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来龙去脉_何木风【完结】(21)

  不能按时到达,或是沿途逃散,从而兵员不足,杨广无奈,只好与高丽议和,乘势收兵。他虽然收回了面子,但已经收不回帝国的败势了。为了躲避各地的农民起义,他在大业十二年(616年)躲往扬州。此时,他想修建陵墓已经来不及了,作威作福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等待他的恐怕也只有一个土包了。据说,他躲往扬州时,许多人都不让他走,这些人还以为他是去玩。临出发时,官员崔民象上表谏阻,他立即将崔民象杀了。走到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官员王爱仁上表劝谏,他又把王爱仁砍了。到了梁都(今河南开封),有人拦路上书,说,如果你定要去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杨广心里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性命要紧,他又把上书人杀死。最后,他到了扬州。到了扬州后,杨广幻想"重振雄风",或者说,他想占据江南,找机会再杀回中原。他招募了一部分人为禁国军,这些人都是中原人。这些人听说自己的老家越来越乱了,都想回去看一看。而当时有种传言,说皇帝要杀尽北方人,和南方人长期住在江南。杨广为了稳定这些人,就让他们隋炀帝陵石牌楼隋炀帝陵:畸形享乐主义的坟墓73

  来龙去脉

  死亡悄悄来临

  隋炀帝杨广的死可以说是静悄悄地到来的,虽然他已经不惧怕死,但他没有想到死亡会来得这么快。大业十四年(618年)年三月初三,将作少监宇文智与郎将司马德勘、直阁裴虔通等人眼见隋朝已覆亡在即,乘机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煽动士兵,于傍晚时杀入宫中。杨广闻有兵变,仓皇中换上一身宫人服装,逃入西阁。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拷打宫女,从她们口中得知了隋炀帝的所在,遂引兵赶到西阁。杨广,我们这位无论是玩还是打仗都非常有魄力的皇帝正和萧皇后并坐在一起啜泣。见到这些人,杨广大声责问道:"我犯了什么罪,你们要如此对待我?"叛将们大笑:"你穷兵黩武,游玩不息,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相信奸邪,拒绝忠言,使男子枉死战场,妇女儿童死于野外,百姓失去生计,天下大乱,你还说没有罪吗?"这段话可谓是杨广成为皇帝后的人生写照,他承认,说:"我确实娶南方妇女为妻。可这并不能安定这些人的心。这些人纷纷选择了逃跑,或是造反。杨广得知后,经常学着江南口音说:"外边大有人图侬。"有时候,他还会摸着自己的脖子说:"好头颅,谁当砍之?"这时,他的皇后萧氏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讲。他笑着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这是他的痛心的绝望话,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说出几句哲理来。此时的他,虽然有心要为自己选一个好归宿,但已经无力办到了。据说,他在洛阳时就经常心神不安,面对着烽火连天,他总认为末日临头,经常要宫女像哄孩子那样哄着才能睡着,过不久又被噩梦惊醒。而就在那段时间,他仍旧摆脱不了享乐主义的熏陶,他经常对皇后萧氏说:"外面有不少人想计算我,且别管他,还是快快活活地饮酒吧。"可到了扬州后,他的思想就大为改变,那时已经是随遇而安,而不是过一天算一天了。74

  对不起百姓,至于你们,跟着我享尽了荣华富贵,我没有对不起你们,今天的事,是何人为首?"叛将们回答他:"天下人对你这个昏暴之君都恨之入骨,岂止是一个人带的头。"说完就上前把杨广拉了下来,这时,宇文化及传来话说:"这种昏君,用不着带来见我,赶快结果了他。"萧皇后不能不做点什么,上前哀求道:"皇上实在不贤,但看在以往对你们的恩情上,叫他让位,降为三公,留他一条命吧。"叛将们坚决不允许,裴虔通抽刀就向杨广脑袋砍,杨广大叫道:"你们别动手,让我喝毒酒自尽吧!"裴虔通坚决不准,说:"一刀下去就完事了,忍着点。"杨广哭了,说:"不管怎样,我也是个天子,请赏我一全尸吧。"众人一想,觉得也是,就让他解下了自己的巾带,一名叛将马文举接过巾带,和士兵们一起将他拥入内室勒死。尸体放在那里不是办法。并没有被杀死的萧皇后叫宫女拆去床做成棺材,暂时把夫君的尸体装起来,不久后,宇文化及将他葬于扬州西面的吴公台下。唐朝建立后,唐李渊又把他的陵墓迁于雷塘旁边,"陵土仅高七点八尺,周二三亩许"。一代帝王,就这样草草地被埋葬,他生前威风凛凛,身后却是惨淡凄凉,历史,为什么喜欢和人开玩笑?!按照杨广的个性,如果在登基初期就建造陵墓,那陵墓的规模绝不下于秦始皇陵,即使不如秦始皇陵,也该是封建帝王陵墓中足可称道的。但他终究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墓。观此人做皇帝的生涯,登基初期,就修建洛阳,接着是大运河,然后是游玩,最后是打仗。他似乎从没有休息过,也似乎从没有想过要休息。所以,他对自己陵墓之事肯定不在意,他生前的炫耀之心只是记在了历史书籍上,人们刚一见到他陵墓,而如果不了解他的生平肯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难道就是一个帝王的陵墓吗?隋炀帝陵:畸形享乐主义的坟墓75

  来龙去脉

  隋炀帝陵的六次整修

  清代浙江巡抚阮元在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了炀帝陵,并作《修炀帝陵记》曰:"炀帝陵,人谓皇墓墩……陵地约四五亩,多丛葬者,陵土高七八尺,周围二三亩许……土下有隧道、铁门、西北向。"今陵情况,与阮沅所见相差无几。陵前有阮元所立的碑石,碑心题为:"隋炀帝陵"四个大字,碑右侧题为:"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字迹清楚,为当时大书法家、扬州知府尹秉绶所书。--《中国历代陵寝纪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