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错了,脱脱迷失汗没有忘记,也极为在乎。
何况,多年的内战让金帐汗国国库空虚,而莫斯科公国多年积累的财富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亏空。
1382年,脱脱迷失汗下令处死所有在境内经商的俄罗斯商人,以避免他们通风报信。之后,迅速集结部队,在俄罗斯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向莫斯科。
德米特里大公再想团结各个公国已经办不到了,面对大军压境,各公国“各有各的打算,不愿互相帮助”,德米特里无奈之下只得离开莫斯科到科斯特罗马去征集军队。
整个俄罗斯和莫斯科公国顿时群龙无首。
脱脱迷失汗的大军兵临城下,莫斯科人不愿就此屈服,在一个名叫奥斯帖的贵族带领下拼死防守。脱脱迷失汗督率军队用尽各种办法攻城:云梯、撞城车、攻城塔……,但莫斯科人死战不退,并使用了一种简陋的大炮“丘菲亚克”,蒙古军伤亡惨重。
几个月过去了,莫斯科巍然不动。
武力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付诸阴谋,脱脱迷失汗于是向城内的守军宣布:如果投降,将获得赦免,保存他们的生命财产,并得到赏赐。
殊死决战的敌人在没有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开出这么诱人的条件,明眼人都会看出决不可靠,但本应该成为英雄的奥斯帖却轻信了,于是开城投降。
开城的结果可想而知:奥斯帖被杀,脱脱迷失汗纵兵大掠,莫斯科被大火烧成废墟。
脱脱迷失汗将莫斯科公国折腾得满目疮痍之后,率军返回了自己的首都。当德米特里从科斯特罗马返回时,国家变得面目全非,自己和几代大公积累的力量丧失殆尽。隐忍140多年后获得的胜利仅两年便付诸东流。他无法再做任何的反击,唯一能做的,便是寄希望于未来。
俄国史家在评价这次惨剧时,认为莫斯科的潜力还没有丧失,恢复俄罗斯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那时的德米特里恐怕想不到这些,各公国离心离德,莫斯科被削弱更加剧了这个趋势,那么多的城镇被摧毁,那么多的人民被屠杀,那么多的财富被掠夺,而金帐汗国在脱脱迷失汗治下兵强马壮,除非有什么意外,再次获得独立怕是又要等上百年的时光了。
可就如德米特里没想到金帐汗国会如此之快地重新崛起一样,它再次衰落的速度也快的让人始料不及。
毁灭脱脱迷失汗强国之路的,是他的恩人,让他获得一切的帖木儿帝国开国大帝——跛子帖木儿。
〖①格列科夫、雅库博夫斯基著,余大均译:《金帐汗国兴衰史》,27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七、谁是“第二蒙古帝国”
在情理上,帖木儿和脱脱迷失不应该反目,帖木儿是脱脱迷失的盟友,更是恩人,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他的老师。
但作为两个帝王而言,情理微不足道,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之间所要发生的一切争斗,从两个人走在一起的时候便已经无可避免。
帖木儿支持脱脱迷失,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金帐汗国永远的处于混乱和衰落之中,避免成为自己称霸的障碍。但脱脱迷失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让金帐汗国再次振兴起来,帖木儿决不能坐视。
而脱脱迷失在摧毁莫斯科之后,已经将金帐汗国大部分领土和藩属掌握在手中,但曾经汗国最主要的财富基地花剌子摸却被帖木儿占据,收回故土是他必然的选择。何况,帖木儿还占领了历代金帐汗看重的阿塞拜疆。
此时,元帝国已经灭亡,察合台汗国经过分裂堕落而成一个二流国家,伊儿汗国也分裂成为多个小国。有能力继承蒙古帝国的,只有帖木儿帝国和金帐汗国了。
谁能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候选人也只有帖木儿和脱脱迷失两人。
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1388年,脱脱迷失汗率先出手,率军攻入河中地区,击败了帖木儿之子乌马尔·沙黑,但在帖木儿亲自率军反攻后,退回了本土。
帖木儿奉行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信条,在1391年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找脱脱迷失汗算账。
深知帖木儿用兵如神的脱脱迷失汗极力避免过早与其主力决战,希望用持久战的方式拖垮帖木儿军。他先是派使者求和,希望获得缓冲时间,但帖木儿不为所动。于是脱脱迷失汗呆着数十万大军开始在自己广袤的国土上绕圈子,等待帖木儿军的疲惫和疏忽。
可帖木儿识破了他的计谋,派长子乌马尔·沙黑率2万先锋孤军深入,故意陷入脱脱迷失汗的大军之中,尽一切力量拖住敌军。
乌马尔·沙黑洗雪前耻,出色的完成了父亲交给自己的任务,率领部队在浑度儿查河流域(今天俄罗斯古比雪夫州)死死缠住脱脱迷失,在帖木儿率主力赶到之前,没有让他撤走。
脱脱迷失汗的弱点在这里暴露无遗,数十万大军竟然被如此少的部队缠住难以脱身。当他面前出现了帖木儿帝国一望无际的旌旗时,一切都晚了。主力转移已经失去了时机,此时撤退无遗自蹈死地,无奈之下,只能孤注一掷,与帖木儿决一死战。
这一天的浑度儿查河注定要载入史册,帖木儿帝国军与金帐汗国军近五十万人马展开会战。
帖木儿将自己的部队编为七个军团,互为首尾,不分主次的向敌军轮番进攻。这种军团编制远比脱脱迷失汗所坚持的蒙古传统“万户”编制要有效率得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