山之间的狂野穿过。随着鬼子的部队越来越多的进入贾家营,任鹤宇的神经已经绷紧,等待着已经过去的部队对鬼子发动反冲锋。
南京收到部队已经穿过贾家营的消息,立刻让向部队发送了反攻的命令,这次命令是有蒙族士兵用蒙语发出的。
带队的日军军官正在催促着部下乘胜追击,幻想这追着将眼前的这对八路军剿灭后自己会升官发财,名震朝野。毕竟一次性消灭上万人的八路军部队在他们进入中国的战争史上还是没有发生过的。
这是日军的总部的情报局已经乱成一团,发报机前的翻泽们看着眼前的最新才接收到的情报陷入了重重迷雾,没有一个人能把请报上说的内容翻泽成完整的句子,甚至他们都不明白在这份情报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根本就连不到一起的词语。迷茫中的情报员将翻泽出来的情报送到了日军驻山西第一军也就是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司令官攸冢义男中将。攸冢义男看到眼前这个情报后就是一惊,立即下令正在战斗中的部队快速撤退到丰县待命。获冢义男已经和南京打了好几年的交到,对南京的了解已经远非停留在印象阶段,虽然南京并不是什么高官,而且也没有和莜冢义男见过面,但是南京千的事差不多每次都能捅到攸冢义男的心口窝上。俗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莜冢义男对南京恨之入骨的同时也把南京研究很透彻,所以当他看到这个不知所谓的情报后冷汗就已经顺着他的后背流了下来。
虽然获冢义男的反映很快也很正确,但是在战场上往往一分钟就能决定战斗的胜负,撤退中的八路军部队猛然间调转方向,向身后紧跟着的日军发动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反冲锋,接着贾家营两座小山上的8000生力军在冲锋号清脆的声音中端着武器凭空出现在日军的两侧,对日军发动了三面失击。
日军的指挥官被眼前突然发生的变化惊呆了,虽然他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指挥官,面对这种又三个方向突然而至打击也寒手无策,虽然他已经下令日军的下级军官迅速收拢部队,交替掩护的撤回风县城,可是在来自三个方向强力的打击下,他的部队混乱了。最先混乱的是被南京整整打了2年已经被南京打的魂飞胆丧的原南京驻地周围的日军,随着这些日军在队伍中惊慌失措的乱打乱撞,整个日军部队就像是得了流行性感冒一样都陷入了恐慌。
八个团长的八支部队,一个旨旅长的两支伏兵在这空旷的荒野上与上万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人数上的差距虽然不大,但是就士气上来说,一群惊弓之鸟是无法和一个怀着国恨家仇的部队向比的。
战斗打的不算艰苦,但是战果辉煌,这一仗南京的部队战死的人数是2000多人,在战斗中受伤人数为5000人,消灭日军18000人,除极少数日军狂奔40多里进入丰县外,其余的人都向得到了应得的下场,总起来说是一个大胜仗而且是完胜。看似无情却有情
抗日战争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进行了整整五年,中**民在战斗中成长。此消彼长中,抗日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作为八路军的一员虎将,南京的部队提前半年进入局部反攻。随着战斗的次数越来越多,南京在山西大地上名气越发的响亮。南京的部队声势也跟着水涨船高,部队里面开始漫延起自大的风气。——南京直属的部下刘涛,柱子等8个团长也变的日益骄横,目中无人。当然这些是有区别的,这些人个个都把南京当成偶像,样样都和南京学习,就连嗜酒,护按子这类的事情都学了个十成十,可是有一种东西他们是学不来的,那就是南京的深度,也就是南京肚子里面的知识,以及南京拥有的后世的记忆。南京的这些号称小南京的战将们一个个都攀比起来,好的方面包括武器装备,部队的战斗力,还有地盘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坏的方便他们开始攀比日常生活的物质享受,所谓上行下效,他们下级的军官也开始相互比较,这个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出现在军事素质上,南京并没有提高重视,反而给予了他们口头表扬。使他们的势头愈演愈烈,淅淅形成全部都要攀比的情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