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文斯基没有完成使命,只得返回,僧格为了继续交涉属民问题,派使者随他一起回去。岂料,在托木斯克,准噶尔的使者被俄国扣押。
僧格忍无可忍,1667年5月派出4000军队包围了俄国在准噶尔边境的卡拉斯诺亚尔斯克城,洗劫了城郊,杀死并俘虏大量俄国士兵。并向城里宣布:“把所有的吉尔吉斯人交还我们,并放出人质,我们就停战,不然,我们不拿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决不罢休”②。
看到准噶尔人不惜诉诸武力,沙皇再次派伯林为首的使团前往卫拉特前去交涉。
而在伯林使团到达之前,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沙皇宫廷:僧格彻底摧毁了阿拉坦汗王朝。
此时的阿拉坦汗王朝的执政者,是阿拉坦汗三世额磷沁罗卜藏,与历任阿拉坦汗一样,是一个坚定的抗俄派,在面对俄国要求其臣服的时候也表示:“即使给予金银礼物,也不能接受臣属的名声。即使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务都消失了,名誉却是在死后也永存”③。
横挡在侵夺喀尔喀草原道路上的障碍消失了,俄罗斯无疑感到高兴。
同样对俄国深恶痛绝的僧格,为什么要攻打阿拉坦汗王朝呢?
原来,额磷沁罗卜藏作为札萨克图汗的表兄弟,插手亲戚的家族事务,于1662年公然违反《喀尔喀卫拉特法典》,攻杀新任扎萨克图汗旺舒克,拥立绰默尔根继任扎萨克图汗。
按照传统,阿拉坦汗王朝原本是札萨克图汗的属国,这既违反《法典》,又以下犯上的行为,完全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几乎所有的汗国和部落都起兵攻打额磷沁罗卜藏,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其他贵族由东向西,僧格领兵由西向东,两路夹击。
额磷沁罗卜藏首先被土谢图汗击败,逃到叶尼塞河上游。不等站稳脚跟,便又受到僧格的截击,于1667年被彻底打败,本人也被僧格俘虏。
为了表示严厉的惩罚,僧格将额磷沁罗卜藏的右手砍下,并将狗肉塞进他的嘴里,进行了极大的侮辱。这位阿拉坦汗从此便被僧格囚禁,后虽然脱逃,但那个曾经强大的“阿拉坦汗王朝”烟消云散了。
这场事变,不但使得阿拉坦汗王朝崩溃,更使得喀尔喀从此动荡不宁,《法典》威严无存,各汗国会盟之时那种精诚合作,患难与共的氛围一去不返。
从此,蒙古世界的联合再也没有出现过。
但经过此役,僧格的实力获得了壮大,牧场、属民增多,在准噶尔内斗中优势更为明显,他的异母兄弟们不得不放弃了公开对抗。南北阵营暂时取消,汗国得到统一。
对于武力更加自信的僧格,在接待伯林使团的时候,语气更为强硬:“我已经派出六个使者向沙皇陛下谈有关我的惕列乌特人问题,如果沙皇还不交出他们,我就要攻打托木斯克和库兹涅茨克城,就不能怪我了”④。
当伯林返回时,僧格派使者携带自己致沙皇的亲笔信随行,在托木斯克,僧格的使者再次向俄国的维尔亚米诺夫宣称:“如果沙皇不放迁来托木斯克的吉尔吉斯人回去,僧格台吉就要攻打托木斯克和库兹涅茨克城,要在托木斯克城驻扎三年”⑤。
一再的战争威胁使俄国紧张起来,开始增加边境驻军,并随时关注准噶尔的动向,但提到归还属民,仍是坚决不予回复。
僧格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但在南方邻居的内乱中断了他的计划。
准噶尔汗国南方,便是察合台汗国的继承者叶尔羌汗国。此时,“中兴之主”阿卜杜拉哈汗已经被儿子逼迫逃亡国外,其子尤勒巴尔斯汗和他的叔叔伊斯玛依勒王子争夺统治权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尤勒巴尔斯汗屡战屡败,无奈之下向准噶尔求援。
从祖父哈拉忽剌到父亲巴图尔珲台吉,都在设法征服叶尔羌汗国而未能如愿,如今来了这么好的机会,僧格自然不愿放弃,将对俄国的战争准备暂时停顿,1668年派兵进入叶尔羌。
在准噶尔军的协助下,尤勒巴尔斯汗稳定住了局势。但准噶尔军并不撤走,和一些反对他的贵族合谋,发动政变将他杀死,立其子阿卜杜·拉提夫为傀儡可汗。
僧格控制叶尔羌的目的眼看便要达到,可尤勒巴尔斯汗的叔叔伊斯玛依勒王子听闻汗廷有变,迅速组织军队包围了首都,并在反对准噶尔人的贵族支持下,废黜了傀儡可汗,自任叶尔羌汗,准噶尔军无法立足,撤回了本土。
想用宫廷政变的方法消灭敌国的计划失败,僧格只好等待下一次机会。而与俄国的战争又重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人算不如天算,刚策划了他国宫廷政变的僧格,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很快也成了一场宫廷政变的牺牲品。
1670年的一个深夜,正在自己宫帐里熟睡的僧格,被一阵嘈杂声吵醒,朦胧的睡眼里出现了数把寒光逼人的马刀,随着刀光起落,这个执掌准噶尔汗国17年的珲台吉倒在了血泊之中。
僧格之死使得准噶尔一片混乱,而一直在警惕僧格前来骚扰的俄罗斯消息却相当闭塞,直到一年后,俄国西伯利亚当局才得知:僧格的异母兄弟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发动政变,在深夜将他袭杀在自己的宫帐里。
而让俄国当局感到奇怪的是,政变的发动者车臣很快便被诛杀,卓特巴巴图尔逃亡去了青海,都没有成为新的珲台吉,而继承珲台吉之位的,是僧格的另一个弟弟,一个有着“呼图克图”称号的活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