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啥好委屈的,技不如人。再说我们哥俩在那群乖孩子里面一直觉得没劲,干啥都没劲。凭着武者的直觉,你和我们是一样的人,到了你说了算的队伍里,我们哥俩也算是得偿所愿,熬出头来了。”赵鹏与梁龙说道。
“那好,你们负责给我找人,就如你们说的,乖孩子不要,不管身体素质怎么样,我就要敢动手能打架的人。”南京说道。
“这样的事就交给我们哥俩了,平时的日子里我们哥们没少在背地里欺负新兵蛋子,只要是敢还手的人,我都给你挑来。”
第二天两人带着他们挑出来的人手,来到南京面前。南京一看跟着他们身后的人都满眼怒火的盯着赵鹏和梁龙,等人走近了再仔细一看,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留着几个大脚印,很明显是被两人修理过了。
南京看着这些人,直接搬出了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命令,再加上南京提前叫来的彭老总的警卫员在场,被赵鹏与梁龙带来的人自然是没有任何怀疑。南京当上了连长,赵鹏和梁龙是副连长。
南京看着他手下的士兵开始了讲话:“当我的兵,只要记住一条就行。这条就是吃啥不吃亏。别人敢打你一下,你就至少要打别人两下,有人敢踹你一脚,你就得踹他两脚。在这我给你们立个规矩,有仇有恨的可以私下解决,打输了,活该。输了还不服气的可以等练好了以后继续。发生在我们连队内部的事情,就在内部解决。但是对外,谁也不许记仇,有人吃亏,大家伙一起上。记住没有。”
南京的这番话,深合这群脾气暴躁的士兵的胃口,在得到士兵们肯定的回答后,南京带着他们进行了刺杀格斗训练。(由于大多数人已经把刺杀训练的情节写烂了,估计我再写你们看书的时候也是一带而过,所以我就不写了。)
一个月以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参谋长左权,129师师长刘伯承来到南京连队的驻地,三人向训练场地看去,发现差不多所有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就这样还手持木枪照准自己的对手狠命的招呼。手中的木枪打掉了,从后背抽出木刀继续砍杀。
“你们觉得还有必要和他们比试吗?”彭德怀问着身边的左权和刘伯承。
“这场比试根本就没法比,瞧瞧下面的人,一个个杀气腾腾的样子,这哪是在训练啊,根本就是在拼命。估计我们带来的人还没动手,气势上就已经败了。”左权说道。
“我同意参谋长的意见。敢于刺刀见红的士兵才是好士兵。”129师师长刘伯承赞叹着说道。
“那就不比了,找人告诉南京,这个连长让他干着,给他个独立连的编制。还是咱们的老规矩,武器装备自己去找。”彭德怀对身边的干事说道,说完后,带着队伍返回八路军总指挥部。
南京的独立连在一个月后被派往与晋绥军毗邻的山区驻防。毗邻南京防区的晋绥军356团团长和八路军之间有过几次共同作战的经历,国共两党的军队还算是平安无事。
随着原晋绥军356团的团长升迁,出任旅长,阎锡山派来一个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少壮军官李哲强接任356团团长一职。李哲强是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手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深得阎长官器重,此人胆识过人,枪法精通,是个典型的职业军人。虽然八路军在对日作战的的军队中属于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不过在李哲强眼中,这支由农民组成,没有见过世面的武装实在是称不上军队。穿的破破烂烂像叫花子,一到冬天就犯愁,士兵手里能有一支缴获来的“三八”式步枪就算是一流装备了,大部分人手里使用的还是19世纪末张之洞创建的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就这种落后的武器,士兵手里每人还合不上五发子弹。
李哲强到任后,本着双方都是抗战队伍的想法,并没有找南京所在的八路军部队的毛病,可是他不找不等于他手下不找。这天李哲强的356团的一个营长高诚带着警卫员来到山中打野味,准备解解馋。走着走着就到了南京部队的驻地,看到在进行基本军事训练的新兵中有一个顺拐的战士,高诚等人就忍不住笑出声来。当时训练新兵的正是南京手下的副连长赵鹏,赵鹏看到晋绥军的一个军官在笑话他的兵,气就不打一处来。“娘的,老子的兵,老子打得骂得,你外人就是笑不得。”赵鹏带了几个人来到这个营长身边骂道,随后三下五除二的将这个高诚和他的警卫员放倒,狠揍一顿,末了,还缴获了对方的武器。
高诚鼻青脸肿的回到自己的营部,立刻拉着自己的营属警卫排和一个连的士兵奔向南京的驻地,要一雪前耻,由于当时国共双方还处于精诚合作,一致对外的蜜月期,一路上八路军的哨兵都毫无戒备的被高诚带来的部队所俘虏。高诚带着部队向南京的连指挥所走来,此时南京正躺在房顶上抽着旱烟,晒着太阳,听到指挥所外一阵大乱,于是在房顶上站起身来寻着声音向远处看去。南京一看外面的情景,就怒火上头,指挥所外穿着国民党军装的部队中有几个穿着蓝色军装的八路军战士正被国民党的士兵押着向这里走来。
南京对着房顶下面的司号员喊道:“集合队伍,老子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绑老子的人。”随后南京的指挥所里响起了紧急集合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