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小华这段时间,不迟辛苦,日夜都与自己的心火进行交流,也让他确定了他的心火烧有意识的,可以传达给他一些简单地信息,但是太过复杂的便沟通不便了。不过王小华的收获亦是不小,知道被它可以模拟出被他所吞噬物品的一切能力,自然也可以使它变成草剃家族所独有地红色的心火。
所以王小华转瞬间便杀死了那三位草剃家的青年,再一把红火烧毁了二条城,并且杀死了足利家族的所有成员,便离开了现场。这把红火与逃离地民众诉说会为王小华所宣传,三好家青睐的草剃族人竟然火烧二条城,害死了足利家族上下几十口人。
古代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谣言。果不其然第二天便传开了,再加上王小华安排地一些人有意地到处宣传,到处鼓舞民众地怒气,要知道那一火不但烧毁了二条城与足利家族上下,还有更多无辜地平民,也便是这个时代的足轻都葬身了火海。所以这段时间三好家自然不会好过,俨然都快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当然罪魁祸首的草剃家族,也被民众骂地祖宗十八代都气活过来,又活活气死了。
王小华自然是第一个为民除害,为将军报仇的忠良了。率先带着自家的足轻攻打三好家据称,织田信长那伙自然去攻打另一处。毕竟现在表面上还是织田信长是主,他还是个小城主。不过王小华自然也不想干预织田信长的发挥,他很清楚织田信长的牛逼之处。这不在两方地强烈攻击下,没有用多长时间,便把三好家打出了近江,赶回了阿波淡路。
重而又接管了二条城的织田家,显然控制了整个通往京都得到路,也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本了。
不过王小华他们便没有那么做,这天王小华带着一重亲信与三千足轻亲卫队开始上洛。天皇自然亲自出门迎接,要知道他的命现在完全都掌握在王小华的手中,还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看见天皇来迎,王小华微微一笑,对其使用了傀儡术,而果心居士与天皇对眼地一瞬间,天皇便众了果心居士的幻术。两者叠加得力量可以想象,以后的天皇再也不是那个天皇,只是王小华的一个傀儡罢了。
只见天皇亲自拱手迎接王小华,说道:“皇弟,别来无恙。皇弟你里家这么多年,为兄好甚想念。”跟着天皇的众人都很奇怪为什么天皇不去迎接织田信长,而先与织田家的一位城主讲话,听到天皇的话才恍然道,原来那是皇亲国戚啊。
在进京前,王小华便查过有个跟他年岁相仿却是天皇弟弟的人物少年贪玩离开京都,三年来亦是没有再次出现,也无任何消息。所以便利用他的身份,让王小华名正言顺的成为天皇的弟弟,真正地皇亲国戚。
做戏自然要作全套,王小华立马下马,对着天皇拱手道:“皇兄多年不见,皇弟真是甚是想念。”
……
虚伪地做了一场戏后,自然是大肆宣扬,要求众城城主,众国国主来京都为王小华这位亲王的回归而祝贺。
被邀请地众人自然知道这是一场,完全的鸿门宴,但是只能硬着头皮却是不得不去。笑着看着伊贺的一个忍者的报道,被邀请的众人除了最远处东北地几位,其他地基本上都来了,不过那几位王小华也不放在心上,翻不起大浪,一些小鱼小虾王小华现在自然不予计较,他现在要设计一条特大地鱼,也是令他最佩服也是令他最忌惮地大鱼!
虽然这条鱼,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也只掌控了三座城池,但是如果说出这个人的名字,要是被现代人知道那就是不得了的,那就是被现代的日本誉为神一般的存在——德川家康!一个统治了整个日本的男人,一个能屈能伸,一个把忍字发挥到极限的男人。这样地人就算他再怎么平凡,再怎么听话。王小华都会非常的忌惮,忌惮到无时无刻不想把他消灭。所以王小华这一次的盛宴,只为他一人而开!
第四十一章 设计杀家康
没有用多长时间,各个城的城主,国主,大名都来到了京都,当然带的亲卫自然不会多,不过也不少,足有百人。不过让王小华为之瞩目的只有武田信玄,上山谦信、北田氏康、毛利元就,德川家康和岛津家的两兄弟了,而且他们身边带得人数都不多,不足十人。
王小华与果心居士笑着坐在楼台上,看着这些人的近出。王小华现在已经胸有成竹,他相信德川家康就算再聪明也绝对想不到这次的宴会只是为他一人而开,更何况现在的他虽然小有名气,但是在那些大名眼中却不过如此,而且就是织田信长要他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毫不心软,被人认为懦夫地存在。
如果不是王小华身为穿越人士,自然也看不出德川家康真正的面目与野心。虽然果心居士有点奇怪为什么王小华会对德川家康那么有兴趣,还非杀不可,在他眼中只能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小人物,但终究是小人物,不过他也没问,因为他相信王小华,并且也在暗暗地观察着德川家康。
本来就对幻术的造诣非常高的果心居士,自然可以看出德川家康是个特别有毅力而且非常坚定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被幻术所迷惑的,而且就是被迷惑也能最快清醒过来。这种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那些成就极大的人身上才会有,这也让果心居士对德川家康另眼相看。而且隐隐地想起了织田信长对此人有着很高的评价,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的果心居士现在不由地深思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