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了崔乾祐的三万军队,刘镇宇迅速回潼关,留鲍广平率两万人镇守,自率大军继续快速西进。在临潼与苏定远、郭广平的军队会合。
看到包着头巾,怪模怪样的郭广平,刘镇宇终于笑了,“你怎么这个打扮?”“我觉得这样挺好的!”郭广平答道,低头看一下自己,好像没什么不对。
“你后面要是再立面毗字大旗就更拉风!”刘镇宇忍不住笑说。“是啊,不过毗字代表什么?还是立我的郭字吧!好不好,大将军?” 郭广平越想越觉得主意不错,不愧是大将军。
“向长安进发!”刘镇宇边笑边下令。
大军迅速向西开动,而郭广平真的叫人在后面立面“郭”字大旗,那真是感觉一下子就不同了,真威风呀!不过让郭广平郁闷的是,大将军每次一看到他行头就忍不住笑,追问了好几次,都被刘镇宇支吾过去。刘镇宇暗暗想着,难道我说你这套行头跟后世小日本自吹的战神-上杉谦信一样!
第四章 长安(下)
更新时间2006-5-31 22:54:00 字数:7920
六月二十七日,刘镇宇率军进了长安城。
在城门口,有一大群绿袍的官员在通化门前列队,待刘镇宇走上前去,为首的一个紫袍老头走上前来,行个大诺说道:“鄙人乃旧朝左散骑常侍方通晨率长安百官恭迎将军,我等在长安翘首以待大燕王师,今日才得见将军威严,王师军势,真是荣幸之至呀!”
李嗣业早就不耐烦那老头在那叽叽歪歪,见正中刘镇宇的脸越拉越长,马上拍马上前:“什么大燕王师?你是说安胖子的叛军吗?他们早被我们打发了。我们是属国西秦来的勤王之师。”
众官顿时目瞪口呆,这也难怪,长安的准备变节的官员在预备迎接新主子,少数抱着死志的官员闭门在家准备守臣节,而老百姓都老实的呆在家里,谁敢出来乱跑,而东来的路都被苏定远和郭广平给封锁了,孙孝哲的少量逃出生天的溃兵,正拼老命往东跑,谁还没事往西跑,所以几天过去了,叛军被歼的消息不远的长安竟然一无所知。倒是那帮准备投靠“新朝”的百官们心里着急了,怎么还没来呀,自己还指望着在新朝升官加爵呢。
刘镇宇看到这帮官员,心里百味交加,唐皇抛弃了他们,他们也老实不客气地准备改庭换面。“来人,把这些人先给我扣押起来,送到城外的军营里关起来!”
处理完这些人后,刘镇宇领高适、安固都、李嗣业、胡安、苏定远、郭广平、葛敬义、白世清、罗真平,率护军营、骠骑营、骁骑营、前锋营、越骑营、豹骑营、飞虎营、鹰扬营等亲卫军的护卫下,进入了阔别已久的长安。
看到这座繁华的长安,刘镇宇心里不由的一阵欣慰。自己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大势,但总算保住了长安和关中,这块大唐的心脏地带。总算没有让大唐元气大伤,希望大唐经过这次劫难后,能重新中兴起来。
刘镇宇手下将领士兵大部分都没到过长安,初次进入到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没什么区别,一个东张张西望望。这时,是勤王军不是叛军进城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长安。长安百姓纷纷走上街头,迎接勤王之师。
热情的长安百姓用鲜花、欢呼来欢迎勤王军,也庆祝自己免遭涂炭之苦。从河南河北传回来的消息,叛军经常屠城、纵兵大掠,百姓家破人亡,水深火热,如果那支叛军来到长安,估计不会轻易放过百姓了。
更有许多勇敢的少女,向威武的亲卫军士兵大撒鲜花,狂抛媚眼,弄的什么场面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个场面的亲卫军个个脸红耳赤,手忙脚乱,更引起百姓一阵哄笑。
到了延喜门前,奉命守卫宫城的宣威将军鲁盛才已经闻讯赶来,他一直在禁军任职,曾经见过刘镇宇,所以一见到刘镇宇就拜倒:“见过秦王,骠骑大将军!”说毕,泪流满面。
刘镇宇连忙扶起鲁盛才,问明请情况。原来唐皇连夜逃走,留下五千禁军护卫宫城,那鲁盛才也是忠心耿耿,克守职责,在守城唐军大乱时,努力率领禁军弹压骚乱,维护次序,护卫宫城。现在宫城的嫔妃、王子、公主、宫女、内监都各在其位。刘镇宇不由又是一阵感叹。他好生安慰鲁盛才,要他继续守护宫城。
刘镇宇由于深受唐皇宠信,虽然他远居西方,但唐皇还是为他在布政坊的渭明渠边保留了一座宅院府第。
刘镇宇率队穿过安福门,来到城西的布政坊。这时,前面的军士一阵喧闹,很快,一名护军营的亲兵纵马过来,“大将军!有人手持宝刀,说是大将军故人高仙芝的部下,有话要转告大将军。这就是他持的宝刀!”
刘镇宇接过配刀一看,是自己送给高仙芝的,不由连声说道:“快请过来!”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衣衫破烂,一见刘镇宇,不由泪流满面,倒头就磕:“大将军,我是高将军的亲兵陈安,当年在康居城于大将军会面时,我也在场呀!”
刘镇宇连忙叫人扶起陈安,问道:“高将军有何话?”
陈安含泪将高、封被杀的前情后况仔仔细细说了一遍,说到后面时,已是泣不成声:“将军决意受旨,他叫过小人,耳语了小人几句话。并嘱咐小人在长安等待,一定要持此刀转话给大将军。小人在此等了数月,终于等到了大将军!”陈安说毕,又是大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